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十一 民事权利与义务及社会争议解决(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部分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在不需要用到该权限时也向用户申请访问权限,如果用户拒绝,就不能安装。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存在问题的相关企业进行了约谈,并要求整改相关App,同时,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App进行检查。工信部此举的意义是( )①防止用户隐私被App泄露②有效保护民众的信息安全③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④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法律依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4周岁的小章无证驾驶未注册登记的二轮摩托车并搭载两人,在交叉路口左转弯时与马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撞,造成马某受伤、两车受损。事发后,小章驾驶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在此次交通事故中( )①小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次事故无人承担责任②只要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都应承担全部责任③小章侵犯了马某的身体权、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④小章造成马某的损害应由小章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宋先生在逛商场的过程中,不慎将李女士价值15万元的翡翠手镯打碎。对此,李女士要求宋先生赔偿。宋先生表示没有携带现金,也没有携带信用卡等其他转账工具,愿将自己价值20万的手表交给李女士保管,拿到钱后再赎回。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宋先生侵犯了李女士的财产权②将手表交给李女士保管是一种抵押行为③将手表交给李女士保管是一种质押行为④宋先生享有该手表的质押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2017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向乙公司提供生产某产品的工艺技术,同时明确规定,甲公司是相关技术秘密权利人,双方对本项目技术成果保密,如泄密,应赔偿甲公司2 000万元。2024年3月,双方确认解除合同,可乙公司随即以100万元价格将该技术转让给丙公司。甲公司遂将乙公司告上法庭,法院一审支持了甲公司的赔偿请求。本案中该技术秘密( )A.是权利专有人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排他性的财产权B.权利专有人依据法律规定享有长达15年的保护期限C.乙公司不正当使用,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D.以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可以没有期限5.13岁的王某找到同校同学孙某,想要购买孙某的某品牌电动摩托车一辆。双方协商后,王某转给孙某2 700元,两天后,王某的妈妈刘某又转给孙某6 250元,双方完成了交易。一周后,王某要求退还车辆,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王某及其监护人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并返还支付的8 960元。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有( )①王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行为无效②刘某支付剩余款项说明同意王某的购买行为③王某与孙某均为未成年人,二人的买卖合同无效④王某与孙某的买卖合同得到监护人确认,合同有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某个体服装厂老板张某和经营布匹的商人田某签订合同,约定了购买布匹的数量、材质、品牌、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事项。交货当天,田某以货源不足为由,只交付了布匹总量的2/3,但承诺余下的1/3会在半个月内交付。该起事例中,田某( )①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②违背了诚信原则,应承担侵权责任③若和张某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④单方面解除合同后可延长履行期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4月初,15岁的邹某参加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在“螃蟹运球”项目比赛时右脚扭伤,伤后学校仅通知了其家长。2024年5月,扭伤久不见好的邹某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诊断意见为右踝关节副韧带损伤,邹某住院治疗8天,支付医疗费1.7万余元。后家长和学校就医疗费用等发生纠纷。对此理解准确的有( )①学校没有完全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②在此事件中,邹某和学校都应对自身过错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③邹某的父母不是此案的直接责任人,因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④学校无法证明自己无责,由其承担过错推定责任能体现公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甲通过平台发布了两则视频,作为专业车评人,其在未能准确理解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功能及其原理的情况下,在视频中错误地将电动车刹车灯点亮归因于驾驶员踩了刹车,进而得出了“刹车失灵”的结论。此外,他还编造了该车企工作人员的不实言论,并使用了一系列侮辱性和否定性词汇对该品牌进行恶意诋毁。下列各项对以上各主体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①甲的部分行为基于个人误解,虽有过失但并未达到侵犯名誉权的程度②车企维权应权衡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如甲编造不实言论,其违背了民事义务中的“不侵害他人权利”原则④该车企享有要求甲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王女士带九岁的儿子小明到小区附近的一家餐厅吃饭,小明坐在过道上菜的位置,店员在上菜时,因为下面的餐盘打滑,一锅热汤突然被倒在餐桌上,滚烫的汤水溅到小明的手掌和大腿上,导致小明严重烫伤。以下是网友对此事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小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 ②出事餐厅侵犯了小明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理应承担侵权责任 ③由于事发突然,而且过错方在店员,餐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④餐厅有保障顾客人身安全义务,王女士应该向法院起诉维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伍某在某平台上购买衣物,收货后不满意,提出“仅退款”的请求。店铺客服解释“衣物是正常的尺码,不满意可以申请退货退款”。但伍某未经店铺同意,在平台申请“仅退款”,收到退款后也没有退回货物。