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版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内容解析本课时为单元实践项目课,主题为“编写难忘一天的连锁故事”。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at happened there ”“How did you feel ”“What did you learn ”等核心问题展开创作。通过轮流添加句子的形式完成故事构建,最终进行全班展示与互评。教材通过“Reflecting”环节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故事连贯性、团队协作等维度进行自我评估,强化学习反思。(二)设计意图- 合作能力培养:小组协作模式促使学生学会倾听、整合观点,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语言技能提升:通过故事编写与讲述,强化一般过去时、场景描述词汇(如“thunder”“lightning”“trouble”)的实际运用,提升书面表达与口语输出的准确性。- 创新思维激发:以“难忘的一天”为主题,鼓励学生挖掘独特经历,通过情节转折(如天气突变、意外事件)培养创造性叙事能力。- 反思意识强化:借助评估表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表现,明确语言学习与团队合作中的优点与改进方向。二、教学内容1. 小组合作编写“难忘的一天”连锁故事,运用引导问题构思情节,融入本单元词汇与句型。2. 掌握连锁故事创作技巧:开篇设定场景→轮流推进情节→保持故事连贯性→突出高潮与感悟。3. 完成故事朗读展示、全班投票评选及自我反思评估。三、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能熟练运用本单元词汇(如“memorable”“flash”“change”)和一般过去时句型,连贯讲述一个包含场景、事件、感受的故事,故事内容不少于8句话。(二)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能清晰表达个人经历并提炼为故事素材;在全班展示中认真倾听他人故事,能提出1-2个与情节相关的问题。(三)思维品质通过“天气突变”“意外相遇”等情节设计,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取舍,平衡个人创意与集体叙事风格。(四)文化意识通过分享不同背景的“难忘经历”,理解跨文化中“难忘时刻”的共通性(如家庭团聚、自然探索),增强对多元生活体验的尊重与理解。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运用“First,...Then,...Suddenly,...Finally,...”等叙事结构词串联故事。2. 准确使用过去式动词描述事件(如“heard”“saw”“started”)和情感表达(如“felt excited”“became nervous”)。(二)难点1. 小组故事的连贯性:后一位成员需合理承接前文,避免情节断裂(如前句描述“爬山”,后句需围绕“山中见闻”展开)。2. 故事的感染力:通过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sunlight filtered through the leaves”、心理描写“heart raced with curiosity”)增强故事画面感。五、教学步骤(一)Warm up(5分钟)- 活动设计:播放短视频《A Memorable Day in Nature》,展示暴雨中登山者互助的场景。提问:“What makes this day memorable ”引导学生用“Because...”句式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冲击激活“难忘经历”相关词汇,如“storm”“help each other”“brave”,快速切入主题。(二)Review(8分钟)- 活动1:图片问答:展示“博物馆参观”“公园野餐”“图书馆阅读”三幅图片,学生分组抽取图片并回答:“What did you do there ”“How was your feeling ”要求使用过去式句型。- 活动2:词汇接龙:以“memorable”为开头,小组轮流说出本单元相关词汇,如“thunder→lightning→flash→across→trouble”,限时1分钟,说出词汇最多的小组获“最佳记忆小组”称号。- 设计意图:通过场景化问答复习目标语言,词汇接龙游戏强化词汇记忆,营造竞争氛围。(三)Project(22分钟)1. 3a 素材积累(7分钟)- 小组讨论:围绕“Where did your memorable day happen ”,成员轮流分享经历,并用关键词记录在便签纸上(如“beach→sunburn→saved a bird”)。- 引导问题:“What was the most unexpected thing that happened ”“How did this experience change you ”- 设计意图:通过结构化提问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要素,为创作提供素材支撑。2. 3b 故事编写(10分钟)- 规则说明:每组指定一名记录员,第一位成员用一句话开篇(如“Last autumn, our family visited a remote village.”),其余成员每人轮流添加1-2句话,要求包含动作(action)、感受(feeling)、启示(lesson)要素。