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马克思:
哲学家们都在认识世界,而我要改变世界。
???
阅读教材思考点:阅读教材“史料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阅读教材问题探索: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1.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时空观念: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和历史图片等创设情景,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条件和历史意义。
3.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的相关内容,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规律;认识无产阶级的抗争是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核心素养
星哥
目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材料1: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3: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使用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材料2: 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生产力极大提高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1.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但资本主义弊端逐渐显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4: 19世纪初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
卢德运动
自发斗争:捣毁机器
自觉斗争:争取政治权利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836-1848年英国
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1831、1834年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5:这些主张(空想社会主义)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但这些发明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对立……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
材料6: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资产阶级和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穷人建立起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
材料7: “他们虽然有过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够付诸实践。”
【三大理论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马克思主义三
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
继承
3.理论基础 :马、恩格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 。----《马克思传》
传记话历史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在德意志工人协会上作报告》
1847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并帮助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学习聚焦: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小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
(2)阶级基础:工人登上政治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思想基础:批判继承三大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基础:马、恩的个人主观努力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共产党宣言》不是冰,
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
水沸腾起来。
——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拉扎尔夫人
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与理论来看
学习任务:怎样改变世界?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共产党宣言》
肯定作用: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
指出作用: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揭示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阐明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不仅解释了世界,还找到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和方法,并提出构建新世界的模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纲要下》
号召联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
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
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劳动决定价值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批判
继承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
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探究: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
都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都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设想。
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而科学社会主义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影响日益扩大
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2)世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对当时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1870年
普法战争失败
社会矛盾激化
武装起义
1871年3月18日
巴黎公社
3月28日
失败
5月28日
政权 建设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社会 经济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绘画作品)
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
材料一:“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材料二:“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巴黎公社为什么失败?
巴黎公社的建立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学思之窗]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德]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思考:为什么巴黎公社失败了,仍旧被人所称颂?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917年,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对后世
19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课堂小结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相继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当时( )
A工人阶级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B资本主义制度失去多数人的支持;
C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内在矛盾; D工人阶级拥有成熟的指导思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觉醒”的含义主要是指( )
A.提出改善经济状况的要求B.提出争取政治权利的要求
C.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为马克思主义创立提供经济条件
3、1844年6月,普鲁士西里西亚地区爆发了织工起义。起义职工冲进工厂,捣毁机器,烧毁记载他们债务的账簿,然后涌向工厂主的庄园前示威,最终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这表明( )
A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指导; B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滞后;
C空想社会主义存在严重缺陷;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里叶抨击商业使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
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5、《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中提道:“从巴黎到布鲁塞斯,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滴称为“马克思老爹”。”而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被成为“空想”是因为( )
A没有付诸实践; B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C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不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C
A
A
B
习题巩固
B
6、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含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附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该著作发表的主要意义( )
A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D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7、<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纲领>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运动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平; B推动和加强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和团结;
C加强国际工人协会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8、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C巴黎公社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
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B
B
A
9、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含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附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该著作发表的主要意义( )
A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D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10、<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纲领>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运动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平; B推动和加强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和团结;
C加强国际工人协会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B
A
星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