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概念解读
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戴世锋:《第十一章 多级世界的兴起时期》,《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
世界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
风云际会
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
?
学习目标
1.知道美国轰炸南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911事件的时间,知道单极世界、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及其具体表现。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经济多极化促进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发展,通过解读文本、图片,理解多极化趋势下的霸权主义的表现。
3.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但是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我国要坚持改革创新,要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综合国力。当代青年更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使命。
01
02
03
目录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PART01
1.冷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材料:冷战消失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但天下并不太平,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经常以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多次发动战争。只是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新的世界大战。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总趋势:
世界的发展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习近平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思考,“最坏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1999年科索沃战争
印巴冲突
巴以冲突
2.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2003年伊拉克战争
材料: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威胁世界安全。 —人教版九下
“最坏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
“9·11”事件中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被撞
俄乌冲突
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三名中国驻南记者牺牲。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务卿鲍威尔的“洗衣粉”事件
2003年3月20日美国斩首行动开始
目前驻伊美军大约为2500人
2011年战争结束后美国经过彻查并未发现伊拉克政府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2018年美国以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为借口,对叙利亚进行空袭打击。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于劫持3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这一事件导致世贸双塔倒塌和五角大楼严重受损,30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2001年“9·11”事件
恐怖主义
宗教纷争、地区冲突
印巴冲突: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地区问题。
巴以冲突: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巴以冲突不断。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PART02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新形势下美国有什么野心?
材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材料:“今天,美国是唯一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
材料:
国家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中国
军费支出 4017 488 453 365 302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欧盟
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中国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日本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
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
思考:世界格局演变关键由什么因素决定?
经济实力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PART03
背景
目的
特点
成立时间
意义
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20世纪50年代,广大亚非拉国家获得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
和平、不结盟
1961年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1.不结盟运动:
共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全球55%人口属于不结盟运动国家。
深蓝: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浅蓝:观察国
中国于1992年
成为其观察员国
2.中国的努力
(1)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2)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他国内政。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参加联合国会议
博鳌亚洲论坛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金砖国家
G20
一带一路
课堂小结
时代主题:
威胁安全的因素:
美国霸权主义:
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
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
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美国企图建立单级世界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VS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义
与地区冲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不结盟运动
国际组织:
中国的努力
发展中国家
巩固练习
PART04
1.2025年1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以中国互联网公司TikTok威胁其国家安全为由裁定中国互联网公司TikTok“不卖就禁”法案不违宪。TikTok也于1月19日被迫关闭。这表明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原因是( )
A.霸权主义 B.地区冲突 C.意识形态 D.恐怖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日本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 )
A.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
C.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
A.美国积极维护人权 B.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4.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双方弹药日消耗量达5000发,北约东翼兵力增加。这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 )
A.和平交流是时代的主流
B.大国外交决定世界发展
C.地缘政治关系和谐稳定
D.存在战争等不稳定因素
5.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打着反恐旗号,在世界多地发动侵略战争,共造成460万人死亡,人民流离失所,政局动荡,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由此可见( )
A.全人类应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B.国际社会应该重建经济新秩序
C.美国的“反恐战争”成效卓著
D.美国霸权主义是国际动荡之源
6.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表明( )
A.美国丧失世界霸权地位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贸易自由化加强 D.世界政治新秩序确立
7.“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
8.“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这主要说明多极化( )
A.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 B.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C.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D.推动文化观念趋向统一
9.“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全球层面倡导(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
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0.2023年4月6日,在中方大力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世界秩序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C.中东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历史 九年级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