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都江堰开始修建 2280 周年 隋朝大运河开始开凿 1420 周年
1.触摸中华文化脉络
(1)2024 年 7 月 2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 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 达到 59 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修订通过,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3)2024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 4 月 24 日在北京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 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
2.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1)哪吒爆火,中式美学震撼世界:《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演绎神话也创造神话的 中国动漫电影,看点是“传承”,看头在“新生”。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 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 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守正并 非守旧。
(2)240 小时免签政策,带火我国入境游市场:2024 年 12 月 17 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 局发布公告,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 72 小时和 144 小时均延长为 240 小 时(10 天),新增 21 个口岸至 60 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 在 24 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有利于加快推动人员跨境流动,促 进对外交流合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坚定树立文化自信
2025 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于 2025 年 2 月 7 日至 2 月 14 日举行,这是继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 32 金、
27 银、26 铜,共计 85 枚奖牌,位列本届亚冬会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创造亚冬会历 史参赛最好成绩。
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青铜器;道家、儒家和法家思想;文学创作(汉赋、唐诗、宋词、 唐宋散文、典籍编纂、明清小说、元曲、昆曲、京剧);艺术创作(魏晋南北朝至唐朝 时期绘画、书法、石窟雕刻、壁画);陶瓷制作(唐三彩、秘色瓷、景德镇);大型工 程和建筑(宋元时期大相国寺、明清时期修筑长城、营建北京城、古戏台);传统节日。
(

1


4

)
(
1
)
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文艺创作(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革命文艺(《义勇军
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 遗产、古籍文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文学、戏剧、电 影、音乐)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出土于不同时期的文物从器物造型和 图案设计上共同印证了我国原始居民 ( )
A.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B.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C.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D.贫富分化逐渐加剧
2.下列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 甲:发生于秦汉时期,其主要思想是独尊儒术 乙:发生于战国时期,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丙:战国时期 100 位思想家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3.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划蝶成双,一撇鹃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 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 ) A.戏曲艺术 B.诗歌艺术 C.绘画艺术 D.书法艺术
4.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既体现出丰富传统文化如传说、道教思想,又通过 3D 特效 技术展现视觉震撼,呈现“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创作方式。下列历史现象的本质与之 最相似的是 ( ) A.唐代敦煌壁画中融合西域绘画技法的“飞天”形象 B.宋代活字印刷术推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等佛教经典的传播 C.明代《本草纲目》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药物形态 D.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展”线上数字展厅
5.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 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 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6.下图分别为 1955—1966 年拍摄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金色的海螺》的剧照,两部影 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
(
2
)
A.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政策宣传 B.探索文艺民族化道路的趋势 C.摆脱了外来艺术形式的影响 D.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7.某校学生开展“诗画北京”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学习。
【活动 1:诗词北京·物换星移】
第一小组开展关于北京的诗词赏析活动
辨诗明史 ①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帝京南面俯中原,王气千秋涌蓟门。渤澥东波连肃慎,太行西脊引昆仑
赏诗说史 斜凝双星秋欲晓,西风万马血飞烟;多情最是芦沟月,犹照英雄肝胆鲜! ——老舍《七七纪念》(节选)
(1)依据“辨诗明史”栏目中古诗词,辨别描写北京的诗句是 (填写序号),并说明
判断依据。阅读“赏诗说史”栏目中的诗词,写出与诗词相关的史事,并概括这一史事 的历史影响。
【活动 2:历史北京·古都新貌】
第二小组整理关于北京的论文史料
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距今已有 700 余年历 史。中轴线建设之初是国家政治活动空间,体现了“以中为尊” 的都城秩序。中轴线既是历史的轴线,也是发展的轴线,始终伴 随着城市发展。2017 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最新的北京市总 体规划,中轴线向南北延伸,整个全长 88.8 公里。如今这条延 长线在文化功能基础上拓展了国际交流、生态保护等功能,古代 文明与现代文明在此交融。
——整理自《从历史走向未来:北京中轴线的梦想与追寻》等
(2)结合所学,指出故宫在北京中轴线示意图中的所在区域。(写序号)依据活动二文
字史料,说出北京中轴线的变化及其原因。
(
3
)
(
4
)
1.A 2.A 3.D 4.D 5.B 6.B
7.(1)③
参考答案
依据:诗中出现帝京、中原、蓟门、太行即可断定是北京的地理形势。 史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区域:① 变化:路线逐渐延长,从政治功能为主变成了多种功能并存。 原因:政府规划;城市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