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4级高一下期5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③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征程上,要一以贯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④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202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辽宁各地考察调研。1月23日他来到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了解当地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情况后指出,老旧小区改造要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推动各项民生工程进社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老旧小区改造基层治理工作的引领者③履行社会建设职能,致力于优化便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④始终坚持民主执政,创新协商民主途径推动民生工程进社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为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某州同学准备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做时政述评,以下是他提供的相关资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据此判断,以下述评符合作为该同学时政述评标题的是( )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伟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C. 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D.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4. 2024年1月20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三点希望,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画好同心圆,二是紧扣中心工作,积极献智出力,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因此需要各民主党派( )①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②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④提高协商素养,积极履行最高职能制定国家重大方针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2025年3月19日,“王伯祥事迹陈列展”在潍坊市党史教育馆正式开展。从盐碱地里的“拓荒者”到产业转型的“破冰人”,从民生冷暖的“贴心人”到清正廉洁的“示范者”,王伯祥用毕生实践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潍坊大地树立起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的事迹启示党员干部( )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②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作为清远市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的太平镇围绕地方实际情况,召集律师、人大代表、镇司法所负责人、基层群众、相关企业负责人等不同主体,参与立法意见建议征询座谈会。通过科学论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综合梳理后,累计向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报送立法意见建议77条,其中多条建议被采纳。这一立法过程( )①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性,确保立法的整体质量③突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特征,体现民主的真实性④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提高公民的立法技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某社区人行天桥楼梯较为高陡,老年人过桥十分费力,成为亟需解决民生问题。事例中出行问题的解决( )①印证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统一②体现了该区坚持科技赋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③得益于区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社区履行职责④得益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行使好审议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利用AI换脸拟声技术,冒充名人或亲戚实施诈骗;在直播间里尬演卖惨,实则推销劣质保健品;通过算法推送浮夸微短剧,诱导开通自动扣费……当前,各类新式“坑老”骗局层出不穷。为此,我国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依靠制度治理的刚性严厉打击“坑老”骗局,努力让“数字鸿沟”变为“护老屏障”。材料表明(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我国,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④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202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草案)》进行逐条审查时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草案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建议在该款中的“约束有力”后增加“权威可靠”。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的要求,建议在草案第三条第一款中增加“将新经济新领域纳入统计调查范围”的规定。 为解决社会公众对理解统计专业性强存在困难问题,建议国务院健全统计数据发布解读制度机制,提升统计数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对此表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①行使了国家立法权,全面贯彻党的主张②发挥法律监督力量,促进政府科学决策③开展合宪性审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④回应社会关切,推动立法决策改革共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202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职工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弹性延迟退休。2025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③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近年来,某市坚持以推进宗教中国化为方向,加快建设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全市宗教团结和谐氛围持续优化,重点难点问题有力破解,思想文化成果更加显现,为服务全省、全市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推进宗教中国化,要求( )①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修改教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相融合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认同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励、引导公民接受宗教观念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禁止外部势力以宗教为名干涉内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奴隶社会,不会制定出保护科技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法;在大工业时代之前的社会,不会制定出保护自然环境的环境法。这说明( )A. 制定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唯一形式B. 法律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C.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D. 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3. 从2025年3月1日起,司法部依托“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在线复议工作,助力社会公众实现足不出户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司法部的这一举措( )①表明政府系统勇于自我纠错,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②从根本上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③加强个案纠错,规范行政权,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④有利于推动司法机关依法公开办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某省高院、省残联联合出台的《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一条举措》提出,对涉残疾人案件依法及时立案,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涉残疾人案件专门标识,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采取便利残疾人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该举措( )①保障了残疾人法律上的特殊地位和权利 ②完善了司法制度,降低了残疾人诉讼成本③促进了司法公正,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④完善了法律公共服务,便利了残疾人维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 M省多地实行“普法+”模式推进法治教育。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将法律知识融入园林景观;举办法治动漫创作大赛,鼓励青少年用生动的动漫作品诠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文艺下乡活动,通过越剧等地方特色曲艺表演传播法律精神……此举有利于( )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建设法治社会②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提升社会治理水平③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增强法治教育吸引力④化解社会矛盾,支持公民的一切维权行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一张当来只为法,让他三尺又何妨?”在桐城,六尺巷“和让”的深厚内涵,为基层治理、矛盾调解贡献着智慧与灵感。桐城市人民法院将“六尺巷”经验应用于司法调解之中,运用“听、劝、观、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其中最深入人心的是“让”与“和”两个字。