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1793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访华,希望与中国进行通商,为了表达诚意,他送来了一份“厚礼”。此时,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大清进行了回礼,同学们,对比两份礼单,可以看出有何差别?为什么英国用“未来”叩门,而清朝却用“过去”回应,今天,我们将透过这些礼物,揭开清朝君主专制强化背后的秘密。科学仪器:天文望远镜、蒸汽机模型;军事装备:新式火炮、连发手枪……工业产品:棉纺机模型、怀表……丝绸:云锦、宋锦、绸缎共200匹瓷器:青花瓷瓶、珐琅彩碗碟100件特产:龙井茶叶、漆器屏风等……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了解清朝中枢机构的沿革,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对社会发展的危害;知道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秦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分化事权分割相权强化废除丞相制度?概念解析君主专制是指国家或地区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国王或皇帝)手中,君主独揽政权,不受制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决策都由君主单独决定。知识回顾唐宋明清皇帝内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清初中央官制示意图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军机处的设立清朝入关后,为了减少汉族的隔阂与反抗,缓解改朝换代的剧烈动荡,清朝沿用明朝的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1622年,努尔哈赤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令八旗旗主共治国政,第二年,又设八大臣以辅佐之,称议政大臣。1637年,最后确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中央辅政机关的地位,在皇太极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一旦决定,帝无权更改。——昭裢《啸亭杂录》根据材料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君主(皇帝)权力受到严重限制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君主如何应对?一、军机处的设立建立奏折制度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皇帝批阅后返回。作用:提升了办事效率的同时,分割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君主专制得以强化。材料二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一、军机处的设立原因成员地位职责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皇帝的亲信大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照旨拟文后进行传达雍正帝设立军机房(军机处)问题一:结合下列材料,归纳军机处的概况。一、军机处的设立材料三 军机处位于紫禁城养心殿南、隆宗门内,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办事效率高。此外,军机处还有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50【简】陈设简单,人员精少【速】办事效率高【密】保密程度高问题二:结合下列材料和图片,说说军机处的特点有哪些?一、军机处的设立问题三:结合下列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材料四:(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材料五皇帝独掌朝政,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君主专断独行,容易决策失误,权力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皇帝时,将其撤销。西汉明朝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必然带来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秦汉明清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严格控制思想和文化?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知识回顾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含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量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较少,《明史》案增多,查嗣庭案顶峰,胡中藻案1.文字狱什么是“文字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特点?次数多,牵连广目的?严密控制士人(知识分子)材料六 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材料七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寥寥,只得作罢。造成了社会恐慌,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思想言论,阻碍了思想和学术进步。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文字狱”带来了怎样的危害?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中国古代最大丛书——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中国古代最大丛书——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检查书籍,烧毁禁书文化之伤典籍之痛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乾隆)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问题丛生,阅读课本P112-113,归纳其具体表现1.官场腐败官员为求升迁,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盛行,官僚体系日益腐败;各级官吏中饱私囊,蒙骗朝廷,敲诈百姓。材料八 乾隆帝时期大贪官和珅被抄家时,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万两,当铺75座,还有打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而国库年入白银4000万两!“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问题丛生,阅读课本P112-113,归纳其具体表现2.财政危机官僚机构臃肿,运转费用庞大;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各级官吏截留税款,收入减少。清中央地方军政体系示意图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问题丛生,阅读课本P112-113,归纳其具体表现3.土地兼并人口增长,土地数量不足;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农民破产,生活困苦。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民众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矛盾加剧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气钱”。农民起义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4.农民起义1796年(嘉庆年间),四川达州、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约1.5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影响:白莲教起义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四、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又称闭关锁国或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严格限制完全禁止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材料十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材料十一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①物产丰富,无需贸易;②担心外国侵略;③惧怕沿海人民勾结洋人。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沿海居民内迁;②康熙时,开放宁波等地通商,限制商品种类、重量③乾隆时,只开“广州十三行”一处进行对外贸易。清朝“闭关政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四、闭关锁国政策18世纪末广州港盛况广州十三行西洋式建筑四、闭关政策闭关自守,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防卫作用。“闭关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利弊<短期长期四、闭关政策西汉明朝清朝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比汉、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它给今天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以史为鉴汉唐明清宋设立市舶司海外贸易兴盛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兴盛闭关政策认识: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后。启示: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实行专制政策社会矛盾加剧闭关政策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危机重重,中国落后于世界2.清代一位大臣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由此可以判断,该大臣( )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怨恨 B.处理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C.接替了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办事非常仔细,没有丝毫的差错B练习巩固1.它在雍正时期设立,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但这个核心机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皇帝的命令由它直接传达给地方,称为“廷寄”。材料中的“它”是( )A.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D4.嘉庆初年,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据估计,和珅全部家当不下8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收入仅4000多万两,以至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材料反映了当时( )A.官吏贪污现象严重 B.政府存在财政危机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各级官员结党营私A练习巩固3.雍正年间,江西科考出题:"维民所止"。雍正听说后,觉得"维止"两字是"雍正"俩字去了头!于是,下令将命题人全家逮捕严办。这表明清朝在思想领域实行(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八股取士” D.“文字狱”D20.某同学在复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历史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争霸与争鸣 B.分裂与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盛世与危机D练习巩固5.中国古代,往往自称是“天朝上国”,而将其他的国家贬斥为“蛮夷”,甚至认为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属国,并将来和中国进行贸易叫作“来朝”“进贡”。这种心理在清朝体现为( )A.文化的多样性 B.思想的开放性C.交往的封闭性 D.外交的和平性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