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生命的延续与进化-2025年中考科学考前20天冲刺专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生命的延续与进化-2025年中考科学考前20天冲刺专题

资源简介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2025年中考科学考前20天冲刺专题
一、选择题
1.(2025·温岭模拟)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实际上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形成亲缘关系的(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DNA
【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DNA上存在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
【解答】在有性生殖中,存在遗传物质DNA的传递,所以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实际上是通过DNA形成亲缘关系的。
故答案为:D。
2.(2025·台州模拟)2024年12月,科研团队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姬林蛙(如图)。成年姬林蛙体长只有3厘米左右,是中国已知林蛙中体型最小的。姬林蛙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为代表。
【解答】A、两栖动物生殖过程在水中进行,不是体内受精,而是体外受精,所以 A 错误。
B、两栖动物是卵生,并非胎生,且不是体内受精,B 错误。
C、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并且是卵生 ,姬林蛙作为两栖动物,生殖方式最可能是体外受精、卵生,C 正确。
D、两栖动物是卵生,不是胎生,D 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5·椒江模拟)宁溪豆腐是台州特色美食之一,富含蛋白质。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豆腐被食用后在胃中消化成氨基酸
B.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胚乳中
C.“磨浆”的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加压“去水”的操作与过滤相类似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种子的结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豆腐中含有蛋白质,在胃中被消化成多肽,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故A错误;
B、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故B错误;
C、“磨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加压“去水”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5·椒江模拟)如图所示,饲养员正在用奶粉喂养“卡皮巴拉”幼崽。 “卡皮巴拉”学名“水豚”,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哺乳类动物最大的特点是胎生、哺乳。脊椎动物中体外受精的有鱼类和两栖类。
【解答】老鼠属于哺乳类动物,水豚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可知水豚也属于哺乳类动物,体内受精,胎生。
故答案为:A。
5.(2025·普陀模拟)2024年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了“长肋原花鳅”洞穴鱼新物种,它们都具有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数量稀少,初步评估为“濒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其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胎生
C.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保护洞穴生态环境是保护长肋原花鳅的一种有效手段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只有哺乳类是胎生的。
【解答】A、“长肋原花鳅”属于鱼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鱼类通过体外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长肋原花鳅”生活在环境昏暗的洞穴里,为适应环境,具有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手段,可知保护洞穴生态环境是保护长肋原花鳅的一种有效
手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5九下·杭州期中) 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阿德里亚”大陆。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 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原核生物)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成岩石。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磁细菌的生物性状由 DNA上的基因控制
C.由图可知此时磁细菌噬毛端的磁极是北极
D.“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遗传物质的传递;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
【解析】【分析】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为磁体的南极。
【解答】A、磁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知磁细菌的生物性状由DNA上的基因控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由图可知,磁细菌的噬毛端被地磁北极吸引,可知噬毛端是的磁极是南极,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是地球内力导致的,可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5九下·义乌月考)神舟十三号搭载了很多植物种子,其中带回地球的凤凰单丛茶已在云南完成种植;宇航员地面出舱前进行了微生物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舱前所检测的微生物营养方式全部都是自养,而凤凰单丛茶则是异养
B.用凤凰单丛茶种子培育茶的复壮品系,须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等重要生理过程
C.茶树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以及胚乳,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太空种子”是普通种子在太空环境中产生了有利变异的种子
【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遗传和变异现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A.自养型: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如绿色植物,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异养型:不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但只能依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生物,如所有动物,以及生活在腐生生物和寄生生物中的微生物;
B.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C.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
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解答】 A.微生物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作为它的营养来源,属于异养型,而凤凰单丛茶是植物,应该是自养型,故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故B正确;
C.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没有胚乳,故C错误;
D.太空搭载的种子产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在种植过程中,又进行了人工选择,淘汰了不利变异的类型,保留了有利变异的类型,也充分说明了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故D错误。
故选B。
8.(2025·杭州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A、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A错误。
