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p83单元导语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0世纪初,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孕育着另一场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仍然具有强权政治烙印,但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本单元时间轴
知识回顾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地区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知识回顾
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一战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对军用物资需求激增,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强迫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参加或支援战争,促使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以“民族监狱”著称的俄国,打碎了民族压迫的锁链,实现了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原则,这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一战后使垄断组织大发其财的殖民压迫制度本身也促使帝国主义国家与大多数被压迫国家和附属国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并推动了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学生等纷纷加入反抗殖民主义者的行列,共同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开始冲击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①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外侵,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觉醒;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
④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进行抗日战争
印尼共产党人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东南亚: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第一阶段 政党
概况
结果
第二阶段 政党
概况
结果
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农民响应。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
遭荷兰殖民当局镇压,印尼共产党转入地下。
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
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原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甘地思想的核心
阶段 斗争手段 斗争结果
第一阶段(1920—1922年) 提倡“手纺车运动”
第二阶段(1930—1934年) “食盐进军运动
第三阶段(1940—1942年) 退出印度运动
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
名誉职位;
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③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及抗税。
进行“食盐进军”
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白衣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
引发各地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被捕,运动陷入低谷
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指导思想:
背景:阿姆利则惨案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概况
【探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式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实际原因:
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
②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③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
理由:非暴力(采取和平手段争取民族独立)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评价:
进步性:
①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①严格坚持非暴力原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
②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体现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 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
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1.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
2.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斗争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一)历史条件
(二)主要事件
(1)1922年,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形式上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
1、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
扎格鲁尔
示威游行的埃及妇女
领导人物:
扎格鲁尔
华夫脱党(埃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
政党:
斗争方式: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 行街垒战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2)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宪法。
(3)华夫脱党进行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斗争
里夫共和国控制区
里夫共和国领袖克里姆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领导人物:
克里姆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埃战争
(2)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开赴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士兵
此次抗意战争是指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 部分)。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三、拉美的民主民主革命与改革
1.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反对外国资本;
2.智利:左派力量领导,
团结其他社会阶层,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墨西哥
阿根廷
尼加拉瓜
智利
三、拉美的民主民主革命与改革
3.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1)概况:
①形式:游击战
②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
“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③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
(2)结果:
1933年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1934年桑地诺被当局刺杀
(3)评价:桑迪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
“美洲自由的标志”。
A flag captured by U.S. marines from Sandino's forces
三、拉美的民主民主革命与改革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1917年颁布宪法
(2)卡德纳斯改革——走上现代化
①对内: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墨西哥
阿根廷
尼加拉瓜
智利
卡德纳斯
三、拉美的民主民主革命与改革
【问题探究】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哪些主要特点?
1、广泛性(各国民族斗争遥相呼应,此起彼伏)
2、持续发展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达20年、埃及华夫脱党12年护宪运动等)
3、斗争多样性(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
4、无产阶级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大大增强(例如卡德纳斯与共产党合作等)
6、两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例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7、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更高、更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诉求;
8、发展的不平衡性,受制于各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别。
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意义
中国国民大革命
一、亚洲
印尼反荷
印度反英
二、非洲
埃及反英
摩洛哥反西、反法
埃塞俄比亚抗意
三、拉美
尼加拉瓜抗美
墨西哥改革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3.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越南反法斗争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大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埃及华夫脱运动
智利左派及其他社会阶层成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罢工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2、有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部分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促进了墨西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墨西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拉丁美洲最民主的国家。下列属于卡德纳斯改革的措施的是( )
A.遏制军人势力 B.号召放弃英国授予的爵位
C.成立了国大党 D.废除了《罗拉特法》
C
A
课堂练习
3、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A.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埃及取得彻底独立
C.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D.运动遭到残酷镇压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主要历史条件有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②十月革命后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③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C
课堂练习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这其中,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殖民当局进行斗争的领导者是( )
A.印尼的苏加诺 B.摩洛哥的克里姆
C.印度的甘地 D.尼加拉瓜的桑地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