双方沟通无果后,店主胡某起诉伍某,要求判令伍某退还货款以及因此次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法院支持了胡某的诉求并指出,在没有和商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仅退款”贪便宜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由本案可得出的启示有( )①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②经营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③消费者应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诚实信用原则④“仅退款”的方式不利于经营者的良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某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不断延伸司法职能,探索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协同推进,给出矛盾纠纷“最优解”。近期,通过“诉前调解+即时执行”的方式,将案件化解在执行程序之前,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为26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3万余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彰显了司法温度和速度。可见,该人民法院( )①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②把诉讼和普法有机相结合,加强人权司法保护③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④多渠道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努力实现结果公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齐老太在某药店内停留时突然心脏骤停,药店营业员孙某对其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并将齐老太及时送医,帮助她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齐老太认为孙某心肺复苏操作不当,致其肋骨骨折,将孙某告上法庭并请求孙某承担医疗费用。法院在确认孙某行为不违反诊疗规范后,驳回了齐老太的请求。以下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①若没有主观故意就不必承担法律责任②法院的判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③本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④若双方自愿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纠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业绩突出的小刘突然被公司开除,理由是小刘在有客户的公司群里辱骂同事,严重损害公司形象,此后公司与其约谈,小刘为表示不满多次旷工且屡教不改,违反公司制度,小刘解释说这是因为同事先给她发了一个“死亡微笑”的表情嘲讽她。小刘对公司开除她的决定不服,先后提起了仲裁、诉讼,结果一审败诉,后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法院调解形成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②由于未提交与公司订立的仲裁协议,因此仲裁会被驳回 ③小刘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④如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在结果生效前小刘可申请再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小张系短视频博主,粉丝数超百万,其创作发布的短视频主要围绕商家要求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每条短视频对外的服务报价均为2万元。小梁多次未经小张许可,通过消除署名水印的方式,在另一个短视频App“搬运”其短视频,他的账号粉丝数因此迅速增长到35万。小张发现后,双方就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进行多次协商无果,遂诉讼至法院。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梁的行为侵害了小张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②因未过保护期限,小梁侵犯了小张的署名权③视频平台与小梁存在利益分享,须承担侵权责任④小梁若主张其行为属合理使用,则需要承担举证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吴先生经过招聘,被北京某公司录用。入职时,他按照公司要求填写了入职登记表,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入职登记表中,吴先生填写的工作经历为“2013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L公司工作”。公司在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时发现,吴先生填写的工作经历为其虚构。随后公司向吴先生送达《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由此可断定( )①该公司行为属于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②由于未经本人同意,该公司对吴先生进行背景调查侵犯了其隐私权③由于吴先生虚构工作经历,其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可能部分无效④若吴先生起诉,该公司应为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小花(化名)在某健身房上了3个月私教课后,发现该健身房未经她同意,把她的训练照片上传到点评软件的商户相册中。小花说:“当时我让他们删除照片,他们不仅没有删除,还把我瘦身前后的对比照作为案例发布。”之后,小花起诉该健身房,要求其在网络平台发布致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万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若健身房有证据证明其拍照征得了小花同意,则不需承担侵权责任②健身对比照未经许可被用于商业推广,侵犯了小花肖像权和隐私权③小花要对其请求赔偿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提供证据④小花要求健身房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基于其名誉权受到了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社区的王某与聂某之间有经济纠纷,聂某委托余某为该起经济纠纷的诉讼代理人。余某与王某系同一社区居民。2023年10月,王某在其所在的社区社交平台转发了聂某起诉自己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民事起诉状,并发布了一些含沙射影的不当言论。上述内容发布后,该社交平台内无任何人就此事进行评论。余某认为,上述言论侵犯了他的名誉权。故余某起诉至当地人民法院,要求判令王某在该社区社交平台内连续三天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要求王某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 000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王某是否侵犯了余某的名誉权,并说明理由。(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某将自己名下的55亩土地承包给吕某,双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当年7月19日至10月25日,承包费用共计19 250元。