“六尺巷调解法”中的“让与和”启示我们要(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利益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将纠纷处理在基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主观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中医药大省,湖南拥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和独特资源。近年来,湖南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迸发勃勃生机。湖南省省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其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谋划,研究部署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优势。湖南省政协聚焦履职总要求,将湖湘中医药文化纳入增强文化软实力行动,组织委员及管理部门调研协商,摸清本省中医药“家底”,推动“中医药文化+旅游+科技”融合;此外,湖南省政协还成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委员工作室,联合科研机构打造平台,各级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把湖湘中医药打造成新的“文化名片”和“产业名片”。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四川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华民族大讲坛”等系列活动。成阿、成甘、甘眉、德阿等跨区域协作“飞地”工业园区增强了民族地区“造血”能力。四川组织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进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创编《牦牛革命》《长征长征》等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精品力作。在阿坝、甘孜、凉山州陆续制定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动制定或修订《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让四川成为结满民族团结进步果实的家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四川是如何成为结满民族团结进步果实的家园的。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枫桥经验”是浙江绍兴诸暨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基层治理经验。在八闽大地,这一治理智慧绽放出新的生机。福建在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枫桥式工作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宁德市在15个海上社区高标准建设“海上综治中心”,探索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通过划分海上网格,依托“智慧海洋平台”,加强对海上网格的“人、船、排、事”全要素管理,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提供数字化保障。 厦门市思明区坚持党委领导、依靠群众力量、发挥近邻作用,探索“近邻解纷”工作法,社区主动链接“大党委”资源,协调“近邻”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推动各级各类资源力量进驻社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明市明溪县为了更好地解决涉侨矛盾纠纷,探索出“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在国外华侨聚居地设立联络点及调解服务中心,邀请有威望且热心的侨领侨胞作为境外调解员。启用“互联网+”“跨境立案+代理见证”诉讼服务等涉侨司法服务,实现“解侨忧、安侨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福建实践对推进基层治理的启示。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根据党中央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决策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25年3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会议,就强化任务落实、加强工作统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专项监督将突出涉企刑事案件的监督办案,依法纠治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合力推动涉企刑事“挂案”清理;深入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依法加强对审判和执行活动中违法“查扣冻”涉企财物的监督;依法强化对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依法查处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涉企案件中相关职务犯罪等。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的意义。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法治,维护着公序良俗,关乎着民生万象,更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水平。材料一杭州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多维度提升治理效能。杭州出台《杭州市诚信机关行为准则》《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强化守信践诺情况自查自纠,秉持诚信合理原则及时落实补偿救济和责任追究;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成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升级“企呼我应”服务平台,办结涉企问题超百万件;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执法提质助杭企”行动,推进“简案快办”“亮码检查”,检查亮码率达97.7%;创新“巡回复议”“复议十公证”机制,复议案件案结事了率超91%;成立杭州国际仲裁院,建设“数智国商”系统,提供涉外纠纷“一站式融解决”服务;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公共法律事务“一事一评”,群众满意率超98%。材料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深刻揭示了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彰显了法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重要作用。(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杭州市的实践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启示。(2)某校高一年级计划举办以“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假如你是该校一名高一学生,结合材料二,请列出两条发言提纲。高2024级高一下期5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二、主观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湖南省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发展全局,确定发展思路,确保中医药沿正确方向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通过调研协商,为湖南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产业发展。【18题答案】【答案】①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夯实物质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③民族自治地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使自治权,依法制定自治条例,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19题答案】【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优势,提高基层治理效能;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③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题答案】【答案】①: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项监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合治理能力现代化。②: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专项监督聚焦纠正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针对违法“查扣冻”涉企财物、滥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等问题,推动执法机关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减少执法随意性,有助于提升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维护法律权威,建设法治政府。③: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公正司法。检察机关通过监督涉企刑事案件、清理“挂案”、纠正虚假诉讼等举措,防止司法权滥用,确保司法活动公平公正。既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又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彰显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21题答案】【答案】(1)①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廉洁诚信的政府。通过自我约束和制度规范,树立诚信标杆,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②优化政务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通过“企呼我应”平台、综合服务中心等实现涉企问题高效响应,优化政务服务效能。③创新执法方式,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通过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执法提质助杭企”行动等一系列举措,推进执法程序公开透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④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建设“数智国商”系统,提供涉外纠纷“一站式融解决”服务,构建智能高效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①法治为中国式现代化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改革需以法治破除阻力、化解矛盾,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秩序与公平环境,护航其行稳致远。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本问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