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3课 天平天国运动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课前导入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结合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覆灭的过程。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两大纲领以及失败原因的分析探究,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相关史实,感悟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 背景【问题探究】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有哪些?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②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③诱因: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原因)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推动起义。基督教《劝世良言》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特点:以西方宗教教义作为起义军的领导思想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2. 过程【问题探究】阅读课本,完成太平天国大事年表。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2. 过程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东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二、定都天京1. 定都天京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1853.3 定都天京(南京)(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换图二、定都天京2.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2)进步性:(3)局限性: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未能推行。二、定都天京【拓展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特点有哪些。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天朝田亩制度》指导思想的不合潮流东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请征办米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粮米,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兮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摘自张德坚《贼情汇纂》革命性: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逆工业化政治体制的难逃巢臼空想性:绝对平均、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落后性:自身封建性,不能冲破封建体制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1852.3 定都天京(南京)1853—1856 北伐西征西征北伐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取得重大胜利。3. 北伐、西征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实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二、定都天京(1)时间:(2)原因:(3)结果:(4)影响:1856年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王府复原图定都天京后,起义队伍中昔日所提倡的那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已荡然无存。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仅把清朝的衙门等占为王府,而且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新宫殿。天王的轿夫有64人,东王的轿夫有48人。——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三、天京陷落1. 天京事变①逼②杀③责⑤疑⑥走④杀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洪秀全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打包回家转,还是作长工。二、定都天京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1852.3 定都天京(南京)1853—1856 北伐西征1856年秋 天京事变【自主学习】天京事变后,为扭转太平天国的颓势,洪秀全做出了哪些调整?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集团1.重新建立领导核心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2.1859《资政新篇》三、天京陷落(1)内容:(2)进步性:(3)局限性:政治上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化教育上兴办学馆等。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①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土地愿望和要求;②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三、天京陷落【对比记忆】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异同。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时期 太平天国前期 太平天国后期内容 ①平均分配土地 ②构建“四有二无”理想社会评价 ①反映农民愿望,反封建色彩。 ②脱离社会实际,难以施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①反映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色彩。②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地位: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进程 事件爆发建制定都全盛转折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1852.3 定都天京(南京)1853—1856 北伐西征1856年秋 天京事变3. 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陷落【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找出为挽救岌岌可危的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围困天京天京陷落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被俘就义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所部淮军抵抗和反扑李秀成回师救援,终未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三、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农民起义 历经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沉重打击东汉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明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起义组织工具不同:太平天国利用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2)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合作探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带来怎样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合作探究】根据材料,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候都都是世袭的——李侃《中国近代史》“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量为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课长久支持。”——《洪仁玕自述》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直接原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团队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本课小结一个核心两个文件三句评价四段历程五个原因起义领袖:洪秀全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结局:失败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兴起 → 发展 → 转折 → 失败思想迷信、文件难行、腐败内讧、策略失误、联合镇压。1.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当堂训练A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当堂训练D3.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当堂训练A4.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B.杨秀清的过错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扶清灭洋’C当堂训练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B当堂训练本课必背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2.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失败原因?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局限性?进步性?4.《资政新篇》的提出者?主张?5.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局限性?进步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