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由来与何历史事件有关?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伦敦海格特马克思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篇章一追寻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篇章二感悟真理《共产党宣言》篇章三丰富真理《资本论》巴黎公社世界意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为
发展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发展为
科学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
德意志古典哲学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劳动决定价值
圣西门 、傅立叶、欧文
19世纪人类思想
三大优秀成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共产党宣言》封面
(1848年德文原版)
1920年
诞生标志: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法】弗·拉扎尔夫人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
一、感悟真理: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内容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实事求是)
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暴力革命)
④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梦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请根据《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概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一、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资本论》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P67 历史纵横
背景:
①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
②革命失败后,他们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一、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唯物史观的创立:P69问题探究材料
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三条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指的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进步。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与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等。
意义: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上层建筑(思想、宗教、艺术、哲学)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
一、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理论意义:
①科学的——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民的——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实践的——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发展的开放的——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实践意义:
①对欧洲:成为西欧工人运动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②对亚洲和美洲: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对世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1870 )《双城记》
二、追寻真理之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思考1: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下的什么问题?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使用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十九世纪中叶,工作日仍然长达16—18小时。据统计,1839年英国工厂有43万多工厂,其中,妇女24万多,18岁以下童工占19万,工厂环境条件差。
——《历史的细节》
殴打妇女、童工
工人生存条件恶化
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资产阶级生活腐朽
①贫富分化严重,生活条件没有改善,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②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材料四: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思考2:面对残酷的压迫,工人阶级采取了什么样的反抗,结果如何?
19世纪初英国卢德运动:捣毁机器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提高工资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争取普选权等政治权利
提高工资
以改善劳动条件、维护权益
争取政治权利,
通过政治变革改变经济地位
自发运动
自觉运动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觉醒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其失败表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做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思考3:傅立叶、圣西门等人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如何评价?
天才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人劳动没有失业,应该由学者和实业家来管理社会。
圣西门
傅立叶
阶级调和与合作,按照兴趣从事工作,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
欧文
创立这种制度可以用说服的方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圣西门 贵族 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上书拿破仑
傅立叶 资产阶级 “法郎吉”,人人可按兴趣从事,无城乡差别 期待富人投资
欧文 资产阶级 “新和谐公社”,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 自己出资实验
进步性: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局限性: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理想必须在现实中有其根源基础,否则只是空想。” ——张岱年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内容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改造目标
依靠力量
斗争方式
理论内容
建立理想社会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
和平过渡,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
我真的不是故意绕晕你的
从压迫到反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1835年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两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
从此开始合作。两个人伟大友谊,成就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联盟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恩格斯深入到工人之中
那里(工人宿舍区)肮脏、发臭和拥挤的情形:一间18英尺长15英尺宽(25m2)的屋子,里面有七张像船上那样的双层床,住了42个成年男人和14个男孩,一共56个人。
屋子没有任何通气孔;虽然最近三夜都没有一个人在这间屋子里睡过,但是里面仍然又臭又闷,竟使人一分钟也待不住。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我和马克思的一生,就像一场交响曲,他当的是主小提琴手,拉出来了共产运动的光辉,而我只是陪他拉琴的一位朋友而已,见证了共产的诞生。
—恩格斯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从压迫到反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
(4)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三、丰富真理:从理论到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1864--1876年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思考:为什么要成立国际工人协会?有什么作用?
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1889–1916年
第二国际(恩格斯)
3、1919~1943年
共产国际(列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性质: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除旧布新
人民主权
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角度 革命措施
政权建设方面 机构 建设 (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军队 警察 (2)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民主 制度 (3)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4)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社会经济 方  面 (5)(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6)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第一个工人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国家)
(注意: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是俄国苏维埃政权)
三、丰富真理:从理论到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考探究】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革命胜利至少要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小生产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程度。”
“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中途停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
“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
1.根本: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社会发展不足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
2.客观: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
3.主观:法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①没有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②没没收法兰西银行,割断敌人经济命脉;③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孤军奋战。
(二)巴黎公社:
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
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
教训:
①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③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墙上铜牌上的字是“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的牺牲者”
理解巴黎公社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关系:巴黎公社革命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生的,但它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1)非马’ 的指导: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没有经过思想舆论宣传和指导纲领的制定,更缺乏组织或政党的基础准备。
其发生带有偶然性,它是由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而发生的。(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巴黎被敌军包围,巴黎人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激化了阶级矛盾。)
(2)体现和丰富了马’ 的原理内容:
巴黎公社用武力方式对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方式。
巴社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从巴社的机构组织和内容措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原则。
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曾参加街垒保卫战的幸存者——公社委员鲍狄埃,在巴黎市郊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国际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完善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的首次尝试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
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848《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917俄国十月革命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四、万丈光芒: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只是它理论发展的起点
1848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03
列宁主义诞生
2022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1949
新中国成立
1978
改革开放
中共
二十大
中共成立
1921
社会主义:理想→现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万丈光芒: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
发展观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不仅属于无产阶级,更属于全人类,因而是“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本课小结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