B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5·丽水模拟)人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能产人乳铁蛋白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C.该过程采用了克隆技术
D.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代孕母牛
【答案】A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解答】 A.基因确实控制生物的性状,包括它们的外观、行为和生理功能。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科学家能够改变牛产生的牛奶的性状,使其含有人乳铁蛋白,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A正确;
B.由于人乳铁蛋白基因已经被导入到牛的基因组中,并且通过显微注射导入到受精卵,这个过程可以产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因此,如果这种基因改造的牛被用于繁殖,其后代理论上也能够产生含有人乳铁蛋白的牛奶,故B错误;
C.克隆通常指的是通过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供体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到牛的受精卵中,并没有提到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故C错误;
D. 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人乳铁蛋白基因,与代孕母牛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0.(2025·舟山模拟)玉米原产于南美洲,颗粒小数量少,人类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中国科学家程相文一生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14个。下列有关玉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属于双子叶植物
B.玉米新品种选育之一“杂交培育”,属于无性生殖
C.玉米茎杆高大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玉米粒是玉米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基因工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析】【分析】A.根据玉米种子子叶的片数判断;
B.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根据生物构成的知识判断。
【解答】 A.玉米种子具有一片子叶,故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故A错误;
B.玉米新品种选育之一“杂交培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故B错误;
C.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可见,玉米茎秆高大、颗粒饱满等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C正确;
D.玉米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是系统,故D错误。
故选C。
11.(2025·金华模拟)绿豆芽是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B.绿豆植株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C.绿豆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D.“以水洒湿”提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水分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AC.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B.根据植物生长的知识判断;
D.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A.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胚根,“候芽长”的过程看到的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绿豆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而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绿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其中胚根能发育成根,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能发育成茎和根之间的部分,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以水洒湿”能使绿豆获取适量的水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5九下·义乌月考)如图为义乌某山庄盛开的梨花,下列有关该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梨树是被子植物,只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个体
B.梨花开过后,一定能产生种子
C.花、果实和种子都是梨树的生殖器官
D.梨花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A、梨树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可知是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除了进行有性生殖外,也能进行无性生殖利用营养繁殖等,故A错误;
B、花传粉受精后才能形成受精卵,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故B错误;
C、梨树是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有根、茎和叶,故C正确;
D、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内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5九下·浙江月考)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细菌与人的关系;抗生素
【解析】【分析】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答】A、耐药菌的形成是因为部分细菌发生了变异,在使用抗生素的环境中更适宜环境而存活下来,并将该性状传递给后代,可知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正确;
B、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故B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在抗生素用于医疗之前,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2025·拱墅模拟)现代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右图是马及其前肢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现代马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C.现代马的形态、前肢特征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有力的证据,根据化石材料所了解的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整个发展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是不是唯一证据,故A错误;
B.马进化历程证实了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故B正确;
C.任何生物都不能主动适应环境,故C错误。
D.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5.(2025·舟山模拟)自新冠疫情以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舟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甲所示)。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新冠肺炎传染病的   。
无效:质控区本出现红色条带 阳性:两条纠色条带出现 阴性(一):仅质检区出现一条红色条带
(2)自2019年以来,新冠病毒不断地发生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这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
(3)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填“阴性”或“阳性”)。
