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整理与提升 教学设计——《围炉煮茶论溶液》学校: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执教: 赖江蓉《围炉煮茶论溶液》教学设计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复习课 设计者 赖江蓉课题 第九单元 《溶液》整理与提升 ——《围炉煮茶论溶液》 课 时 1课时课标要求 《溶液》位于人教版九下第九单元,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课标对《溶液》的学业要求是:既能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特征、分类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以及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又能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材分析 《溶液》是继《空气和氧气》、《自然界的水》、《碳和碳的氧化物》及《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之后,学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已经形成了一些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节整理与提升是在这些已有能力的加持下,对第九单元的整个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围绕“围炉煮茶”这个议题对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分类、粗盐的提纯、溶解时的能量变化、溶解度与结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本节的复习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安排,发展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程以“围炉煮茶”为核心情境,通过“煮茶(认识溶液)→品茶(加糖调口味)→识糖(分析制糖工艺)→自制苏打水(家庭小实验)→我国食用盐工艺调查(网络收集资料,制作小报展出)”,在课堂上以茶汤为分析主体构建知识网络,结合加糖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并巧妙引入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相关计算,顺势又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蔗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初识流程图为后续流程图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以运动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为契机,给学生布置制作苏打水的家庭小实验和我国食用盐生产的调查报告,并为后面酸碱盐的学习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后续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还可以从“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提纯话流程→各类流程图题的学习”,让这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成为后续项目式学习的启动键。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完成第九单元的新授课程学习后,对溶液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记住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转化方法,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也能较好地掌握,但学生对溶解度及其相关运用的理解不深入,知识点零散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部分学生还面临一些概念混淆,迁移应用困难等问题,难以将溶液知识应用于真实问题情境中,学以致用大打折扣。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煮茶、品茶→加糖、减糖→制糖、制盐→除杂提纯→工艺流程”进行一系列课内外的项目式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复习溶液相关知识,培养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增强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从而落实新课标的素养导向。核心素养目标 1.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特征、分类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以及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2.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3.结合真实情境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以致用的复习方法,体验分析制糖工艺流程。教学重点 复习理解四个重要的概念: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构建知识网络教学难点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构建思维导图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1:自制饮品——围炉煮茶 【课前准备】上课前在讲台上用养生壶煮花茶(玫瑰花、洛神花、少量白糖); 【上课展示】倒出一杯花茶展示。【提问】这杯花茶是溶液吗?【导入课程】溶液的特征和定义是什么?奶茶、纯净水、汽水是溶液吗?为什么?溶液的组成如何?请找出汽水中固液气态的溶质。【提问】运动后大量出汗适合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你能指出其中的无机盐吗?自然界中的食盐是如何初步提纯的,有哪些基本步骤?用到了哪些仪器? 围观中;唾液分泌中……基于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哪些饮品属于溶液。找出尖叫汽水中的无机盐。 复习回顾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今天老师要干吗?”挑起好奇心知道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且可为不同的状态。引入粗盐提纯知识点的复习,并为后续作业的布置和项目推进埋下伏笔。【提问】我手上有杯热茶,但是现在我想喝冷饮而教室内又没有冰箱,你能用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喝一口茶】不够甜!【加少量糖】还不够甜!直接倒入,倒多了!【提问】最先这杯茶是蔗糖的什么溶液?现在加多了溶解不完了,又是蔗糖的什么溶液?如何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什么说改变温度不一定靠谱呢?【提问】为什么一杯水里不能无限制地溶解蔗糖呢?它的溶解上限可以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蔗糖的溶解性是怎样的?【喝一口茶】太甜了!一杯浓浓的甜汤!【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物理量来定量描述溶液浓度的大小呢?【追问】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追问】你们有哪些方法可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追问】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溶液甜度相同吗?为什么?【追问】健康生活倡导低脂低糖摄入,如何让糖水中的蔗糖快速结晶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蔗糖的饱和溶液吗?若要将100g20℃的母液稀释成10%的蔗糖水,应加入多少克水来稀释(结果取整数)?【提问】如果直接称量固体来配制100g10%的蔗糖溶液,有哪些操作步骤?分别要用到哪些仪器?【追问】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呢?【摇晃一瓶汽水】冒泡了!【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这是什么原因呢?拧开瓶盖冒出的气泡更多,喝下去后不一会儿就会打嗝,这又是为什么呢?【展示】展示一包蔗糖【提问】你知道生活中的蔗糖是如何制取出来的吗? 七嘴八舌找出解决方案:利用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热降温来达成目的。观察…想喝…回答: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回答:……回答:因为饱和了回答:用溶解度来表示,蔗糖是易溶物质。回答:溶质质量分数回答:……C层回答:加溶剂或升高温度B层回答:不相同,因为……A层回答: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蔗糖的饱和溶液;…… 回答: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回答:……回答:……观察现象回答:里面溶有二氧化碳气体。回答:……回答:不知道 引入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知识点的复习引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知识点的复习引入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溶解性的相互关系的知识点的复习引入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的复习引入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的知识点的复习引入气体的溶解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引入制糖工艺生产流程的学习【播放视频】《蔗糖的生产流程》【初识流程】结合视频和以下练习,初识流程图题的结构。