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七单元 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格局世 势变 换上半期——战争与革命 下半期——和平与发展单元主旨:意识形态和全球战略的冲突,使人类终归无法摆脱修昔底德陷阱,以零和思维和恐怖平衡为特征的冷战,将人类撕裂为两极世界。在风云诡谲、变换多端的20世纪中晚期,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以及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导致两级格局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半球化冷战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人类的理性智慧正在悄然稀着剑拔弩张的对抗思维。但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的主流之下,战争的阴霾和冷战的怪影依然困扰着人类的未来。纵览五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特征)回望一百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变化)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价值立意: 转变观念-因势而变-动态调整-科技创新内容主旨:回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奉行的“自由放任”,发端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二战后向纵深发展----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和借助国际经济组织维护经济秩序,成为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治理方式新特征;与此同时,基础理论的突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时代拍打而至。随着经济治理方式、增长方式和结构比例的变化和“中间阶层”的扩大,为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因此,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斗争成为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运动的新趋势。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因势而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动态调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对话多元文明 感悟人类命运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手稿演算笔记一、因势而变:教训与危机二、变中求进:调整与创新(一)宏观调控新手段(二)科学技术新发展(三)社会结构新变化(四)缓解矛盾新途径三、审辩凝思:困局与本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爱因斯坦的手稿演算笔记一、因势而变:教训与危机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自由放任政策下1.背景:历史教训的成功实国际缺乏协调,争夺霸权国内经济危机,无序竞争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国家应该承担调节需求的责任。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二战生死存亡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 问题探究:二十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教训是什么?两极格局影响下1.背景:现实危机:。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资本主义的困局与抉择◎ 问题探究:资本主义面临怎样的困局与抉择?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的冲击与影响?爱因斯坦的手稿演算笔记二、变中求进:调整与创新(一)宏观调控新手段(二)科学技术新发展(三)社会结构新变化(四)缓解矛盾新途径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宏观调控新手段1、国内调控西方经济政策的演变——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找平衡经济危机之下 二战后 7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的失败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在西方国家盛行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1、国内调控如果前后轮失去平衡性,会产生什么后果?——经济“翻车”?市场主导(基础)政府干预过多,则经济发展失去活力——70年代经济滞胀政府调节(宏观)市场主导(基础)政府调节(宏观)一味自由放任,则容易导致市场混乱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一)宏观调控新手段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的共同驱动下经济方能顺利前行1、国内调控◎ 问题探究: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效果?政府调节(宏观)市场主导(基础)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制定计划协调经济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前轮——政府调节起宏观调控作用,减少生产的盲目性,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后轮——市场主导起基础调节作用,激活经济发展的活力。(一)宏观调控新手段1、国内调控政府调节(宏观)市场主导(基础)二战后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的共同驱动下,欧美国家经济走向“黄金时代”二战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一)宏观调控新手段◎ 问题探究: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效果?1、国内调节◎ “黄金时代”持续到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原因是什么?如何再次调整?1973-198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4%,仅为1965-1973年年均4.7%的一半。在1973年进入“滞涨”时期后,通货膨胀就迅速发展成奔腾式的了。例如美国在1974-1981年期间的消费物价年均上涨率为9.4%,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则分别为4.9%、11.4%、15.4%和15.9%。——摘编自程伟《世界经济十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滞”: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胀”:政府开支过大,实行货币扩张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为(一)宏观调控新手段2、国际协调◎ 问题探究:二战后为何要加强国际协调机制?在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纷纷打货币战、贸易战,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1929—1933年世界贸易总额单位:1000美元1929 1930 1931 1932 1933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经济危机下各国之间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二战(一)宏观调控新手段2、国际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救急)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救穷)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平贸易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问题探究:如何加强国际协调机制?(一)宏观调控新手段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大支柱(二)科学技术新发展科学理论的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二)科学技术新发展◎问题探究: 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对生产而言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智能化人从生产的劳动者变成生产的控制者从第一次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劳动者的素质在提高(三)社会结构新变化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1990年 2.8% 5.1% 7.2%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1990年 25.8% 40.5% 33.6%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1990年 71.4% 54.4% 59.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二战后就业人口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收入较高有点钱有房有车有可观的生活资产不直接拥有生产资料通常指的是白领或公职人员(三)社会结构新变化(四)缓解矛盾新途径——建设“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1)何为“福利国家”(2)“福利国家”发展过程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 开始实践二战-70年代福利国家的形成高福利政策20世纪80年代开始缩减福利国家的规模减少社会福利“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英国撒切尔夫人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美国总统肯尼迪(3)评价“福利国家”积极:缓和收入不平等,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本质上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问题探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评价福利国家。(四)缓解矛盾新途径——建设“福利国家”(3)评价“福利国家”◎ 问题探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评价福利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占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为维持高福利制度,希腊的财政赤字增加到144.9%。——李景治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消极:①增加政府财政负担②降低工作积极性,助长惰性③引起纳税人的不满(四)缓解矛盾新途径——建设“福利国家”爱因斯坦的手稿演算笔记三、审辩凝思:困局与本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困局:社会运动(1)黑人民权运动美国黑人问题的由来与发展黑奴贸易使大量黑奴被贩运到美洲来废除奴隶制度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亚非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高涨及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二战结束后(1)黑人民权运动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争取自身的平等权利,迫使美国国会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1.困局:社会运动1.困局:社会运动(2)妇女运动兴起1992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的成员在华盛顿举行示威游行,争取权利平等二战后,妇女运动兴起,要求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3)学生反越战运动美国学生在反越战运动中与军队在美国国防部前对峙◎问题探究: 美国为何爆发大规模反越战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强烈的厌战情绪;战争违背人道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逐渐缓慢,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教育问题、贫富问题、经济危机等)1.困局:社会运动宏观调控新手段科学技术新发展社会结构新变化缓解矛盾新途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局限:变——统治的手段和方法;不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爱因斯坦的手稿演算笔记一、因势而变:教训与危机二、变中求进:调整与创新(一)宏观调控新手段(二)科学技术新发展(三)社会结构新变化(四)缓解矛盾新途径三、审辩凝思:困局与本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