(4)近期,一旦出现疫情,舟山市政府立即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请问这些措施属于   。
【答案】(1)病原体
(2)基因
(3)阴性
(4)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病原体是使人或动物生病的微生物,生病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2)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根据图像和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使人或动物生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2)基因决定性状,可知毒株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3)由表中信息可知,仅质检区出现一条红色色带为阴性。
(4)舟山市政府立即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将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16.(2025·瑞安模拟)如图是我国推广种植的一种生物柴油树————麻风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燃料。将麻风果实粉碎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再通过一系列方法可提取果仁油,主要过程如图。
(1)麻风树果实和种子内的含油量非常丰富,这一生物性状是由   决定的。
(2)含有果实粉碎物的混合液要提取为澄清的浸取液,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浸取液是指果仁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在恒温蒸发溶剂的过程中,果仁油的质量分数会   。
【答案】(1)基因
(2)过滤
(3)变大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决定性状。
(2)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
(3)溶剂的质量减小,溶液变浓,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解答】(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可知麻风树果实和种子内的含油量非常丰富,这一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2)要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3)恒温蒸发,溶解度不变,水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
17.(2025·浙江模拟)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也有经过特殊栽培的种类——“瓜子西瓜”。这种西瓜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生产制作瓜子。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的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如图所示。
(1)“瓜子西瓜”的种子是由   发育而来的。
(2)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形西瓜。
(3)从遗传与进化角度看,西瓜上纹路的产生是   的结果。
【答案】(1)胚珠
(2)圆
(3)自然选择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情况如下: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从生物进化角度,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面临生存压力时,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不适应的被淘汰。西瓜纹路的形成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作用下,经过多代筛选保留下来的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属于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成的。
(2)因此若将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为圆形,原因是方形西瓜变异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不能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故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为圆形,其根本原因是西瓜细胞中的基因控制着西瓜原本的性状。
(3)从遗传与进化角度看,西瓜上纹路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5·拱墅模拟) 野生华重楼分布于我国西南高海拔林区阴湿环境,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关键原料。因过度采挖、种子休眠期长及自然出苗率低等原因,其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解决资源保护与药用需求矛盾,发展人工栽培技术成为关键路径。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利用遮阴网对华重楼进行人工遮阴栽培,比较不同遮阴度下,华重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探究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其实验思路及结果如下:
①取华重楼种子的种皮,研磨、过滤并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
②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和蒸馏水分别浸泡白菜和小麦种子。
③为浸泡后的白菜和小麦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48小时后统计其萌发率,结果如下表。
  蒸馏水 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g/mL)
0.02 0.04 0.06 0.08
白菜种子萌发率 (%) 97.78 100.00 96.67 94.44 25.56
小麦种子萌发率(%) 50.00 58.00 46.00 44.00 35.33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建议选择遮阴度为70%的条件进行人工栽培,原因是   。
(2)设置“蒸馏水”组别的目的是   。据实验二的结果推测,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
(3)为了解决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问题,小乐提出可将其嫩茎切成碎片培育成胚状体,再用营养物质等将其包裹起来,制成如图乙所示的人工种子,进行播种。则人工种子的胚状体与天然种子中的   功能相近。
【答案】(1)遮阴度为70%时,华重楼的净光合速率较高
(2)形成对照;华重楼种子的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3)胚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含量越高、净光合速率越高,植物生长越好。
(2)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对比得出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3)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条件(如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等)和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当种子自身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时,会影响其正常萌发。
(4)种子结构与功能: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在种子萌发后会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
【解答】(1)从实验一的图甲可知,遮阴度为 70% 时,华重楼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能吸收更多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同时净光合速率也较高,意味着积累的有机物较多,有利于华重楼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建议选择遮阴度为 70% 的条件进行人工栽培。
