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学习目标: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独立后面临的问题;了解亚洲觉醒的含义,了解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认识其对各国的影响;了解埃及、苏丹的抗英斗争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时空坐标1804年海地独立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896年巴西独立1822年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独立1882年埃及抗英斗争中国辛亥革命1908年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1894年1905年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非洲的抗争亚洲的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反对专制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新旧民主革命0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目录02亚洲的觉醒03非洲的抗争⑴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⑵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⑶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⑷外部条件: ①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②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1、民族独立运动背景比较教材地图,思考地图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事件 时间 结果法属海地 1791—1804西属拉美 1810——1826 1889葡属巴西 182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0—1917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阅读教材页,结合地图,完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概况填表。2、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材料:独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但实际上广大人民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黑人和印第安人更是遭到种族压迫和歧视;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军官或地主集团首领)的统治。……他们依靠军队和教会(大地产所有者),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考迪罗夺权的方式就是发动军事政变,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内更换了2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于苦难和不安之中。——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内部: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外部:列强干预“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金元外交”、“大棒政策”——政治渗透——经济侵略武力干涉3、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建设主权受到威胁,经济无法自主,革命的尚未成功!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但是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关洲开拓殖民地,欧洲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的这种对外政策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大棒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金元外交: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材料: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支持下,推翻本国独裁统治,虽遭美国干涉而造成革命反复,但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1917年墨西哥宪法》。阅读材料,思考《1917年墨西哥宪法》有何特点?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特点:①自然资产国有化②限制私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影响:私产和大地产制是墨西哥考迪罗独裁体制的经济基础,宪法限制私产,实行国有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对专制独裁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体现了其资产阶级宪法的性质,为墨西哥社会的民主、进步奠定基础。主要任务: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功,促进国家进步与发展4、民主改革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⑴ 特点:①地域:由北向南、由东向西。②领导者:由拉美地区土生白人领导。③斗争形式:以战争的形式实现独立。④过程:阶段性明显,先争取民族独立,再进行民主革命巩固独立成果。⑵ 意义:①结束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②奠定了拉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利于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革命具有不彻底性,独立后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特点及意义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变化①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民族危机。②经济: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③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1、背景二、亚洲的觉醒材料一: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苏] 列宁 《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 第二卷“觉醒”:不再是本能的反抗,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运动与民主运动相结合。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运动。代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其中的代表。?二、亚洲的觉醒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任何其它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要自毁,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我们宣布,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组织起你们的力量,然后就开始干吧,这样,他们就无法拒绝你们的要求了。——编者摘译自《提拉克,他的著作与讲演》英文版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只有一种药能治印度人民的病,这个药就是政权。它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提拉克(1)19世纪末英国过渡到帝国主义后,加紧侵略印度。(2)印度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建立国民大会党,开始领导革命。二、亚洲的觉醒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反英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失败运动领导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内部的分裂和倾轧、秘密革命组织对革命的负面作用。殖民当局卑劣的宗教挑拨政策二、亚洲的觉醒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3、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革命期间,1906年8月,国王穆扎法尔丁沙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并把王权移交给王子穆罕默德阿里。同年,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它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找出伊朗立宪革命的时间、成果、结果(原因和意义)二、亚洲的觉醒4、中国辛亥革命①时间:1911年②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请回顾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成果和意义。二、亚洲的觉醒5、亚洲觉醒的特点:①它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并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②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③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互相声援和支持。6、失败革命目标: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失败依据:民主思潮,为民族独立奠定基础7、亚洲觉醒的历史意义:二、亚洲的觉醒7、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对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3)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传播了民主思潮,为民族独立奠础。(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二、亚洲的觉醒国家 殖民国 动员手段 斗争形式 结果埃及 1882苏丹 1881埃塞俄比亚 1894英国英国意大利政党组织马赫迪宗教组织皇帝号召武装斗争抵抗 失败,英国占领埃及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独立三、非洲的抗争材料一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皇帝孟尼利克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埃塞俄比亚人民纷纷响应皇帝的号召,万众一心,全国各地的战士几乎都来参加对意抗战。最终打败意大利军队,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材料二 1896年3月1日,埃塞俄比亚军事先侦查到作战情报。得知意大利军因行军分隔彼此距离拉大。埃塞俄比亚指挥部决定利用机会,通过侧翼纵深作战逐一击破,……最终给意军沉重打击。材料三:1894年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材料四 愚民政策下的民众,在酷吏压榨下逆来顺受,民众不懂也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偌大的国家没有支援战争的民众组织力量。结合四则材料中埃抵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分析两国反侵略战争结果有何不同?原因?启示?【课堂探究】结果: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埃塞俄比亚在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战争中胜利。原因: 埃塞俄比亚:全民族团结抗战;抓住战机,指挥得当。中国:战略失误,退缩保守;民众长期受剥削压迫,缺乏民族意识。启示:科技、国力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落后国家通过全民族抗战也可以赢得战争胜利。非洲抗争的特点1.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2.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3.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4.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5.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6.但在具体形式上,埃及出现了政党组织民众的方式,苏丹以宗教为旗帜,埃塞俄比亚以皇帝为中心开展抗争。7.领导力了多样性:有宗教领袖、国王和爱国军官。三、非洲的抗争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被迫结束殖民统治或改变管理方式)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退位中国武昌起义反帝反殖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武装斗争武装起义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五、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正确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外来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低各异,形式和性质也不尽相同。在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一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至于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则还属于传统的运动模式,但不占主流。在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从解放者、觉醒者到抗争者,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正如习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英雄身上都学到了哪些民族精神呢?家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 总结非洲的抗争3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亚洲的觉醒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和巴西的独立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