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 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 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 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 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 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 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 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 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牡丹亭》第十出《游园》 。《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 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 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红 楼 梦课堂导入1.了解汤显祖及《牡丹亭》;结合课下注 释,疏通疑难 字词,读懂台 词。2.反复诵读,品味戏曲语言,体悟人物情感变化。3.赏 析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4.品味杜丽娘对自 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对戏曲 的喜爱之情。学习目标游 园作者介绍汤显祖 (1550—1616) 明代著名思想家、戏曲作 家。 字义仍,号海若,又 号若士,晚号茧翁,自署清 远道人。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 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 “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 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 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他曾 说: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代表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汤 显 祖游 园 【 皂 罗 袍 】写作背景明朝为了巩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 “理” 关系上,把二者截然对立,把“理”说成“纯善” 的而把“情”看成是“恶”,是人欲,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提出了“存天 理,灭人欲”的观点。到了明朝中期,出现了一 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思潮,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社会上出现了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了。游 】 阜 罗 袍 [情节概况《牡丹亭》主要情节原 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出。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 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 陶醉。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少年柳梦 梅。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 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 丽娘还魂。有情人终成伴侣。情不知所起, 一 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游 园 【 皂 罗 袍 】选情介绍从结构上看, 《惊梦》这出戏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 就内容而言,主要写女主人公杜丽娘反抗和追求的叛 逆之路的开始,文采飞扬,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她 生命上由生到死的转折,也是她精神生命挣脱樊笼的关键。 由六支曲子构成,而【皂罗袍】 是《游园》部分的第四首曲 子,是本出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情绪变化。在 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 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游 园 】 皂 罗 袍 ]chà yuán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l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juǎn朝飞/暮卷,云霞/翠轩;tè sháo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正字音游 园 【 皂 罗 袍 】整体感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文本大意: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 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 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 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 的短墙。 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 旧冷落。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 句意。赏心:心情欢畅。欢畅 的心情,快乐的事情。奈 何 天:无可如何的意思。谁 家:哪 一家。意为自己家的 庭院花园里没有赏心乐事。朝飞暮卷:唐代王勃的诗《滕 王阁》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 阁巍峨,景色开阔。翠 轩:华美的亭台楼阁。画 船:装饰华美的游船。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 忒:过于。韶 光:大好春光。能 四 】 皂 罗 袍 【迷人春色自己青春的生命破败的景象阴冷的生活环境惊讶、欢悦“似这般”“都付与”—→ 惋惜、无奈几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感彩,带有无限的感叹和惋惜。姹紫嫣红断井颓垣“原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文本鉴赏对 比游 园 【 皂 罗 袍 】“奈何天”“谁家院” 是 对命运的感伤, 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感叹、哀伤)“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 心 乐 事 谁 家 院!文本鉴赏游 园 【 皂 罗 袍 】这是杜丽娘想象中 更 开 : 雕 梁 画 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 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 画船。从狭小的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 女主人公内心所向 中 小 阔天地。这画面中,融进了 融进了惆怅。青春意识觉醒后对自己不得不辜负美好春光的悔恨和无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文本鉴赏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游 园 【 皂 罗 袍 】情 绪 变 化 :①由喜而叹到怨。看到姹紫嫣红开遍,油然而生喜悦之情。万紫 千红与断井颓垣相伴,无人欣赏,眼前美景引发少女对人生的无限感叹。向 往自然的广阔天地,却只能阻隔深闺,不得不辜负美好春光,表达了深深的哀怨。 ②借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 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 ( 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手 法 :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曲中的景物描写都通过人物的眼睛与人物当 时的思绪,来写出人物对景物的感受。景中情、情中景浑然一体,巧妙迭出, 无景不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对比反衬(乐景衬哀情) 。用“姹紫嫣红”概括出喧闹春景,接着又着意描摹“断井颓垣”的荒凉颓 败,在强烈的极不协调的对比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情。 ③化用前人名 句。如化用了谢灵运、王勃等人的诗句,其可贵之处在于妙语点化,华美秀 丽,声情并茂。2.这支曲子富有诗情画意,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该曲子体现 了杜丽娘怎样的情绪变化 作者是如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 问题探究游 园 【 皂 罗 袍 】文 本 主 旨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 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 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 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 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游 园 】 皂 罗 袍 [课堂小结游园【皂罗袍】“皂罗袍”这段曲词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美在何处 ①音乐美:一韵到底,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的享受。②画面美: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有诗情画意。③情感美:偷偷 踏春,看到如此春光只能付与断井残垣的惋惜和感叹,还有久在深 闺的寂寞以及青春萌动,情窦初开的美好感情。④语言美 近似对 偶,整齐华美,语言典雅绮丽。游园汤显祖(明)【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 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 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 忒看的这韶光贱!春望杜甫 (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游 园 【 皂 罗 袍 】(高考题型)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拓展:对比阅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正 确的 一 项是( ) ( 3 分 )A.两首诗均以“春景”开篇,但作用不同。 《游园》中“姹紫嫣红”反衬爱情美好;《春望》 中“草木深”则暗示国家战乱荒凉。B.“良辰美景奈何天”与“感时花溅泪”共同的情感是借春景抒发无奈与哀伤之情。C.杜甫诗歌中的“花溅泪”是移情于物,汤显祖《游园》中的杜丽娘“奈何天”是叹春光虚 掷,均属于以乐景写哀情。D.两诗语言风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游园》为昆曲唱词,辞藻绮丽;《春望》属现实主 义,语言简练,沉郁质朴。游园汤显祖(明)【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 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游 园 【 皂 罗 袍 】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解析: 《游园》中“姹紫嫣红”反衬爱情美好,错误。 《游园》中“姹紫嫣红”反衬个人青春虚度。(高考题型)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拓展:对比阅读游园汤显祖(明)【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 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 ( 写景抒情手法题型)汤显祖《游园》与杜甫《春望》两篇作品均以“春景”反衬哀情,但艺术手法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高考题型)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拓展:对比阅读游 园 【 皂 罗 袍】2. ( 写景抒情手法题型)汤显祖《游园》与杜甫《春望》两篇作品均以“春景”反衬哀情,但艺术手法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 《游园》通过华丽辞藻(姹紫嫣红)与破败意象(断井颓垣)的强烈对比(1分),突出个人青春被禁锢的悲哀(2分);《春望》以白描手法(1分)直接呈现荒凉景象,抒发家国之痛(2分)。游园汤显祖(明)【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 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高考题型)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拓展:对比阅读游 园 【 皂 罗 袍 】理解性默写1. 《游园》(【皂罗袍】)中写杜丽娘感慨美丽的春色不能享受,自己的青春都消磨在衰败的庭院中的句子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2. 《游园》(【皂罗袍】)中写杜丽娘面对这良辰美景引发苦闷、惆 怅,烦愁难遣的句子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3. 《游园》(【皂罗袍】)中写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家深宅大 院中转向外面世界后,看到处处美景处处春的句子是: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4. 《游园》(【皂罗袍】)曲词中写杜丽娘由想象回归到现实 发出 惋惜悲叹,控诉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的句子是: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部园】皂罗袍[结 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