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说 课高中历史 人教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第10课说 课 内 容三、教学目标一、教材二、学情四、教学重难点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一、教材首先是说教材,从单元整体看,本课是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第一课,上接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按照恩格斯的界定,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和家庭作坊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大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走向整体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后的进一步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其统治地位。从内容看,本课共分三个子目,分别为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和“影响”,主要讲述了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纵向联系,线索清晰。相对于其他版本,本课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将两次工业革命看作一个整体来阐释,内容增加,而且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增强。本课也是继续学习本单元后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的基础。因而,本课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二、学情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活跃度较高,但片面性也较大,认知比较单一,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认知特征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历史,对在工业革命中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工业革命的影响都已了解掌握,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教学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四、教学重难点突破重难点: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以第一人的身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探究”的效果。结合课本上和补充的图片、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通过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史观,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评价。从而达到深化思考,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重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通过设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学习本课内容做好铺垫。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一、工业革命的先声二、工业革命的过程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一、追本溯源一探究竟——背景创设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到过去,成为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提问:现在你想投资工业,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思考的基础后得出结果,开设工厂需要资金、劳动力、技术、原料、市场和制度保障。【设计意图】: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以第一人的身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探究”的效果。(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二、工匠横出到科学先行——过程自主学习:由学生依据书本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设计意图】: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过程和成就在初中时学生就了解过,结合书本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梳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三、工业革命的特点小组讨论结合教材以及白板展示出的表格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得出特点。教师对小组代表发言予以鼓励,并补充。针对第二次革命达到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引发学生思考第二次革命较于第一次更加深入。【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从不同方面归纳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提炼重点、归纳概括的能力。(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三、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影响史料教学,论从史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用大篇幅的内容予以展现,需要用大量材料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作为探求历史的基本方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加以总结归纳,力图做到角度全面。(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三、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影响(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三、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影响(二)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讲授新课三、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影响史料教学,论从史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用大篇幅的内容予以展现,需要用大量材料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作为探求历史的基本方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加以总结归纳,力图做到角度全面。【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史料资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增加学生对史料的摄取,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三)巩固升华(用时6分钟)巩固升华合作探究:展示ppt,选用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精彩节选,再一次印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与中国也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升华:没有把握住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无法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和沧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时代赋予我们担当的使命,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勇于承担的心,把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己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设计意图】:在中英对比过程中感受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以及科技带来的巨大改变,加法学生认真学习,将来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热情,落实家国情怀。(四)小结作业(用时5分钟)小结作业小结:展示知识框架图【设计意图】:小结归纳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本节课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总结和建构,形成系统知识框架。作业: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在本节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搜集材料,运用不同史观,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写出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史观,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给中国的启示做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深化思考,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新素养的目的。七、板书设计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