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殖民体系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10课)殖民体系: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2课)政治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第9课)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瓜分完毕;20世纪初,亚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不合理状态。一、过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如何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西班牙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并将其划分为4个总督区:新西班牙、秘鲁、新格拉那达和拉普拉塔。后来又设立了五个自治都督府,即从总督区划出的委内瑞拉、智利以及危地马拉、古巴和波多黎各。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占拉丁美洲面积约3/7的巴西。原设13个都督府,后并为一个总督区。——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总督制度西班牙王室为了维护宗主国的贵族、 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这样就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在工业方面,西班牙禁止殖民地生产宗主国能够输出的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不许在殖民地各地区之间有贸易往来,不准跟外国进行贸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还实行专卖制,如烟草、食盐都在政府专卖之列。宗主国还在拉丁美洲征收苛重的捐税。种植园经济、贸易垄断(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墨西哥的波多西银矿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掠夺财富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安的列斯岛原有300万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万人,最后只剩下200人。外国征服者出现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总共不少于7000万,也许还要多,一个半世纪以后就减少到总共只有350万。(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种族屠杀戈雷岛,大西洋的一个岛屿。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成为西非最大奴隶转运站。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到达目的地(美洲)之后,黑人再次被卖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黑奴贸易时间 殖民者 殖民范围 殖民统治15至16 世纪 中叶 西班牙葡萄牙到18 世纪 晚期 荷兰 英国 法国(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建立了巴西殖民地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拉美地区。政治:专制统治;总督制度,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最高权力。经济: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②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垄断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④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思考】殖民掠夺分别给拉丁美洲和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对拉丁美洲:经济:拉丁美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拉丁美洲的贫困;拉丁美洲殖民地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政治:沦为殖民地。文化:西、葡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人种: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却几乎被灭绝殆尽。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思考】殖民掠夺分别给拉丁美洲和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对欧洲:经济: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大量黄金涌入,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政治: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殖民范围 在亚洲建立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菲律宾殖民方式 建立商站, 以控制商路 直接统治掠夺财富(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葡萄牙和西班牙(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2、南亚地区概况: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对印度的剥夺是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到19世纪中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殖民手段: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剥夺印度,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3、东南亚地区殖民国家对东南亚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英国:法国:美国:17世纪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19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19世纪末,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19世纪末,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4、西亚地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俄国和英国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到19世纪初,俄国利用地理上毗邻的有利条件,不断对伊朗发动侵略战争。它通过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两次战争,侵占了……大片土地,勒索了2000万卢布的赔款,还获得领事裁判权和各种政治经济特权。英国……在1800-1841年间,先后4次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随后,法国、美国、奥地利等国也援例同伊朗签订了类似条约。……伊朗门户被打开后,外国特别是英国的廉价商品便潮水般的涌入伊朗。在19世纪30年代,从英国输入的纺织品几乎占伊朗全部进口总值的90%。——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5、东亚地区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和国家经济实力几乎同步増长,积极向朝鮮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建立特务机关,培植亲日势力,以武力打开了朝鲜的国门,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为20世纪上半叶对中、朝的全面征服打下了基础。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时间 主要殖民国家及范围 殖民方式15C—18C中 手工工场时期18C中—19C中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19C中后—20C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葡:澳门等商站西:菲律宾荷:荷兰侵占印度尼西亚建立商站控制商路断性贸易英法俄:侵占奥斯曼帝国俄国英国:分占伊朗商品输出为主武力争夺英:缅、马来半岛法:越、老、柬美:菲律宾多国:瓜分中国日:朝鲜侵略战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二)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时间长;范围广;程度不断加深;涉及列强数量多;竞争激烈;有亚洲国家参与(日本);绝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国和奥斯曼帝国成为主要争夺对象;东方从属西方。(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15-19世纪中叶以前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到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英法争夺埃及:英法重点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英国的殖民:英国发动战争,占领埃及,把埃及变成英国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法国的殖民:入侵阿尔及利亚,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2、工业革命后(1)北非:英法斗争2、工业革命后(2)内陆探险18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英国利文斯顿、美籍英国人斯坦利)深入非洲内陆探险,一方面使外界开始了解非洲;另一方面,为欧洲殖民国家进一步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2、工业革命后(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殖民者 殖民计划英国法国德国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把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非洲的野心英国的计划被称为“二C计划”,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是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方案。法国“2S计划”,由塞内加尔向东部非洲的索马里扩张,企图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因而推行“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德国的方案是把要连接东非和西南非洲的属地,建立斜断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概况:1884年,英、法、德等国目的:解决列强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内容:①“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再去占领。结果:列强瓜分非洲速度大大加快。2、工业革命后(4)柏林会议15个国家104天的柏林会议(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时间 背景 侵略活动 侵略特征15-19世纪中叶 新航路 开辟19世纪中后期 工业 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 工业革命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多局限在沿海地区①英法争夺埃及;②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③英国侵占埃及进而侵略苏丹;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①由奴隶贸易到全方面进行殖民入侵;②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①英法德各自制定侵略非洲的计划;②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有效占领” ;③19C末20C初侵占了几乎整个欧洲。列强之间达成侵略协议;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1、非洲国家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分界线比较平直,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非洲国家与列强的力量对比悬殊,任人宰割。欧洲殖民者完全不顾非洲的传统。2、它反映了什么问题?3、这给非洲带来了什么影响?给非洲国家的边界、种族冲突带来隐患。▲非洲地图(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一、过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如何形成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 殖民地统计表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英国 55 3.9亿法国 29 6235万德国 10 1307万比利时 1 1500万葡萄牙 8 968万荷兰 8 3741万意大利 4 139万15世纪新航路开辟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原始积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根源: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①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②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国家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寻找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二、溯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为何形成三、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有何影响对世界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三、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有何影响对殖民国家:殖民扩张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对殖民地:①破坏性: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②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落后的社会体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三、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有何影响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课堂小结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东南亚:荷、英、法、美汇聚东南亚西亚:英、法、俄在西亚的势力范围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15-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工业革命后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瓜分非洲的结果北非:英、法之间的争斗内陆探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英、法、德野心勃勃柏林会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的原因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1、“居于这一帝国行政结构顶端的是西印度事务院,它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它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对殖民地事务行使一般管辖权。美洲的最高权力委托给分别坐镇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的两名总督。”材料中的这两名总督( )A.受西印度公司管辖B.代表西班牙国王管理殖民地C.具有独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权力D.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 B 课堂训练2、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其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A 课堂训练4、1850—1930年,东南亚的森林覆盖率从85.3%减少到73.2%。东南亚原本以森林、荒野和沼泽为主的生态系统转变成以人类干预自然为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整齐划一、有序排列”的种植园自然景观。材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B.殖民扩张造成新的生态危机C.东南亚经济现代化的初步发展D.国际范围内分工进一步发展 B 课堂训练5、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