资源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展评教学设计单元主题 缤纷的世界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课时数 8本单元以“缤纷的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常见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形形色色的物体以及遥远的星空入手,通过观察、欣赏、分析和实践操作,逐步掌握美术的基本语言和表现手法。活动一聚焦于花花草草,让学生观单元概述 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用多种美术方法表现花卉;活动二拓展到山水风光,了解山水的构成和表现技巧,尝试创作山水画;活动三关注形状与色彩,探究如何运用形状组合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并将其与生活相联系;活动四则以星空为主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星空的神秘与浩瀚。每个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逐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本单元为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两个核心素养,属于“造型·表现”艺术实践的学习内容,涉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一学段(1一 2年级)的学段目标“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课标依据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和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大观念 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基本问题 如何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缤纷世界?1.你能用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术造型元素欣赏和评述缤纷世界中的花草、山水、形色、星空吗 小问题 2.世界是一本五彩斑斓的百科全书,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繁星点点的星空,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现缤纷的世界 3.如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缤纷的世界 4.你能将学到的知识结合音乐、舞蹈表现出来吗 单元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艺术核心素养的内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并建立深层单元学习目标次的联系,逐步实现从知识技能掌握到意义建构的综合提升,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缤纷的世界里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形形色色的图形,有广阔无垠的宇宙,单元情景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出发,一起去感受缤纷的世界吧!1基于美术学科知识体系和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两个角度,在"我们生活在充满色彩和生命力的世界里。"的大概念下设计贯穿整个单元过程的基本问题和小问题。首先从第一课时《花花草草》中从美术的角度分析花花草草的形状、色彩,学习根据花朵特点选择材料对花的细节进行描绘,从而感受花草的美,最终能够制作花草作品装饰教室。第二课时《山山水水》学习倒影与对印的联系,初步学习拓印的方法,在合作中完成祖国山水长卷作品,体会家乡的山河单元设计思路壮丽。第三课时《形形色色》从形状、色彩的角度观察世界,概括城市、山村等事物形象,学习基本形的概括方法,体验用七巧板拼摆造型,用剪贴组拼方法完成主题作品。从而总结形状色彩规律。第四课时《星星点点》观赏星空变化,感受神秘的星空,体验水拓画制方法,利用刮画纸、黑纸拓印等方法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星空。本单元通过绘画、拓印、剪贴等方法,体验和感受世界的美。1.能够从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方面欣赏、评述周边环境中的美,感受缤纷的世界。2.能用点、线、形状、本单元通过创造性 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活动,让孩子们表达 和对称等形式原理,以对自然的喜爱,小到 平面、立体或动态等作花草植物,大到浩瀚 品表现缤纷的世界。3.宇宙,都能用不同的 能用剪、贴、刷、冲、单元总任务 单元任务评估要点美术表现形式进行 洒、对印、拓印等技法创作,同时也充分锻 创作表现缤纷世界中炼了学生的创作 的花草、山水、形色、力和小组合作的能 星空的作品。4.能在教力。 师的指导下养成安全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和媒介的习惯。理解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理解美术创作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单元设计结构2第三课 《形形色色》教学设计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三课,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从美术的视角认识这个缤纷的世界。教学内容从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形开始,到能运用基本形与不同颜色搭配进行拼摆、组合成创意图形。学生用剪或撕的方法获得教材分析基本形,再对其进行拼组和叠加,使之成为各种形象,完成一幅颇具创意的作品。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和贴一贴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组合的多样性,用多种方法和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形象创造的过程中,发现基本形和事物的内在联系,锻炼了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本课知识要点 涉及的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学习任务一:认识不同几何形体,辨别不同的 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颜色,能用平面或立体的几何图形拼摆组合图 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审美感知形,并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添 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画和创作。 意识。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学习任务二:能用撕或剪的方法制作出几何图 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形,能把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几何图形进行拼 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 艺术表现摆、粘贴,组合成有创意的作品。 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习任务三: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综合以上学能积极参与班级或小组开过的技法,共同创作出不同主题的创意作品,展的美术与姊妹艺术及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文化理解他学科相结合的造型游戏学习拓展:运用形状和色彩的组合规律,整理 创意实践活动,初步形成综合探索收纳生活用品,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与学习迁移的能力。中。图形拼贴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提高绘画的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拼摆和再造,学生知道,原来利用不同色彩和不同大小的形状,理论依据可以拼摆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锻炼了对空间和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一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及美术中“形状”元素的认知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动手,善于模仿,但创造力和深度理解能力有限,对绘画工具的正确使用以及卫生安全学情分析 等方面的行习惯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美术普遍怀有好奇心和兴趣,尤其对色彩的运用和创作充满期待,渴望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因此,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知识与技能:通过图形拼摆初步理解基本图形作为造型元素的重要性和灵活性,以及在搭配色彩后产生的更加多样的美感;学会运用图形概括的方法,通1.如何用形状与颜色过拼摆组合,设计出新颖的造型。进行创作?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2.怎样通过组合形状获得基本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巧妙创作出好看的形象?