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题型突破 题型四 辨析评析类(含答案)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观题题型突破 题型四 辨析评析类(含答案)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练习

资源简介

题型四 辨析评析类
(满分:50分)
1.(2024·湖南卷,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应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更好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上述情境分别予以评析。(10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家精神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之一,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词是承担风险。经济学家熊彼特进一步指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滋养孕育,中国古代出现了一批商圣、商才,如范蠡、子贡、白圭等。近代以来,进一步涌现出以实业救国、经世济民为使命担当的民族企业家,如张謇、卢作孚、刘鸿生等。
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经过迭代发展,走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更加必要。
材料二 为解决好物流不畅的问题,D公司相关人员多次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综合,撬动起与物流相关的各类社会、商业要素,打造了一个集天网(打通电商体系、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数据分享平台)、地网(国内外各个中心区域布局的仓储物流中心)、人网(快递员、服务站、自提点)“三网合一”物流新平台。
(1)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时代和民族的产物,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D公司主要运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启示。(6分)
3.(2024·山东卷,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引进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加强我国重点领域标准的外文编译,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标准。
材料一 目前,以标准、合格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全球80%的贸易活动,但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2%左右。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放缓,导致一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需求强烈;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内贸企业“走出去”意愿不断增强。要实现内外贸“两条腿”走路,企业就需要面对产品适用国内国际标准的差异。
材料二 高质量专利技术标准化是国际大型企业占领国际市场最有效的措施。我国是全球新一代汽车专利布局数量最多的国家,但被用于标准的高价值专利相对较少,不到全球十分之一。
有观点认为,我国企业应采用国际标准以提升自身竞争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80 mg/100 ml时,其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都会大幅下降,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增加。2011年,我国推行醉驾入刑,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80 mg/100 ml为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该规定推行以来,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法治观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但这一规定也导致醉驾案件数量增加,挤占刑事司法资源。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相关部门经深入调查研究后明确,自2023年12月28日以后,按照“血液酒精含量+情节”的双模式,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经呼气酒精含量检测,显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 mg/100 ml以上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予立案。
有人认为,法律条文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修改完善,过去推行的“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80 mg/100 ml”的醉驾标准已经过时。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12分)
题型四 辨析评析类
1.图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义务。父母只生不养违法,父母只生养不教育也违法,妈妈教育孩子是积极履行自己法定义务的表现,爸爸以工作忙为由不教育孩子说明其没有履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图2:5岁的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因此,5岁孩子的充值行为属于无效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平台退款。
图3: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图3所涉快递公司雇用15岁的未成年人,且安排其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违反了劳动法规定,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企业家精神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特质。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企业家精神追求创新,也追逐利润;在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企业家精神则注重家国情怀。近代中国灾难深重,企业家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既要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又要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
(2)主要运用了聚合思维。在思维聚合过程中,要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3.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升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标准赋能企业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企业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走向国际,促进产品转型升级,拓展产品发展空间。
4.①该观点是片面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行醉驾入刑期间,我国以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驾标准,醉驾者构成危险驾驶罪,这导致醉驾案件过多,挤占刑事司法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改变过去醉驾一律入刑的模式,推行“血液酒精含量+情节”双模式,适应了时代要求。因此,该观点有合理的一面。③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醉驾标准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设定的,是客观的。在“血液酒精含量+情节”双模式下,对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以上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予立案,这并未否认过去推行的醉驾标准。原标准在新规推行后,仍旧是判断醉驾的重要标准。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