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回顾知识本课内容纲要下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汉谟拉比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世纪)赫梯时期(约前17C---前13C)亚述帝国时期(前8C---前7C)波斯帝国时期(前6C---前4C晚期)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C晚期灭亡波斯)回顾纲要(下)和选择性必修2教材中出现过的古代西亚重要文明或政权苏美尔文明(前3500年产生)阿卡德王国时期(前24C--前23C)乌尔第三王朝(前22C末--前21C末)回顾选择性必修2: 古代西亚的经济1.农耕起源: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依据饲养绵羊和山羊 (选必2 p3)2.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选必2 p19),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选必2 p20)3.前22-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前8-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货币。 (选必2 p38)4.前3500-前3100,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现最早的城市。(选必2 p55)你还记得涉及到的这些内容吗?思考1:两河流域政治、经济发展分别呈现什么特点?政治:政权更替频繁经济:繁荣发展思考2:结合两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思考为什么呈现这样的额特点?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交通发达;②两河流域提供充足水源和冲击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③周围高原密布,易受游牧民族侵扰。【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5-16,梳理古代西亚的文化成就。文化领域 成就文字文学建筑 和 艺术法律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泥偶雕像、壁画乌尔王陵:板画亚述帝国王宫雕刻:人首飞牛石雕波斯王宫:装饰、雕刻《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一.古代西亚文化《吉尔伽美什》史诗楔形文字泥板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学思之窗】P16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玛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思考: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汉谟拉比法典》借助神的权威,宣扬君权神授,巩固统治。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法典的特点并说明其价值。特点:①宣扬君权神授②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财产私有制③保留有原始习惯的残余:如同态复仇④设计多个方面……价值:法典反映了……重要资料P16-17。二.古代埃及文化回顾纲要(下)p5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选择性必修2 p4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7-18,梳理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完成表格。文化领域 成就文字文学建筑 艺术科学 和 技术一.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陵墓(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体现了埃及人的建筑、数学水平众多神庙《亡灵书》残片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莎(suō)草阿布辛拜勒神庙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座神像,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也位列其中。整个殿堂的顶壁,遍刻精美的浮雕和神奇的文字,生动地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俗。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书写材料:莎草纸今天埃及有两种建筑保存的最好,一种是神庙建筑,另一种是陵墓,而当时居民建筑、甚至王宫建筑都保存很差。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什么样的生死观?你认为历史遗址对历史研究有何价值?原因:古代埃及建筑艺术受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更加注重来世,认为来世比现世更长久更重要,所以将珍贵的石材用于修建神庙和陵墓,而普通民居甚至王室住所基本都用泥土修成。观念:人的生死可以逾越,来世永恒;价值:历史遗址属于史料研究的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7-18,梳理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完成表格。文化领域 成就文字文学建筑艺术科学 和 技术一.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体现了埃及人的建筑、数学水平;众多神庙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儒略曾吸收埃及历法)在数学、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①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②采用了十进位制;创建了完整的运算法则,有加法、减法、倍乘、分数算法以及解方程;C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多神崇拜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回顾纲要(下)p22三.阿拉伯文化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政权62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2年大规模对外扩张7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8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利比里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格、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P18倒数第2段)三.阿拉伯文化——继承和融合——继承和融合三.阿拉伯文化文化 领域 成就文学科学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②天文学: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萨比天文历表》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③医学:伊本·西那 《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④“阿拉伯数字”①“悬诗”② 故事集《天方夜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8-19,梳理阿拉伯文化成就,总结其特点。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阐述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及二次方根的计算公式(即:x2+10x=39),明确提出了代数、已知数、未知数、根、移项、集项、无理数等一系列概念,包括80多个例题,是关于代数学的最早的著作,这部著作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成为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材,一直使用到16世纪。代数学发展成为一门与几何学相提并论的独立学科。印度数码(1--9、0)也藉他著作传入西方。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 … 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 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商人、旅行家欧洲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符号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遗址:巨石建筑群历史纵横古代西亚文化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古代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文字: 楔形文字文学:《吉尔美加什》建筑和艺术:泥偶雕像、人首飞牛石雕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文字:象形文字文学: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建筑:金字塔、神庙历法:太阳历文学:悬诗、故事集科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