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1新课导入动植体内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吗?动植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呢?人体内在进行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酶3.5.2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学习内容与要求】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③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掌握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能量转化过程;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2.科学思维:亲身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3.探究实践:通过实验设计、讨论、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4.态度责任: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核心概念与素养3新知探究1.1 动物的呼吸作用任务一: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验证动物需要呼吸明确三个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有无动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气温气体成分改变一组有动物一组无动物观测是否消耗氧气相同转换法提示:呼吸作用消耗1体积的氧气会生成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1)如何观测氧气是否被消耗?(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红色水滴的移动方向(3)根据实验装置说说实验原理昆虫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试管内气压变小,红色水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向移动对照排除碱石灰消耗氧气对实验的干扰10 cm10 cm10 cm5 cm昆虫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试管内气压变小,红色水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向移动动物和人一样,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4.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如何改进对照组?1.用此装证明动物需要呼吸,在实验前应该进行哪步操作?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如何改进?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3.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能否用手握紧试管?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不能。5.如图所示,这是某科学社团的同学验证动物呼吸作用的装置,AB装置中放入等质量的碱石灰。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去掉装置BB.换用更细的玻璃管C.增加碱石灰的质量D.换用更长的玻璃管B1.2 植物的呼吸作用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呼吸明确三个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有无植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气温气体成分改变一组有萌发的种子一组无萌发的种子观测是否消耗氧气相同转换法A试管变浑浊,B试管不变浑浊活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试管B的设置有 的作用。石灰水的作用是 。对照检验呼吸作用产生CO2种子中的水分增多,呼吸作用加强,实验效果明显。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种子没有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放出热量4.如图所示,这是小英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中种子均需消毒处理B.②中种子经过“浸过水”处理,呼吸作用会加强C.③中种子经过“已煮熟”处理,呼吸作用会加强D.②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C验证植物根茎叶需要呼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蜡烛熄灭说明了: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O2植物不会呼吸作用,有对照作用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3.小科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如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实验现象更明显D.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的目的是消耗原有的有机物B植物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 ( 得到O2,排出CO2 )。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6H2O + 能量酶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活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8.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进行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封,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右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B.若Y表示瓶内氧气含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含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A6.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甲、乙两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甲处下降,乙处上升B.甲处上升,乙处下降C.甲、乙两处都下降D.甲、乙两处都不变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