合同签订时吕某给艾某支付了10 000元承包费,艾某替吕某垫付了犁地费1 650元并给吕某提供了3 150元农资费(犁地费和农贸费未计入合同),吕某对剩余的承包费、农资费和犁地费一直未支付给艾某,艾某经多次催要无果后将吕某诉至法院,要求吕某支付剩余的承包费、农资费和犁地费共计14 050元。吕某表示,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给艾某给付了1 0000元的承包费,因为对新疆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模式不了解,导致承包土地的时候已经过了种植时间,土地并没有实际种植,已经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愿缴纳剩余的承包费。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吕某未支付剩余承包费、农资费和犁地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应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某县以“全民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打造了一套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案例 2020年,刘某就与祁某的相邻权纠纷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开庭审理最终判决由祁某将砌于刘某家西南角的围墙拆除,恢复双方共用状态。祁某不服判决上诉至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拆除后祁某认为临街一侧空缺不安全,又拿木板做了遮拦,刘某多次申请执行拆除。在诉讼和执行过程中,街道多次组织司法、综治办、法庭、执行局人员及村组干部到双方家中协商,但协商无果。2023年8月,双方又分别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反映各自诉求。从人民法院办案程序来讲,本案虽已执行完毕,但考虑到当事人双方心结未解,案结事未了,县人民法院主动牵头,联合街道、社区村组等五级普法网格人员,联动开展释法宣讲、实地走访化解、找当事人亲属做“和事佬”,终于在9月19日街道办再次组织的调解中,双方同意调解方案。有观点认为,“诉讼”与“调解”相结合,才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型超市门口的珠宝柜台每天都搞抽奖活动,凭超市购物小票不但可免费领取礼品一份,还可参加抽奖。特等奖是赠送价值3 980元的天然翡翠挂件一个,一等奖是免费任选一款珠宝首饰,但需收取标价10%的工本费,二等奖是收取20%的工本费,三等奖则是收取30%的工本费。商家还对各奖项的中奖率进行了标示,分别是千分之一、千分之三、千分之十和千分之十五。但当执法人员询问抽奖卡共有几张、中奖率如何得出、抽奖活动起止日期等情况时,柜台负责人李某却是一脸茫然,一个都答不上来。之后执法人员又在该柜台储物柜中发现同样的抽奖卡15盒之多,原来该柜台是以“常态化抽奖”为噱头来吸引顾客,其行为涉嫌违法开展有奖销售。而且,调查发现,就算顾客抽到一等奖,需要支付标价10%的工本费,而柜台上珠宝的标价一般是其进价的10至15倍。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该珠宝柜台的抽奖活动。(14分)单元检测十一 民事权利与义务及社会争议解决1.A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部分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相关企业进行了约谈,并要求整改相关App,这样做可以防止用户隐私被App泄露,有效保护民众的信息安全,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保护民众的信息安全,不涉及市场交易秩序,③不选。题干是政府在履行管理职能,不体现提供法律依据,④不选。]2.D [小章无证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且违反机动车载人的规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小章应承担事故责任,小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小章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①错误,④正确。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②错误。材料中提到“14周岁的小章造成马某受伤”,因而小章侵犯了马某的身体权、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③正确。]3.B [宋先生不慎将李女士价值15万元的翡翠手镯打碎,侵犯了李女士的财产权,①正确。抵押权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质权人则必须占有质物,故宋先生将手表交给李女士保管是一种质押行为,而不是抵押行为,③正确,②不选。宋先生将自己价值20万的手表交给李女士保管,李女士享有该手表的质押权,④不选。]4.D [专利权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A错误。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B错误。本案中的工艺技术没有涉及取得专利权,排除C。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D正确。]5.C [王某的妈妈刘某转给孙某6 250元,说明王某实施的购买电动摩托车民事法律行为受到追认,刘某同意王某的购买行为,因此其购买行为有效,①排除,②正确。刘某支付剩余款项的行为表明其追认了王某的购买电动摩托车民事法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双方的买卖合同有效,③排除,④正确。]6.B [该起事例中,田某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若和张某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①③正确。田某违背了诚信原则,应承担违约责任,②排除。合同成立后,田某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不可延长履行期限,④排除。]7.D [学校如果没有完全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①排除。学校只是通知家长,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处置措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15岁的邹某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对自身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②正确。15岁的邹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邹某父母需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③排除。在此事件中,学校无法证明自己无责,须承担过错推定责任,有利于体现公平,④正确。]8.D [甲侵害了名誉权,该车企享有要求甲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权利,①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本案中产品没有缺陷,没有造成他人损害,因此车企不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不符合题意。本案中甲编造不实言论,其违背了民事义务中的“不侵害他人权利”原则,③符合题意。]9.B [未成年人尽量不要坐在过道上菜的位置,小明的监护人应该注意这一点,①符合题意。出事餐厅没有侵犯小明的生命权,②说法错误。“在上菜时,因为下面的餐盘打滑,一锅热汤突然被倒在餐桌上,滚烫的汤水溅到小明的手掌和大腿上,导致小明严重烫伤”,因此,过错方在店员,餐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③符合题意。王女士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而非“应该向法院起诉维权”,④说法错误。]