牡丹江《宁安市镜泊湖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镜泊湖牌绵白糖,产品相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A级绿色产品等称号,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参观制糖后绘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图:(资料:制糖过程中添加石灰主要起到调节酸碱度、促进杂质沉淀、加速糖分结晶及辅助杀菌的作用 ,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结合的典型应用)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制糖流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可以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此时发生的是 变化。最后经过发酵可进一步去除杂质,如色素、农药残留等,从而提升白糖的纯度和品质,该步骤属于 变化。“预加灰”和“主加灰”加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是利用石灰窑将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再和水反应而制成的,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 观看视频完成练习 体验分析制糖工艺流程,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总结评价 【提问】这个单元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认识溶液的呢?【品茶】全班学生用一次性纸杯分享这壶茶汤 回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认识溶液,分享学习收获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教材P52-54复习与提高 (A、B层同学全做,C层同学选做第9、10题)拓展作业:(周末完成)1、家庭实验:自制汽水(观看视频资料,学习制作方法);2、调查报告:调查我国食用盐的生产,从来源(产地)、生产工艺、产品种类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完成一张调查小报(A3或 A4大小),并设计一道涉及制盐的工艺流程图题。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对于这种形式的课堂,学生感到十分新奇,参与也非常积极主动,周末也抽时间完成了苏打水的制作并拍照上传班级QQ群,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查阅资料并制作了有关我国制盐工艺的调查小报,作为初三的学生压力是非常大的,在周一科代表交上来厚厚的一摞小报时,我惊叹于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此之高!看来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是会挤出时间主动参与其中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挑起学生的兴趣。很惭愧在学生如此高的热情参与度下,我对学生的指导其实还远远不够:如果在制作苏打汽水时,我能指导学生分析加入的各成分起到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并聚焦各成分含量的多少对健康有何影响,是否对学生后续两个单元的学习更有帮助?我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好,在后续两周学习了酸碱盐后,在端午节之前,与其它班制作皮蛋的活动资料一起在校内做了一个系列展示活动:以这节课为起点,用流程图题为线索,把一系列活动串联起来,内容如下:从围炉煮茶到自制汽水、从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到可溶性杂质的去除、以流程为线从侯式制碱法到自制皮蛋,这一切无不说明:——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第九单元《溶液》整理与提升”教学流程学习任务学科核心素养及评价煮茶(认识溶液):引入对溶液的定性探究:组成、特征、分类、溶解时的能量变化。品茶(加糖调口味):通过加糖与控糖的真实情景,定量认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糖(分析制糖工艺):利用视频资料了解蔗糖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初识流程图题。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感受学以致用的复习方法,唤起探究的热情和学习主动性。通过由定性到定量,对溶液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体验分析制糖工艺流程,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围炉煮茶论溶液活动3:学以致用——分析制糖工艺项目任务教学环节活动1:自制饮品——围炉煮茶。活动2:交流展示——构建知识网络活动2:交流展示——构建知识网络活动3:学以致用——分析制糖工艺——分析制糖工艺(3)脱色处理后得到的稀汁,先经过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即可得到白糖,这是因为: 。(4)糖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煤,如果燃烧产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 ,其危害可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等,该厂利用熟石灰将有害气体吸收,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定性溶质溶剂均一性稳定性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第九单元 整理与提升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定量浓度限度分 类组成特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24张PPT)“第九单元《溶液》整理与提升”教学流程学习任务学科核心素养及评价品茶(加糖调口味):通过加糖与控糖的真实情景,定量认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糖(分析制糖工艺):利用视频资料了解蔗糖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初识流程图题。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感受学以致用的复习方法,唤起探究的热情和学习主动性。通过由定性到定量,对溶液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体验分析制糖工艺流程,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围炉煮茶论溶液活动3:学以致用——分析制糖工艺项目任务教学环节活动1:自制饮品——围炉煮茶。活动2:交流展示——构建知识网络煮茶(认识溶液):引入对溶液的定性探究:组成、特征、分类、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第九单元 《溶液》整理与提升围炉煮茶论溶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活动一自制饮品——围炉煮茶活动二交流展示——构建知识网络活动三学以致用——分析制糖工艺(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目标1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特征、分类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以及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目标2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目标3结合真实情境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以致用的复习方法,体验分析制糖工艺流程。(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一、溶液的定义二、溶液的组成这杯奶茶是溶液吗?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瓶雪碧是溶液吗?溶质可以是多种,但是溶剂只能是一种。配料:水、白砂糖、果萄糖浆、柠檬酸、柠檬酸钠、氯化钾、食用香精、牛磺酸、大豆肽粉、食用盐、烟酰胺、维生素B6这瓶纯净水呢?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运动后大量出汗适合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你能指出其中的无机盐吗?溶液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组成溶解时的能量变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分 类定义四要素气体的溶解度区别联系定义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粗盐的提纯结晶的方法三、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你知道无电冰箱制冷的原理吗?生石灰遇水放热是化学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吸热(温度降低)→NH4NO3放热(温度升高)→NaOH、浓H2SO4无明显热现象(温度不变)→氯化钠、蔗糖Ca(OH)2CaO + H2O自热米饭的原理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相同吗?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注意:“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例:Ca(OH)2由饱和转化不饱和用降温,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用升温。Ca(OH)2温度高,溶解少,温度低,溶解多。