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妇女地位提高及其表现;生态和人口。
2.利用并分析可信史料等,认识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辩证看待生态和人口问题,树立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科技和竞争意识,刻苦学习,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01
02
03
目录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妇女地位的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PART01
1.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重要成就:
主要领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时代:
信息时代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3.影响:
(1)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举例谈一谈互联网与你的生活有何密切联系?
线上教学
购物交易
(2)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3.影响:
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同期,世界网民规模为27.3亿,中国网民规模占比达22.6%,高于人口规模占比的18.9%。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网民规模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64.5%,分别是欧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的1.6倍、2.3 倍和5.4倍;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网民规模也远超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其的3.2倍、5.9倍和6.3倍。中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为互联网经济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盗取个人信息
(3)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
兴起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化时代”
交通工具 轮船、蒸汽火车 汽车、飞机 航天飞机
知识拓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妇女地位的提高
PART02
水源
贫困
噪音
消失
大气
污染
下降
能源
核武器
妇女地位
霸权
全球化
土壤
人口
海平面
恐怖主义
三废
生态
矛盾
气候
粮食
武器
地球
网络安全
宗教
雨 林
贫困
粮食
难民
冲突
雾霾
化工
妇女
妇女:成年女子的通称;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
妇女问题:妇女的教育、健康、就业、性别歧视、贫困、社会地位等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开始后,教育的普及、科学的传播,推动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蒋孟引《英国史》
材料 工业革命造成了劳动妇女的经济独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从而导致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工业革命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取得经济上的独立。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 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十九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教育的发展和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升
(3)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今天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安格拉·默克尔
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撒切尔夫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苏联媒体戏称“铁娘子”
(1)妇女获得选举权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2.表现:
(2)妇女参加就业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2.表现:
3.不足: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家庭暴力
现实:1979年,联合国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平等权法律保障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获得通过。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生态与人口问题
PART03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变化历史曲线
平均每十年温度上升0.2摄氏度
生态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废气排放
淡水资源短缺
污染和浪费使得有限的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
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
占淡水总蓄量的0.34%。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
工厂排放的化学污水
淡水资源短缺
浪费水资源
生态问题
森林乱砍伐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森林乱砍伐
提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环保教育,转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
影响: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生态问题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速上升,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而目前的粮食产量仅为7700亿公斤,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统计图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70亿人
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截至2024年1月5日,全球人口达到了80.32亿
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面对严重的生态和人口问题,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努力,全球治理;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课堂小结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
网络时代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利与弊
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带来诸多问题,同时发展中国家生活质量仍然很低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妇女地位逐步提高
妇女地位的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生态问题:工业化造成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也是全球需要面对的问题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选举权、受教育权、工作权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网络时代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经济上、政治上、等各个方面
巩固练习
PART04
1.“万物相连”的物联网越来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智能电灯等越来越常见。物联网技术应用是信息时代的重大飞跃与突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 )
A.生物技术发展 B.无线网络诞生
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D.互联网的普及
2.2023年4月13日晚,“万物有灵·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以来自中国四川省三星堆和金沙两大古蜀遗址出土文物的图片、3D打印文物复制品、数字VR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等呈现方式,让法国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这主要得益于( )
A.新材料发明应用 B.数字技术的创新
C.生物工程的突破 D.空间科技的进步
3.最近几年,5G技术成为国际焦点,美国政府不遗余力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尽管美国极力游说欧洲国家限制使用华为的5G产品,但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支持。这说明( )
A.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再重要 B.5G技术令美国失去了战略伙伴
C.新技术引发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D.5G技术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
4.近期,DeepSeek引发全社会关注,它是一款由我国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已逐步用于教育、医疗、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据此可知,信息技术( )
A.推动经济发展 B.改变人们生活
C.改善交通设施 D.促成产业升级
5.“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催生了网约“垃圾上门回收员”这一职业。客户在线上预约后,线下回收人员可上门“取件”,废旧纸箱、塑料瓶、大件家电等都可免费上门回收。这表明互联网( )
A.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6.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保护妇女权益,推动高质量发展”边会在京举办,会上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分享成功案例,为妇女权益发声,携手推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这说明( )
A.联合国是维护妇女权益机构 B.妇女社会地位越来越低
C.广大妇女是社会主要劳动力 D.妇女权益受到社会关注
7.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000至17000名教师中约有2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 )
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
8.20世纪初期,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全国大选的选举权,到1950年,已有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这说明( )
A.妇女完全摆脱了家庭束缚 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妇女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 D.妇女解放运动彻底胜利
9.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仅至该年底,就有40多个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立法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据此可知,该书的发表引发了人们( )
A.注重妇女地位的提高 B.关注人口增长的现象
C.重视网络安全的问题 D.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0.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他意在唤起人们( )
A.进行新的科技革命 B.重视妇女地位的提高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历史 九年级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