教学目标 的组合和色彩搭配,用图形拼摆完成简 小问题3.如何将形状和色彩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造型能力和空的 规 律 运 用 到 生 活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拼摆初步了解分解与组合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教学重点 覆盖、分离等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形状,培养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构图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有错就改”的策略,允许学生犯错,教学难点 再根据对比教学了解学生作品的缺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二次修改,加深他们的理解,化解难点,进而做到突破和创新。教具:多媒体课件、VR全景、艺术作品图片教学准备学具:几何形彩纸、彩色纸张、剪刀、胶棒、彩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 VR 动画吸引学生播放哪吒全景 VR 动画,引 观看动画,激发兴趣,积 注意力,激发探索欲学习情景入探险主题。 极响应,表达参与意愿。 望,为接下来的形状探索活动做铺垫。4提问:“仔细观察这片山林,它的轮廓让你想到了哪种形状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积极响应,表达参与意愿。 入探险情境,利用 VR技播放古蔺黄荆老林 VR 全观看 VR全景,找出形状。 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问题导入 景,引导学生观察形状。回答问题。 感受形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为接下来的形状探索活动打下基础。提问“黄荆客栈的灯笼、旗帜、门窗、屋顶又藏着哪些形状?”通过艺术作品欣赏,让观察作品,找出形状和色 学生感受形状与色彩艺术欣赏彩,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展示保罗·克利的作品《红气球》,引导学生观察形状和色彩。5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将形状与色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感提出问题:“你能运用这些 发挥想象力,将形状与色 受形状的魅力。形状拼摆出身边的物体 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思 通过观察家乡风景图吗?” 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体验 以手机拍照照片轮播展示 观察家乡风景图片,指出 感受形状在自然界和(任务一) 家乡风景图片,提问:“火箭 图片中缺少的形状,并尝 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增筒差点什么形状才能更完 试用身边的物品或手势模 强对形状的认知。整呢?”“这辆公交车缺少 拟这些形状。 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形了什么呢?它是什么形状 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 状,让学生意识到形状的呢?” 形状,增强对形状的认知 无处不在,培养他们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形状, 和兴趣。 形状的观察力和敏感并请他们说出生活中的形 度。状。任务二:几何形状大探索: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用几何形彩纸组合拼摆图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照着参考图片进行拼图,生的造型能力和空间自由组合尝试构建新图创意实践 想象力。形。(任务二、三)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小组合作,明确分工,创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作撕剪拼贴画。撕剪拼贴画创意大赛:播放 创意思维。撕剪贴画制作视频,展示 VR博物馆参考作品。任务三:小组合作,确定主题,选择合适的形状和颜色,用撕剪贴的方法完整的创造一幅作品。6组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围 通过交流展评环节,让绕作品的创意、色彩搭配、 学生相互学习,分享创解说员上台展示作品并讲形状组合等方面进行互评。 作心得,提高审美能力解创作思路和过程,其他交流展评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 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同学认真观看并发表评价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创 教师的综合评价能够意见。意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出改 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进建议。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展示用废旧材料(如树叶、通过活动拓展,培养学贝壳、线绳、布、瓶盖、木观看作品,讨论废旧材料 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棍、废旧报纸、纸壳等)拼的再利用价值,思考如何 思维,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动拓展 贴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环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环保 活中的废旧材料也可保问题,提问:“这些作品理念。 以变成宝贵的创作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发现能力。鼓励学生用创意的方式记在家里、学校、公园或形状和色彩的组合规律可以 录形状,激发他们的创其他常去的地方仔细奇思妙想 运用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 造力和想象力。将美术观察,寻找并记录下各形状在偷偷躲猫猫? 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种形状。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乐趣。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形通过小结拓展环节,巩状与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回顾本课所学,积极回答学生的持续探索兴趣。形状的魅力,将所学知识应 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在小结拓展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将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问:“你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形状和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 创作想法。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趣的形状?你们想用它们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创作什么作品?”形形色色课堂教学板书 形状色彩作业设计 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剪、撕、拼贴和拼贴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不同主题的作品。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7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发言踊跃,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16 - 20 分)参与度较高,但偶尔出现注参与课堂 意力不集中或积极性稍减的学习态度(20活动的积 情况(11 - 15 分)分)极性 参与度一般,需要教师多次提醒,主动性不强(6 - 10分)很少参与课堂活动,缺乏积极性(0 - 5 分)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明确,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任务效果好(16 -20 分)能与小组同学合作,但分工不够清晰或在合作中偶尔出在小组中小组合作(20 现小矛盾(11 - 15 分)的协作表分) 在小组合作中表现不够积现极,依赖其他成员,参与度较低(6 - 10 分)不配合小组活动,独自行动或干扰小组合作(0 - 5 分)动,独自行动或干扰小组合作(0 - 5 分)作品创意新颖独特,构思巧妙,形状和颜色运用极具个性,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25- 30 分)作品有一定的创意,能在常作品的独 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形作品创意(30特性和创 状和颜色搭配合理(16 - 24分)新性 分)作品创意较普通,缺乏独特的想法,形状和颜色运用较为常规(7 - 15 分)作品没有创意,完全模仿他人或毫无新意(0 - 6 分)8作品制作精美,形状裁剪整齐、粘贴牢固,颜色搭配协调,画面整洁,完整地呈现了创作主题(25 - 30 分)作品质量较好,形状和颜色表现基本符合要求,但存在一些小瑕疵,如边缘不整齐、作品的制作品完成度 颜色稍有偏差等(16 - 24作质量和(30 分) 分)完整性作品能够完成,但制作较为粗糙,形状和颜色运用不够熟练,主题表达不够清晰(7- 15 分)作品未完成或完成质量极差,无法体现形状和颜色的组合效果(0 - 6 分)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