(2)实验二中,用不同浓度的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浸泡种子,设置 “蒸馏水” 组是因为它不含有种皮提取液成分,与其他实验组形成对照,这样能更清晰地看出种皮提取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实验二表格数据看,随着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变化,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率受影响,在较高浓度时萌发率降低,由此推测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可能是其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3)天然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同样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植株,所以人工种子的胚状体与天然种子中的胚功能相近。
19.(2025·瑞安模拟)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具有提高视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为了探究蓝莓种子的萌发是否会受到种植环境pH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制pH 为3.0、4.0、5.0、6.0、7.0、8.0的6组营养液;
②将20粒蓝莓种子用pH为3.0的营养液浸泡24h;
③将种子均匀放置于带纱布且灭菌的1号培养皿中,并添加pH为3.0的营养液,保持纱布湿润;
④换用不同pH的营养液,重复步骤②-③;
⑤将6个培养皿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统计种子的萌发率,绘制结果如图。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在本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
(2)写出步骤①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操作方法   。
(3)步骤③中保持纱布湿润的目的是   。
(4)如图为pH对蓝莓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营养液的质量/蓝莓种子的大小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营养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水分
(4)温度相同时,蓝莓种子的萌发率随pH变大而先变大后变小,在pH等于4左右萌发率最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1)(3)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2)不能将试纸伸进待测液中,也不能将试纸润湿。
(4)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萌发率较高的条件。
【解答】(1)种子自身条件也会对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所以要控制种子自身条件相似,例如种子大小、饱满程度等相同。实验变量为营养液的pH值,所以还应控制营养液的量相同等。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操作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营养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所以要保持纱布湿润。
(4)由图像可知,温度相同时,蓝莓种子的萌发率随pH变大而先变大后变小,在pH等于4左右萌发率最高。
四、综合题
20.(2025·舟山模拟)许地山在《落花生》中写道:“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为揭开花生开花结果的秘密,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生物园地种植花生,依次观察到下列现象回答:
(1)据图中信息推测,花生的传粉方式为   (选填“自花”或“异花”)传粉。
(2)花生果实中有两颗种子,其原因是   。
(3)实验发现:把果针插入透明瓶子中,即使瓶内有营养液,子房也不膨大;若换成有不透光薄膜包裹的瓶子,子房就能膨大结果。该实验说明   会抑制花生子房的进一步发育。
【答案】(1)自花
(2)子房中有两颗胚珠
(3)光
【知识点】传粉及其途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传粉指的是雄蕊的花粉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2)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有光照时,子房不能膨大,可知光照会抑制子房膨大。
【解答】(1)由图可知,花生的雌蕊和雄蕊都包裹在花瓣内,属于自花传粉。
(2)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由两颗种子,说明子房内有两颗胚珠。
(3)由“把果针插入透明瓶子中,即使瓶内有营养液,子房也不膨大;若换成有不透光薄膜包裹的瓶子,子房就能膨大结果”可知,光照会抑制花生子房的进一步发育。
1 / 1生命的延续与进化-2025年中考科学考前20天冲刺专题
一、选择题
1.(2025·温岭模拟)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实际上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形成亲缘关系的(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DNA
2.(2025·台州模拟)2024年12月,科研团队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姬林蛙(如图)。成年姬林蛙体长只有3厘米左右,是中国已知林蛙中体型最小的。姬林蛙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3.(2025·椒江模拟)宁溪豆腐是台州特色美食之一,富含蛋白质。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豆腐被食用后在胃中消化成氨基酸
B.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胚乳中
C.“磨浆”的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加压“去水”的操作与过滤相类似
4.(2025·椒江模拟)如图所示,饲养员正在用奶粉喂养“卡皮巴拉”幼崽。 “卡皮巴拉”学名“水豚”,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5.(2025·普陀模拟)2024年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了“长肋原花鳅”洞穴鱼新物种,它们都具有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数量稀少,初步评估为“濒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其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胎生
C.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保护洞穴生态环境是保护长肋原花鳅的一种有效手段
6.(2025九下·杭州期中) 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阿德里亚”大陆。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 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原核生物)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成岩石。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磁细菌的生物性状由 DNA上的基因控制
C.由图可知此时磁细菌噬毛端的磁极是北极
D.“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
7.(2025九下·义乌月考)神舟十三号搭载了很多植物种子,其中带回地球的凤凰单丛茶已在云南完成种植;宇航员地面出舱前进行了微生物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舱前所检测的微生物营养方式全部都是自养,而凤凰单丛茶则是异养
B.用凤凰单丛茶种子培育茶的复壮品系,须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等重要生理过程
C.茶树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以及胚乳,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太空种子”是普通种子在太空环境中产生了有利变异的种子
8.(2025·杭州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9.(2025·丽水模拟)人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能产人乳铁蛋白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C.该过程采用了克隆技术
D.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代孕母牛
10.(2025·舟山模拟)玉米原产于南美洲,颗粒小数量少,人类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中国科学家程相文一生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14个。下列有关玉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属于双子叶植物