10.C [材料体现消费者贪便宜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没有体现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①不符合题意。店主胡某与伍某沟通无果后,起诉伍某,法院支持了胡某的诉求,告诉我们经营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②正确。消费者“仅退款”贪便宜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告诉我们消费者应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诚实信用原则,③正确。“仅退款”模式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减少退货麻烦,并倒逼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端,需要调整与完善,④排除。]11.A [为26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3万余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体现该人民法院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调解劳动合同纠纷,未涉及把诉讼和普法有机相结合,加强人权司法保护,②排除。探索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协同推进,给出矛盾纠纷“最优解”,表明该人民法院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努力实现结果公正,④排除。]12.C [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不管是否是主观故意,如果构成了侵权事实,也需要承担过错侵权责任,①错误。此案件的判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②正确。医疗事故适用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案不属于医疗事故,是好心办事救人,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③正确。此案属于财产权益相关纠纷,不是劳动关系,不能申请劳动仲裁,④错误。]13.B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经法院调解形成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①正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时不需要提交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因此小刘申请仲裁时不需要提交仲裁协议,②错误。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③正确。本案中,当事人如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时间内即结果生效前提出上诉,而不是申请再审,④错误。]14.C [小梁多次未经小张许可,在另一个短视频App“搬运”其短视频,侵害了小张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①正确。即使著作权保护期届满,作者的署名权仍受法律保护,②错误。从现有证据来看,涉案短视频的知名度和被诉侵权短视频的热度,未能达到使某短视频公司明显感知的程度,视频平台不需承担侵权责任,③错误。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小梁若主张其行为属合理使用,则需要承担举证责任,④正确。]15.D [签订劳动合同应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吴先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中填写的内容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吴先生已经构成违约,该公司的行为并不是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①错误。该公司对吴先生的背景调查是与其招聘或管理需求有关,所以并未侵犯吴先生的隐私权,②错误。吴先生只是虚构了工作经历这一个部分,因而他与公司签订的合同可能部分无效,③正确。“谁主张,谁举证”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要自己提出证据证明,无论是原被告都有举证的责任,在本案中,该公司解除吴先生的劳动合同,应举证说明其合法性,④正确。]16.C [小花发现该健身房未经她同意,把她的训练照片上传到点评软件的商户相册中,因此,“若健身房有证据证明其拍照征得了小花同意”的假设不成立,①错误。未经民事主体许可的照片被用于商业推广,侵犯了民事主体的肖像权和隐私权,②正确。对于健身房的侵权行为,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小花要对其请求赔偿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提供证据,③正确。小花要求健身房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基于其肖像权、隐私权(而不是其名誉权)受到了侵犯,④错误。]17.①王某没有侵犯余某的名誉权。②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③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名誉权的侵权,应当根据受害人是否确有名誉损害的事实、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来认定。④本案中,王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未明确指向余某,并没有侮辱和诽谤余某,且王某发表上述言论后,社交平台内无任何人就此事进行评论,也没有证据证明余某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王某的上述行为不构成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18.艾某与吕某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是有效合同。虽然犁地费和农贸费未计入合同,但民法典规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并非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吕某作为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未支付剩余承包费、农资费和犁地费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19.以和为贵选调解,通过人民调解、诉讼调解,缓解人民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特点。通过诉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应积极探索创新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相互配合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20.①商家组织有奖销售、抽奖促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对所设奖的种类、期限、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进行明示,不得以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该珠宝柜台的抽奖行为涉嫌违法。②对消费者而言,要客观看待一些名为中奖,实则促销的活动,提高自身辨别商家“套路”的能力,尤其是玉器等特殊商品,非专业人士难以对其价格作出准确判断,建议市民不要轻信此类“中奖折扣”,理性消费,勿贪便宜。同时,消费后一定要保留好相关购物凭据,以便日后维权追偿。(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