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授课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授课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课标: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的过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阶段特征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体系: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9课
第10课
第12课
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奴隶的基础。这句话如何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哥伦布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
2.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影响。
4.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双重影响。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原是印第安人劳动生息的地方。自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踏上拉丁美洲以后,很快就沦为这两个国家的地。十六世纪末,英、法、荷等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去了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南美洲大陆边缘和中美洲地峡的少数地区。
一、拉丁美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概况
(1)西班牙: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2)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
一、拉丁美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3.统治
印第安人遭受奴役
2.完成: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圭亚那)荷兰、英国和法国)
黑奴在种植园蔗糖碾磨厂干活
国家 西 班 牙 葡 萄 牙
殖民统治 政治:总督治理;专制统治 ①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②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设立总督制度,由国王任命,享有行政权和征税权。
经济掠夺(方式): 掠夺金银财富;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 【情境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角贸易”分别对欧洲和美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到达目的地(美洲)之后,黑人再次被卖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
材料二:据统计,从1783年到1793年,利物浦(英国城市)有878艘船只,共运载过303万名奴隶,价值共达1500万英镑,每年的利润平均在30%以上。
①使美洲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②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③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④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促进了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推动了欧洲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一、拉丁美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欧洲国家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
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17个国家独立:海地(1804);巴拉圭、委内瑞拉(1811);阿根廷(1816);智利(1818);哥伦比亚(1819);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都是1838;巴西、厄瓜多尔(1822);玻利维亚、乌拉圭(1825);秘鲁(1821)。
拉丁美洲在拉美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欧美各国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为主。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 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知识拓展】拉丁美洲独立后,列强的殖民扩张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的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主要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特点(方式)
葡萄牙
西班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垄断商路
菲律宾
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
2、17-20世纪初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活动
阅读教材第70-71页,分别找出在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东亚地区进行殖民活动的主要国家和被侵略的对象。
(1)南亚(印度):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①经济: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武力挑拨或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在英国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后,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聚宝盆的地位从此确定,被誉为“帝国皇冠上最珍贵的明珠”。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下》
(2)东南亚
①荷兰: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占领印度尼西亚
②英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大部分
③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印度支那地区)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美西战争:1898年)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3)西亚
①英、法、俄瓜分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英、俄控制瓜分伊朗
(4)东亚:
①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于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
与17、18世纪相比,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教材71页历史纵横
直接掠夺
材料二:……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商品输出
变化:17、18世纪时殖民侵略以寻求黄金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
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
史料:英国的机制棉纺织品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禁止社会恶俗,立法制止杀婴儿祭拜恒河河神的风俗和寡妇殉夫火葬风俗、废除残存的奴隶制度。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下》
史论: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选集》第2卷
破坏性:
破坏了印度传统社会,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深重灾难;
建设性:
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印度社会进步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带来的影响
瓜分奥斯曼帝国
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划分
帝国主义者争夺的最大一块骨头还是中国,无论哪个强国对这块骨头都想咬上一口。
——【美】R 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15世纪—19世纪中叶的殖民侵略:
欧洲殖民者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非洲矿藏资源分布图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侵略
②法国的殖民侵略: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英法在北非的殖民侵略
①英法争夺埃及:英法重点争夺埃及,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2)“柏林会议” 
①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②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③召开: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
15个国家104天的柏林会议
④内容: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⑤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侵略
【情境探究】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效占领”原则的影响。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的确,在此后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过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国的承认。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三张图片反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三个阶段?
遭受奴役的印第安人
1853年英国在印度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俾斯麦主持召开柏林会议
概述每个阶段殖民扩张的阶段特征?
开始:
15世纪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阶段特征
1、形成的过程及阶段特征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开始:
15世纪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阶段特征
暴力掠夺
原始积累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及阶段特征
2. 形成时间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
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非洲绝大
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
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
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3. 表现:①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
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除日本、俄罗斯亚洲部分)
②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③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④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更多的人口生活在半殖民地。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史料: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的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岳麓版选修教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问题:阅读教材及下面的史料,指出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⑴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⑵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联系加强。
⑶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列强掀起了大规模的瓜分世界的狂朝;努力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导致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史料: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问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一战的爆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排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情境探究】依据史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对亚非社会的深刻影响。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加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传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观上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殷海光文集》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5、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东南亚:荷、英、法、美汇聚东南亚
西亚:英、法、俄在西亚的势力范围
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
15-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工业革命后欧洲殖
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瓜分非洲的结果
北非:英、法之间的争斗
内陆探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柏林会议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的原因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