B.玉米新品种选育之一“杂交培育”,属于无性生殖
C.玉米茎杆高大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玉米粒是玉米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1.(2025·金华模拟)绿豆芽是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B.绿豆植株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C.绿豆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D.“以水洒湿”提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水分
12.(2025九下·义乌月考)如图为义乌某山庄盛开的梨花,下列有关该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梨树是被子植物,只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个体
B.梨花开过后,一定能产生种子
C.花、果实和种子都是梨树的生殖器官
D.梨花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13.(2025九下·浙江月考)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14.(2025·拱墅模拟)现代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右图是马及其前肢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现代马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C.现代马的形态、前肢特征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二、填空题
15.(2025·舟山模拟)自新冠疫情以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舟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甲所示)。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新冠肺炎传染病的   。
无效:质控区本出现红色条带 阳性:两条纠色条带出现 阴性(一):仅质检区出现一条红色条带
(2)自2019年以来,新冠病毒不断地发生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这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
(3)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填“阴性”或“阳性”)。
(4)近期,一旦出现疫情,舟山市政府立即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请问这些措施属于   。
16.(2025·瑞安模拟)如图是我国推广种植的一种生物柴油树————麻风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燃料。将麻风果实粉碎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再通过一系列方法可提取果仁油,主要过程如图。
(1)麻风树果实和种子内的含油量非常丰富,这一生物性状是由   决定的。
(2)含有果实粉碎物的混合液要提取为澄清的浸取液,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浸取液是指果仁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在恒温蒸发溶剂的过程中,果仁油的质量分数会   。
17.(2025·浙江模拟)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也有经过特殊栽培的种类——“瓜子西瓜”。这种西瓜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生产制作瓜子。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的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如图所示。
(1)“瓜子西瓜”的种子是由   发育而来的。
(2)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形西瓜。
(3)从遗传与进化角度看,西瓜上纹路的产生是   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5·拱墅模拟) 野生华重楼分布于我国西南高海拔林区阴湿环境,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关键原料。因过度采挖、种子休眠期长及自然出苗率低等原因,其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解决资源保护与药用需求矛盾,发展人工栽培技术成为关键路径。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利用遮阴网对华重楼进行人工遮阴栽培,比较不同遮阴度下,华重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探究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其实验思路及结果如下:
①取华重楼种子的种皮,研磨、过滤并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
②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和蒸馏水分别浸泡白菜和小麦种子。
③为浸泡后的白菜和小麦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48小时后统计其萌发率,结果如下表。
  蒸馏水 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g/mL)
0.02 0.04 0.06 0.08
白菜种子萌发率 (%) 97.78 100.00 96.67 94.44 25.56
小麦种子萌发率(%) 50.00 58.00 46.00 44.00 35.33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建议选择遮阴度为70%的条件进行人工栽培,原因是   。
(2)设置“蒸馏水”组别的目的是   。据实验二的结果推测,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
(3)为了解决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的问题,小乐提出可将其嫩茎切成碎片培育成胚状体,再用营养物质等将其包裹起来,制成如图乙所示的人工种子,进行播种。则人工种子的胚状体与天然种子中的   功能相近。
19.(2025·瑞安模拟)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具有提高视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为了探究蓝莓种子的萌发是否会受到种植环境pH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制pH 为3.0、4.0、5.0、6.0、7.0、8.0的6组营养液;
②将20粒蓝莓种子用pH为3.0的营养液浸泡24h;
③将种子均匀放置于带纱布且灭菌的1号培养皿中,并添加pH为3.0的营养液,保持纱布湿润;
④换用不同pH的营养液,重复步骤②-③;
⑤将6个培养皿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统计种子的萌发率,绘制结果如图。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在本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
(2)写出步骤①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操作方法   。
(3)步骤③中保持纱布湿润的目的是   。
(4)如图为pH对蓝莓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综合题
20.(2025·舟山模拟)许地山在《落花生》中写道:“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为揭开花生开花结果的秘密,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生物园地种植花生,依次观察到下列现象回答:
(1)据图中信息推测,花生的传粉方式为   (选填“自花”或“异花”)传粉。
(2)花生果实中有两颗种子,其原因是   。
(3)实验发现:把果针插入透明瓶子中,即使瓶内有营养液,子房也不膨大;若换成有不透光薄膜包裹的瓶子,子房就能膨大结果。该实验说明   会抑制花生子房的进一步发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DNA上存在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
【解答】在有性生殖中,存在遗传物质DNA的传递,所以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实际上是通过DNA形成亲缘关系的。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为代表。
【解答】A、两栖动物生殖过程在水中进行,不是体内受精,而是体外受精,所以 A 错误。
B、两栖动物是卵生,并非胎生,且不是体内受精,B 错误。