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五、溶解度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g)(20 ℃) 一般称为<0.01 难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六、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大多数固体物质,T↑,S↑,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S受T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T↑,S↓,如Ca(OH)2。应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采用降温结晶。七、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意义:每100g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用百分数表示,与温度无关。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溶液稀释问题的解题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应用:根据蔗糖的溶解度图表,分层回答问题: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 g 181.9 190.6 203.9 216.7 238.1 259.6 287.3 323.7 362.1 414.9 487.2C层:有哪两种方法可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B层: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溶液甜度相同吗?为什么?A层:健康生活倡导低脂低糖摄入,如何让糖水中的蔗糖快速结晶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饱和溶液吗?若要将100g20℃的母液稀释成10%的蔗糖水,应加入多少克水来稀释(结果取整数)?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 ×100% =(100g+x) ×10%203.9g303.9gx ≈571g答:需要水的质量为571g。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01溶质的质量减少了02溶剂的质量增多了误差 原因 错误操作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质偏少 ①固体试剂中含有杂质或发生潮解;②称量时固体试剂和砝码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③称好的固体试剂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落或粘在称量纸上;④溶质未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⑤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⑥量好的浓溶液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溅出溶剂偏多 ①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②原烧杯或试剂瓶中有少量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偏多 ①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②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溶剂偏少 ①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②量好的溶剂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八、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达到饱和溶解度单位为“体积”T , S气 ; P , S气(资料:制糖过程中添加石灰主要起到调节酸碱度、促进杂质沉淀、加速糖分结晶及辅助杀菌的作用 ,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结合的典型应用)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牡丹江《宁安市镜泊湖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镜泊湖牌绵白糖,产品相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A级绿色产品等称号,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参观制糖后绘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图:(1)制糖流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可以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此时发生的是 变化。最后经过发酵可进一步去除杂质,如色素、农药残留等,从而提升白糖的纯度和品质,该步骤属于 变化。切丝、洗涤、蒸发、结晶、干燥吸附性物理化学(资料:制糖过程中添加石灰主要起到调节酸碱度、促进杂质沉淀、加速糖分结晶及辅助杀菌的作用 ,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结合的典型应用)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牡丹江《宁安市镜泊湖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镜泊湖牌绵白糖,产品相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A级绿色产品等称号,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参观制糖后绘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图:(2)“预加灰”和“主加灰”加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是利用石灰窑将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再和水反应而制成的,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① CaCO3 CaO+CO2↑ ② CaO+H2O=Ca(OH)2高温(资料:制糖过程中添加石灰主要起到调节酸碱度、促进杂质沉淀、加速糖分结晶及辅助杀菌的作用 ,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结合的典型应用)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牡丹江《宁安市镜泊湖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镜泊湖牌绵白糖,产品相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A级绿色产品等称号,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参观制糖后绘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图:(3)脱色处理后得到的稀汁,先经过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即可得到白糖,这是因为 。白糖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适合降温结晶。温度降低,白糖的溶解度减小,就会从白糖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温度继续降低就会结晶析出。(资料:制糖过程中添加石灰主要起到调节酸碱度、促进杂质沉淀、加速糖分结晶及辅助杀菌的作用 ,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结合的典型应用)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牡丹江《宁安市镜泊湖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镜泊湖牌绵白糖,产品相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A级绿色产品等称号,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参观制糖后绘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图:(4)糖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煤,如果燃烧产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其危害可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等,该厂利用熟石灰将有害气体吸收,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酸雨Ca(OH)2 + SO2 = CaSO3 + H2O2、调查报告:调查我国食用盐的生产,从来源(产地)、生产工艺、产品种类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完成一张调查小报(A3或 A4大小),并设计一道涉及制盐的工艺流程图题。1、家庭实验:自制汽水;书面作业:教材P52-54复习与提高(1、2、3号同学全做,4号同学选做第9、10题)Thanks!《围炉煮茶论溶液》“第九单元《溶液》整理与提升”PPT使用说明第一页的“第九单元《溶液》整理与提升”教学流程图便于使用者了解整节课的框架结构,在使用时不投影出来。第七页的知识网络页面中,共设置了八处超级链接,各部分图标超级链接到后面对应页面的内容,然后又可通过返回键返回到第七页的页面继续构建知识网络。注意在播放形式下观察寻找有哪些地方设置了超级链接(部分图标中部没有显示的,可在图标的左侧寻找)。这八处分别是:1.溶解时的能量变化;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4.溶解度曲线;5.溶质的质量分数;6.溶液的配制和稀释;7.气体的溶解度;8.白糖图片超级链接到第16页观看制糖工艺流程视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围炉煮茶论溶液》PPT使用说明.docx 《围炉煮茶论溶液》教学设计.doc 《围炉煮茶论溶液》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