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6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6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1)单元宏观框架
阅读课本单元导言,在①②处填入恰当的文字,建立历史关联,并说明理由。
① 科学革命:
理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以其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精神,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② 资产阶级革命:
理由: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政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科学革命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产阶级革命
概念解读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是推翻封建统治,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社会变革)。
资产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统称为民主制度或资产阶级代议制)。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种间接民主被称为代议制民主。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制度: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制度。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世袭,如英、意、德、日)
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如美、法)
课程标准:
目录: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争取民主: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创建民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扩展民主:
资本主义的扩展
4.反思民主:
民主和自由成真了吗?
1640
1688
1775
1783
1789
1830
1861
1865
1868
1870
1871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
独立战争
法国
大革命
美国
内战
俄国
农奴制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意大利完成统一
德意志帝国成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的扩展
时空坐标
分界点的时间与事件应该是什么?理由?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联合王国
英国的全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当今英国版图
现在是谁在统治英国
伊丽莎白二世:1926——2022年;
96岁,在位70年,时间最长
查尔斯三世国王(又称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1948年出生,1952年成为王储,待位时间最久的王储,2022年9月继承英国国王。
英国女王的头衔全称是“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及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
无实权
虚位元首
最高行政
决策者
君主立宪制
基尔·斯塔默:2024年7月5日,英国工党领袖会见国王查尔斯,并被正式任命为首相。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弗朗西斯·德雷克:16C英国航海探险家、政治家、海盗。发现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
伊丽莎白·都铎(1533年-1603年)
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鼓励圈地运动,颁布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
伊丽莎白一世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的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 [16];也有“荣光女王”“英明女王”之称。
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在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成为英王詹姆一世(1603-1625年在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一、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一)英国的光荣革命: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新贵族壮大
控制议会谋求
更高政治地位
斯图亚特王朝
主政英国
强调君权神授
加强专制统治
国王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王权VS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P50第1句)
言行与传统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 符( )
一、英国的革命与制度
(一)英国的光荣革命:(P50第1段)
2、过程:
民主
专制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1689
1701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议会
国王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
《王位继承法》
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
特点:
曲折性
妥协性
渐进性
杀了一个王
查理一世
逐了一个王
詹姆士二世
请了一个王
威廉三世
议会决定了国王的命运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一、争取民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节选《权利法案》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
①限制了王权,权力中心从国王转移到了议会,确立了议会主权;
②实现了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的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议会改革,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
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给予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农业工人以选举权;
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实现公民民主。 认识?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议 会
上院
(贵族院)
下院
(平民院)
国 王
内 阁(首相)
任命
多数党组阁
负责
选民
选举
形式上任命
法律制约
国王:权力受限制,统而不治,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权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
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
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贡献: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
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
例、20C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
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
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A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
所罗门群岛
你知道吗?
美国
如何
走向
强大?
在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有座自由女神像,举世闻名。她右手高擎火炬,猜一猜,她的左手拿着什么
《独立宣言》
书板上还写着
1776年7月4日
美国全称?
美国
美国走向强大的保障?
北美13块殖民地
空间如何拓展与巩固?
19C中,“西进运动”与民主建州,南北战争
美国全称?
2.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1776年7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1781年9月,约克镇大捷,美国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一、争取民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宣言》摘录
“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系得自被治理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或废除它。”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人民革命权利
1776、7、4 《独立宣言》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与启蒙思想有何关系?
思想主张:
关系:
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是启蒙思想的运用。
(制度构想与实践)
学案真题P6 –第11题
坚持分权制衡原则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宪法之父)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麦迪逊
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
为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建立一种能彼此调节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制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如何解决既要加强中央集权
又要确保民主共和的矛盾?
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分权制衡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美国:
联邦制
联邦政府拥有外交、国防、发行货币、制订根本大法等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1787年美国宪法》
联邦法院
国会
总统
州法院
州议会
州长
中央
地方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分权与制衡
表现:(1)中央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2)地方的分权与制衡
(3)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4)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条第2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
——美国1787年宪法
(注:宪法中所称的“人”是“man”不包“woman”,而“其他人”(other persons)实际上指黑人和奴隶。)
我梦见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原先的奴隶的儿子们与原先奴隶主的儿子们坐在一张桌子旁共叙手足情。 ——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
积极性: 近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
分权制衡原则,既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为美国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局限性:A.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如何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能够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歌曲自由!我们终获自由!我有一个梦想Martin Luther King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同年,马丁·路德·金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终年39岁。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美国总统公园——美国总统山
1、乔治·华盛顿 —— 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起重要作用,
被称为“美国国父”。
2、托马斯·杰斐逊 —— 《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与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
3、亚伯拉罕·林肯 ——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
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4、西奥多·罗斯福 ——建立资源保护政策;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抑制垄断;
对外奉行门罗主义,实行扩张政策,建设强大军队,干涉美洲事务。
1925年3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建设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期间柯立芝总统强调,除了不可缺少的华盛顿之外,雕刻的其他三位总统必须为两位共和党人、一位民主党人。
从1927年10月4日到1941年10月31日,花了整整14年时间,雕刻出了高度达60英尺(约合18米)的四位美国总统巨像。
主观原因:州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根本原因:南北经济冲突激化
焦点:在于奴隶制的存废
导火线: 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美国内战 —— 南北战争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宪法第14条修正案
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国家的统一。
在合众国境内或属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不准有奴隶制或强制劳役存在,惟用于业经定罪的罪犯作为惩罚者不在此限。
——联邦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
《宅地法》规定:
凡支持、拥护联邦政府的成年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160英亩土地。
欧洲中的英、法、德
法国国旗
法国国徽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在启蒙思想指引下,法国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历经数十年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民主共和国。
法兰西共和的背景:
有一个国家在近代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它应该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这么说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艰难性
曲折性
一、争取民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百日政权
3.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353∶352票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共和政体。被称为“一票共和”
法国的共和之路缘何如此曲折?