C、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并且是卵生 ,姬林蛙作为两栖动物,生殖方式最可能是体外受精、卵生,C 正确。
D、两栖动物是卵生,不是胎生,D 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种子的结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豆腐中含有蛋白质,在胃中被消化成多肽,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故A错误;
B、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故B错误;
C、“磨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加压“去水”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哺乳类动物最大的特点是胎生、哺乳。脊椎动物中体外受精的有鱼类和两栖类。
【解答】老鼠属于哺乳类动物,水豚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可知水豚也属于哺乳类动物,体内受精,胎生。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只有哺乳类是胎生的。
【解答】A、“长肋原花鳅”属于鱼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鱼类通过体外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长肋原花鳅”生活在环境昏暗的洞穴里,为适应环境,具有眼退化、身体透明等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手段,可知保护洞穴生态环境是保护长肋原花鳅的一种有效
手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遗传物质的传递;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
【解析】【分析】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为磁体的南极。
【解答】A、磁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知磁细菌的生物性状由DNA上的基因控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由图可知,磁细菌的噬毛端被地磁北极吸引,可知噬毛端是的磁极是南极,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是地球内力导致的,可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遗传和变异现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A.自养型: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如绿色植物,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异养型:不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但只能依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生物,如所有动物,以及生活在腐生生物和寄生生物中的微生物;
B.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C.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
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解答】 A.微生物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作为它的营养来源,属于异养型,而凤凰单丛茶是植物,应该是自养型,故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故B正确;
C.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没有胚乳,故C错误;
D.太空搭载的种子产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在种植过程中,又进行了人工选择,淘汰了不利变异的类型,保留了有利变异的类型,也充分说明了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A、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A错误。
B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解答】 A.基因确实控制生物的性状,包括它们的外观、行为和生理功能。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科学家能够改变牛产生的牛奶的性状,使其含有人乳铁蛋白,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A正确;
B.由于人乳铁蛋白基因已经被导入到牛的基因组中,并且通过显微注射导入到受精卵,这个过程可以产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因此,如果这种基因改造的牛被用于繁殖,其后代理论上也能够产生含有人乳铁蛋白的牛奶,故B错误;
C.克隆通常指的是通过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供体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到牛的受精卵中,并没有提到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故C错误;
D. 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人乳铁蛋白基因,与代孕母牛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基因工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析】【分析】A.根据玉米种子子叶的片数判断;
B.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根据生物构成的知识判断。
【解答】 A.玉米种子具有一片子叶,故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故A错误;
B.玉米新品种选育之一“杂交培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故B错误;
C.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可见,玉米茎秆高大、颗粒饱满等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C正确;
D.玉米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是系统,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AC.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B.根据植物生长的知识判断;
D.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A.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胚根,“候芽长”的过程看到的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绿豆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而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绿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其中胚根能发育成根,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能发育成茎和根之间的部分,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以水洒湿”能使绿豆获取适量的水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A、梨树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可知是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除了进行有性生殖外,也能进行无性生殖利用营养繁殖等,故A错误;
B、花传粉受精后才能形成受精卵,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故B错误;
C、梨树是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有根、茎和叶,故C正确;
D、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内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细菌与人的关系;抗生素
【解析】【分析】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答】A、耐药菌的形成是因为部分细菌发生了变异,在使用抗生素的环境中更适宜环境而存活下来,并将该性状传递给后代,可知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正确;
