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统编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笨拙(zhuō) 提供(gòng) 参差(cī) 瘦削(xuē)
B. 风靡(mǐ) 抡起(lūn) 矗立(chù) 蟠桃(pān)
C. 菜畦(qí) 苍穹(qióng) 孕育(yùn) 摇曳(yè)
D. 冠冕(guàn) 驰骋(chěng) 尴尬(gà) 搀扶(chā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斩钉截铁 全神惯注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B. 排山倒海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C. 大步流星 自做自受 汹涌澎湃 忐忑不安
D.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暴露无遗 轻歌慢舞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______这一历史进程。
(2)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合理______力量,就能以弱胜强。
(3)疫情期间,全国人民______一心,共同抗疫。
A. 揭示 分配 协 B. 揭露 分配 携
C. 揭示 调配 协 D. 揭露 调配 携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演讲时,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B. 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真是美不胜收。
C. 他遇到困难总是退缩,这种畏首畏尾的态度让大家很失望。
D. 小明上课总是专心致志地听讲,老师提问时总能对答如流。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D.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怎么来了?”他惊讶地问,“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B.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
C. 他的作文写得真好,题目是“难忘的一天”。
D. “快走吧,”妈妈说:“不然要迟到了。”
7.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D.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8. 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2)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改为拟人句 )
(3)这件事你必须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修改病句)
9. 积累填空。
(1) ,视死忽如归。(曹植)
(2) ,死而后已。(诸葛亮)
(3) ,当以死守, 。(李纲)
(4) ,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5)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6)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7)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和运用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穷人》选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1. 选段中“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
2. 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3. 从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脾气好且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起因非常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买钢笔的钱买了零食。为此,我躲闪着父亲的目光,嗫嚅着说丢了。撒谎并不是我的特长,我当时惊恐万状的神情实在无法掩饰。父亲识破了我的谎言,带着我来到院落中。
月色皎洁,清辉如水,父亲站在台阶上,表情严肃。他问:“钱呢?”“丢了。”我抬不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丢在了哪里?”“游泳池边。”我知道我在撒谎。“啪!”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疼。父亲的手有些颤抖,他紧接着问:“钱到底哪里去了?”“买……买零食了。”我哽咽着,泪如雨下。“你撒谎!”父亲又给了我一记耳光,这耳光打得更响,更疼。我的脸颊顿时热辣辣地疼,眼泪哗哗地流下来。父亲从裤兜里掏出钱包,拿出两元钱,放在我手里,说:“记住,孩子,你是个诚实的人,这两元钱是我奖励给你的,因为你说了实话。”
我捂着疼痛的脸颊,点点头。在月光下,父亲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是想让我记住: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撒过谎,那一记耳光,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1.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
3. 父亲为什么打“我”耳光?又为什么给“我”两元钱?
4. “那一记耳光,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警钟”,这句话的意思是 。
第三部分 习作训练
三、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那一刻,我笑了”“那一刻,我哭了”“那一刻,我懂了”等;(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答案:C 解析:A项“提供(gòng)”应为“提供(gōng)”;B项“蟠桃(pān)”应为“蟠桃(pán)”;D项“冠冕(guàn)”应为“冠冕(guān)”。
2. 答案:B 解析:A项“全神惯注”应为“全神贯注”;C项“自做自受”应为“自作自受”;D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
3. 答案:C 解析:“揭示”指揭开事物的本质;“揭露”多指向外界暴露坏事。“调配”侧重调动分配;“分配”指按一定标准分。“协心”指齐心协力,符合语境。
4. 答案:D
解析:“对答如流”形容回答问题敏捷流畅,用在此处恰当,无错误。
5. 答案:C
解析: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改为“发现并改正”;D项搭配不当,“眼睛”改为“目光”。
6. 答案:A
解析:B项省略号与“等”重复;C项书名号用于书名、文章名等,此处应为引号;D项“说”在中间,冒号改为逗号。
7. 答案:C
解析:C项“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表示推测,不是比喻。
8.
(1)示例: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干涸。
(2)示例: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答案:这件事你非知道不可。
(4)答案: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改为“提高”)
9.
(1)捐躯赴国难
(2)鞠躬尽瘁
(3)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
(4)红军不怕远征难
(5)浪淘风簸自天涯
(6)千里莺啼绿映红
(7)一水护田将绿绕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答案:心神极为不安。桑娜擅自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担心丈夫不同意。
2. 答案:因为桑娜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失去母亲后受苦,所以觉得必须把他们抱回家。
3. 答案:他们是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二)课外阅读
1. 答案示例:一记耳光
2. 答案:环境描写。渲染了宁静的氛围,衬托出父亲严肃的形象,为下文父亲教育“我”做铺垫。
3. 答案:父亲打“我”耳光是因为“我”撒谎;给“我”两元钱是因为“我”承认了错误,说了实话,父亲想鼓励“我”做一个诚实的人。
4. 答案:那一记耳光让“我”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时刻提醒“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作文(略)
评分标准:
一类文(3640分):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类文(3035分):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文(2429分):内容简单,感情一般,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文(24分以下):内容空洞,感情缺乏,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