主要原因: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
斗争对象复杂,(资’共和派PK封建势力、君主派、无产阶级、外国干涉势力)
外部原因: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二、创建民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宪法修正条文:“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2、政治派别的执政主张、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只有求同存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才能达成共识,所以有人说政治是门
“妥协”的艺术。请结合近代西方的政治论证说明
(1)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如何体现“妥协”艺术的?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是“妥协”的产物,请结合史实说明。
(3)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也是“妥协”的产物。
1875年宪法的通过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其斗争以“一票”的微弱优势确立共和制。
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这也是“妥协”的表现。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光荣革命后确立的,保留了君主制和贵族制,
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旧贵州妥协的结果。
联邦制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
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卢浮宫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1793年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凡尔赛宫
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1624年开始修建,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1682-1789)。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凯旋门
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的设计开始动土兴建,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
埃菲尔铁塔
1880年法国刚刚摆脱普法战争中的耻辱,为了显示国力,1884年,法国议会作出决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国巴黎将再次举办世博会,主题是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条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18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主建筑修建完工。埃菲尔铁塔成了当年世博会最经典的建筑.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
2019年4月15日傍晚18时许,位于巴黎市中心、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
巴黎圣母院
先贤祠
先贤祠,其法文名Panthéon,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所有的神”。这类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
于1791年建成,
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
埋葬“伟人”的墓地。
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安德烈·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欧洲中的英、法、德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德国
恩格斯
马克思
歌德
黑格尔
贝多芬
962年—1806年:德意志第一帝国,因承继罗马帝国,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被拿破仑推翻。
1806——1814:拿破仑莱茵联盟
1815——1870:由分裂走向统一
1871年—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
1919年—1933年:魏玛共和国(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
1934年—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又称纳粹德国
(希特勒专制独裁时期)
1945——1948:英美苏法分区占领
1949年—1990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冷战时期
1990年10月3日:重新统一德国
18世纪的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10个国家,兑换10次货币,办理10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根据上面两段材料,席勒提出了一个什么历史问题?要使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需要做什么?
历史问题:长久以来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最需要:德意志统一
需解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经济推动力:工业革命的开展
1、1864普奥对丹麦
2、1866普奥战争
3、1870普法战争
方式:自上而下的
王朝战争
通过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统一并实行了联邦制。
一种战争的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俾斯麦
铁血宰相
返回
俾斯麦在议会的一次演说:“德意志所瞩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靠铁和血。”
俾斯麦因此被称为
“铁血宰相”。
资本主义的扩展

4、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奉还大政
佩里来航
宪法发布仪式
西方侵略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君主立宪)
明治政府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中国近代维新?
[理解]什么是军国主义?
  所谓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纳粹党旗、
军旗和党徽
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纳粹”(NAZI)为德语缩写词的音译,原意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
希特勒在西部前线视察
希特勒在检阅他的党卫队
962年—1806年:德意志第一帝国,因承继罗马帝国,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被拿破仑推翻。
1806——1814:拿破仑莱茵联盟
1815——1870:由分裂走向统一
1871年—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
1919年—1933年:魏玛共和国(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
1934年—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又称纳粹德国
(希特勒专制独裁时期)
1945——1948:英美苏法分区占领
1949年—1990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冷战时期
1990年10月3日:重新统一德国
国家 内容 意义和局限
俄国
美国
意大利
德意志
日本
三、扩展民主:资本主义的扩展
1.农奴制改革;
2.地方自治、统一司法、普及教育;
3.义务兵役制。
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没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1.南北战争;
2.《宅地法》;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为美国崛起奠定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
铁血政策;武力统一
成立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明治维新: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进步,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1870实现了国家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
2.结合地图,描述19世纪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象并分析导致其扩展的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浪潮
思想:欧洲近代政治理念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扩散。
直接原因:各国各自情况不同
1898戊戌变法
1911辛亥革命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的根本原因。
各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
英国封建君主制的传统悠久,资产阶级革命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妥协而完成夺权,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各派妥协的结果;
美国没有君主制、贵族制的传统,通过独立战争胜利而建立邦联,制定《1787年宪法》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是各邦妥协的结果;
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彻底
地扫除封建势力,共和派在与君主派的反复斗争中获胜,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
国情不同:历史传统不同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斗争方式不同
各国政体及其特点不同的原因:
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
英国封建君主制的传统悠久,资产阶级革命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妥协而完成夺权,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各派妥协的结果;
美国没有君主制、贵族制的传统,通过独立战争胜利而建立邦联,制定《1787年宪法》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是各邦妥协的结果;
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彻底
地扫除封建势力,共和派在与君主派的反复斗争中获胜,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
大势趋变
变而不同
殊途同归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发展民主政治
思想:实践了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思想
英德—君主立宪制
美法—民主共和制
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成因和历史作用
四、反思民主:民主和自由成真了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
材料二 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 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其在全球的扩张仍带有掠夺性。
3.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四、反思民主:民主和自由成真了吗?
单元小结
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扩展
思想
武器
设计蓝图
英法:推翻封建专制
美:反抗殖民统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
意大利、德意志:统一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①君主立宪制: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日本
②共和制:美国、法国
③沙皇专制:俄国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的根本原因
1.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
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A
2.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