记录员同步整理在故事卡上,可参考教材示例的“开场→情节发展→高潮→解决”结构。- 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情节是否连贯,提醒使用“however”“suddenly”等转折词增强故事张力。- 设计意图:通过“轮流创作”模式培养责任感与协作意识,结构化框架降低写作难度。3. 3c 展示与评选(5分钟)- 小组朗读:每组派一名代表朗读故事,其他小组用“星级评价表”从“语言准确性(★★★★★)”“情节创意(★★★★★)”“团队协作表现(★★★★★)”三方面打分。- 投票环节:全班举手表决“最具创意故事”“最佳语言表达故事”,获奖小组获“故事之星”贴纸奖励。- 设计意图:多样化评价维度促进学生全面观察,即时奖励强化积极行为。(四)Language points(3分钟)- 重点梳理:板书“叙事三要素”——Time(last summer/autumn)、Place(mountain/beach)、Event(weather change/helping others),强调过去式动词的正确形式(如“see→saw”“begin→began”)。- 易错提醒:区分“arrived at(小地点)”与“arrived in(大地点)”,通过例句“arrived at the village”“arrived in the city”强化记忆。- 设计意图:针对性复习突破语言难点,为后续练习奠定基础。(五)Exercise(5分钟)- 语法填空:提供短文片段,学生填写合适的过去式动词。> Last weekend, I ______ (go) to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We ______ (see) a dog lying on the grass. It ______ (look) hurt, so we ______ (take) it to the animal hospital.- 开放式问答:“If you could rewrite your group’s story, what new element would you add ”鼓励学生运用虚拟语气表达(如“I would add a mysterious character”)。-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巩固+拓展运用”分层练习,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一)课堂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如是否主动分享、是否记录他人观点)、故事编写时的语言准确性(如动词时态错误次数)、展示时的表达流畅度(如卡顿次数),及时给予口头反馈(如“Great job using ‘suddenly’ to start a new scene!”)。2. 同伴互评:使用“小组合作评价表”,从“Listens actively(积极倾听)”“Shares ideas clearly(清晰分享观点)”“Respects others’ opinions(尊重他人意见)”三方面互评,课后交予教师汇总。(二)课后评价- 自我评估表:学生从以下维度用“★★★★★”打分:1. 我能准确使用本单元词汇描述故事场景。2. 我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连贯的故事。3. 我能在展示中清晰表达故事内容。- 教师反馈:根据学生自评与课堂表现,针对性布置个性化作业(如动词时态薄弱者强化“过去式专项练习”,创意不足者阅读短篇故事积累素材)。七、板书设计Unit 7 A Day to RememberProject: Chain Story Writing核心要素:Time & Place Last summer, in the mountainsAction Climbed, saw, helpedFeeling Excited, nervous, proudLesson Teamwork is important!叙事结构:Opening(开场)→Development(发展)→Climax(高潮)→Resolution(解决)关键词:memorable thunder flash trouble change learn八、家庭作业(一)必做1. 修订课堂故事,修正语法错误,添加至少2处细节描写(如环境或心理描写)。2. 背诵本单元重点动词过去式(如“meet→met”“run→ran”“think→thought”)。(二)选做1. 将故事改编为对话形式,与家人分角色朗读。2. 绘制“故事时间轴”,用简笔画标注关键情节,开学后在班级展示。九、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 小组合作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90%以上学生能主动分享经历并参与故事创作。2. 通过“视觉导入+场景复习+结构化写作”层层递进,降低了故事创作的难度,85%的小组完成了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的故事。(二)改进方向1. 课堂展示时间不足,仅3个小组进行了完整朗读。后续可采用“录音分享”或“故事海报展示”等形式,确保更多学生获得展示机会。2. 部分小组情节过于平淡,缺乏高潮设计。下次课可增加“情节转折训练”环节,通过“意外物品”“突发天气”等随机卡片激发创意。(三)未来规划结合本单元主题,计划开展“班级故事集”制作活动,将优秀故事汇编成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集体荣誉感,同时进一步巩固写作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