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 30 多年,留下了 60 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课前导入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李时珍
药物学著作
一、科技名著
教材P121
1.作者:
2.类型: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科学分类
3.内容:
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本草纲目》
4.价值:
种类繁多
图文并茂
《本草纲目》书影
[明]徐光启
农业科学巨著
一、科技名著
教材P121—122
1.作者:
2.类型:
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类
3.内容: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未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农政全书》
4.价值:
P122: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几何原本》书影
[明]宋应星
科技名著
一、科技名著
教材P122
1.作者:
2.类型:
这部书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3.内容:
(三)《天工开物》
天工:自然力
开物:开发自然物形成对人有用的产品
《天工开物》书影
4.价值: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研读P122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序言
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明朝时我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问题思考
这三部科技巨著有哪些共同点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本草纲目》
①都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继承性和总结性
②都有实践基础,有精美的插图,实用性强
③都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反映了我国明朝时科技的先进性
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
博览群书,爱好学习物品制作技术
广泛的社会调查,搜集丰富的资料
李时珍
利玛窦与徐光启
爱读自然科学书籍
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学习西方多种技术
搜集整理多本书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耗费27年,三易其稿
虚心学习、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献身科学等
启示: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重视创新,培养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教材P122
1.目的:
2.东西起止点:
3.重要关隘:
长城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一)明长城
4.组成:
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
5.特点:
城墙、关隘、城台、烽火台
城墙
关隘
防御要塞
城台
巡逻和防御
烽火台
传递军情
在元大都基础上,明朝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教材P123
1.营建:
2.构成:
3.布局特点:
(二)北京城
(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的中轴线纵贯,从宫城到外城以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理念:皇权无上
故宫鸟瞰图
天安门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三、明清的思想家
教材P124
思想:
知识要与行动统一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明中期的思想家王守仁
P124想一想:
王守仁的学生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天很热,他让贼脱光了上衣,又说:“还是太热了,你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 ”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 ”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三、明清的思想家
教材P124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思想家 思想观点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封建教条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社会是发展的、进化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四、小说和戏曲
教材P125
1.文艺发展的原因:
2.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时间 书名 作者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明朝中期 《西游记》
清朝中期 《红楼梦》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四、小说和戏曲
教材P125
3.昆曲发展过程:
时间 发展 代表作
明朝万历末年
清朝前期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牡丹亭》插图
日趋成熟,成为明朝全国性的剧种
发展到鼎盛
《长生殿》
描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桃花扇》
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故事,表现亡国之痛。
①背景: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皮黄戏 ”,后来被称为“ 京戏 ”或“京剧”
京剧(Beijing Opera),在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小说和戏曲
教材P126
4.京剧发展过程:
乾隆年间,徽班到京献艺
②形成:
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
京剧
生:男子
旦:女子
净:性格刚烈的男性
丑:角色滑稽的人物
四大行当
京剧脸谱
赤胆忠心
智勇刚毅
忠正耿直
奸诈狠毒
刚强豪爽
勇猛莽撞
四功:
五法:
唱 念 做 打
手 眼 身 法 步
知识拓展
教材P127
明成祖时编成《永乐大典》,全书近2.3万卷,1.1万余册。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图书七八千种,按知识类别剪裁汇编。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按经、史、子、集分类,总计近8万卷,近8亿字。
科技名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京剧
昆曲
建筑
北京城:宫城—皇城一内城一外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课堂小结
思想家
小说
戏曲
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道光年间
1.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该查阅下列哪部书?它又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A
课堂练习
2.电视连续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A
课堂练习
3.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天工开物》是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B.其作者是宋应星
C.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B
课堂练习
5.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药研究领域
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了北宋商业发展
6.“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明清之际的著名( )
A.王守仁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
C
课堂练习
7.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牡丹亭》——曹雪芹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