B、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故B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在抗生素用于医疗之前,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有力的证据,根据化石材料所了解的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整个发展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是不是唯一证据,故A错误;
B.马进化历程证实了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故B正确;
C.任何生物都不能主动适应环境,故C错误。
D.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1)病原体
(2)基因
(3)阴性
(4)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病原体是使人或动物生病的微生物,生病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2)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根据图像和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使人或动物生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2)基因决定性状,可知毒株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3)由表中信息可知,仅质检区出现一条红色色带为阴性。
(4)舟山市政府立即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将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16.【答案】(1)基因
(2)过滤
(3)变大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决定性状。
(2)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
(3)溶剂的质量减小,溶液变浓,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解答】(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可知麻风树果实和种子内的含油量非常丰富,这一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2)要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3)恒温蒸发,溶解度不变,水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
17.【答案】(1)胚珠
(2)圆
(3)自然选择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情况如下: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从生物进化角度,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面临生存压力时,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不适应的被淘汰。西瓜纹路的形成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作用下,经过多代筛选保留下来的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属于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成的。
(2)因此若将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为圆形,原因是方形西瓜变异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不能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故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为圆形,其根本原因是西瓜细胞中的基因控制着西瓜原本的性状。
(3)从遗传与进化角度看,西瓜上纹路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答案】(1)遮阴度为70%时,华重楼的净光合速率较高
(2)形成对照;华重楼种子的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3)胚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含量越高、净光合速率越高,植物生长越好。
(2)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对比得出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3)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条件(如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等)和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当种子自身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时,会影响其正常萌发。
(4)种子结构与功能: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在种子萌发后会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
【解答】(1)从实验一的图甲可知,遮阴度为 70% 时,华重楼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能吸收更多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同时净光合速率也较高,意味着积累的有机物较多,有利于华重楼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建议选择遮阴度为 70% 的条件进行人工栽培。
(2)实验二中,用不同浓度的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浸泡种子,设置 “蒸馏水” 组是因为它不含有种皮提取液成分,与其他实验组形成对照,这样能更清晰地看出种皮提取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实验二表格数据看,随着华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变化,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率受影响,在较高浓度时萌发率降低,由此推测华重楼种子不易萌发可能是其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3)天然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同样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植株,所以人工种子的胚状体与天然种子中的胚功能相近。
19.【答案】(1)营养液的质量/蓝莓种子的大小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营养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水分
(4)温度相同时,蓝莓种子的萌发率随pH变大而先变大后变小,在pH等于4左右萌发率最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1)(3)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2)不能将试纸伸进待测液中,也不能将试纸润湿。
(4)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萌发率较高的条件。
【解答】(1)种子自身条件也会对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所以要控制种子自身条件相似,例如种子大小、饱满程度等相同。实验变量为营养液的pH值,所以还应控制营养液的量相同等。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操作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营养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所以要保持纱布湿润。
(4)由图像可知,温度相同时,蓝莓种子的萌发率随pH变大而先变大后变小,在pH等于4左右萌发率最高。
20.【答案】(1)自花
(2)子房中有两颗胚珠
(3)光
【知识点】传粉及其途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传粉指的是雄蕊的花粉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2)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有光照时,子房不能膨大,可知光照会抑制子房膨大。
【解答】(1)由图可知,花生的雌蕊和雄蕊都包裹在花瓣内,属于自花传粉。
(2)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由两颗种子,说明子房内有两颗胚珠。
(3)由“把果针插入透明瓶子中,即使瓶内有营养液,子房也不膨大;若换成有不透光薄膜包裹的瓶子,子房就能膨大结果”可知,光照会抑制花生子房的进一步发育。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