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热点预测中国近代一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高考历史热点预测中国近代一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2025历史热点预测
中国近代(一)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大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渐在欧美各国占主导地位,
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鸦片战争(1840—1842)
根本原因: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侵略国:英国
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虎门销烟。
后果: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侵略国:英国、法国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合法化
经过:
第一阶段:
1856-1858,与英法美俄签《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1860,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签《北京条约》。
后果:英法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2024·浙江县域联盟高三模拟·6)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用自由贸易原则掩盖侵略本质 ②借用一般商品掩饰毒品的罪恶
③揭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必然性 ④反映了英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
条约 内容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南京条约》1842 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英《虎门条约》1843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兵船港口“巡查贸易”
美《望厦条约》1844
法《黄埔条约》1844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美俄《天津条约》1858 公使驻京、增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赔款等
英法俄《北京条约》1860 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九龙司给英国、赔款
《瑷珲条约》1858 抢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政治: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被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外交: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迫洞开
思想:开眼看世界
社会:刺激了洋务运动,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
1.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所在国法庭无权申理,而由他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申判,严重侵犯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
2,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子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子任何第二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運的取得必须以条约为根据,一般是相互的。
3.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他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此 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畲
阶级 地主阶级抵抗派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内容 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局限性 对西方的介绍并不系统全面,局限于学器物,且并未付诸实践,社会影响有限
开明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热点预测一:鸦片战争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大背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改良派:戊戌变法
革命派:辛亥革命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农民阶级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失败根本原因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农民阶级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革命性
落后性
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绝对平均主义
建立小农经济
空想性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进步性
局限性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提倡向西方学习,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形成外重内轻,汉重满轻,督抚专权的局面。
2.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农民阶级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体西用)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类型 时间 口号 创办人 代表企业 特点 性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19世纪60年代
自强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崇 厚
天津机器局
机器生产
官办
19世纪70年代
求富
李鸿章
机器生产
官督商办
天津开平煤矿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自强
性质:官办
内容:军用企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性质:官督商办
内容:民用企业
求富
上海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上海机器织布局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872年30名赴美留学儿童
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新式海军
2.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3.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热点预测二:国家出路探索
评价
2.局限性:
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失败是必然的。
1.进步性:
(1)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