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预测】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3)高二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预测】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3)高二下学期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押题预测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 延平区校级开学)伽利略说:“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对于逻辑推理,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②推理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③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
④依据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推理可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 招远市三模)生活处处皆逻辑。小学课文《道旁苦李》中,诸小儿见到道旁李树,“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他的理由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此必苦李。”这里隐含的假言推理(  )
①前提是“如果不是苦的,就不会‘多子折枝’”,推理结构正确
②前提是“不是‘多子折枝’,就不会是苦的”,推理结构正确
③由不可靠的前提推出,结论不能保证真实可靠,是或然推理
④被事实证明能得出真结论,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 江西模拟)王某会书法,张某会书法,黄某会书法,刘某会书法;王某、张某、黄某、刘某都是山东人;所以,山东人都会书法。从逻辑的角度看,上述推理(  )
①适用于有限的个体对象的事物类
②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③从经验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④可通过寻找因果联系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 亳州开学)《世说新语 雅量》中道旁苦李的成语故事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一群小孩在路边玩耍时,看到一棵李子树,其他小孩都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因为李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若以王戎的判断为前提进行推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①此推理属于演绎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此类推理只要推理结构正确就可以保证推理结果的真实性
③树上的李子没被摘光,那么这树上的李子一定不甜
④李子不甜,那么这树上的李子肯定没有被摘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秋 滕州市期末)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温暖的话语、殷切的关怀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亿万国人。下列对2024新年贺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新年贺词片段 蕴含道理
① 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 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严谨性
②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各选言支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③ 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 和平发展始终不是非主旋律
④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 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 长沙开学)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根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A.以“有些风险是外部的”为前提,不可以进行换质位推理
B.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有助于我们将目前面临的风险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C.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D.排中律要求“A和“非A”必有一假,我们面临的风险要么是内部的,要么是外部的
7.(2024春 白山期末)202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如果请你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分别进行换质和换位推理,下列正确的是(  )
①所有新能源汽车都不是使用成本高的
②所有使用成本高的都不是新能源汽车
③有的使用成本高的不是新能源汽车
④有的使用成本低的是新能源汽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秋 苏州期末)新时代以来,某村艰苦奋斗,促进了产业发展、村庄和谐、文明提升,极大增强了乡村凝聚力。据此,将以下三段论补充完整:(  )
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小前提:______; 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A.该村村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有些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该村村民
C.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D.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该村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9.(2025 洛阳模拟)“所有鸟都是会飞的,鸵鸟是鸟,所以,鸵鸟是会飞的。”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其推理形式有效
②大前提是假的,其推理的结论不正确
③该三段论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其推理的结论是正确的
④违背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项的规则,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秋 利津县校级月考)“小明并非既会骑马又会驾车。”根据联言推理及其方法,下列各项中断定必然为真的是(  )
A.如果小明不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会骑马
B.如果小明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不会骑马
C.小明既不会骑马,也不会驾车
D.小明会骑马,但不会驾车
11.(2023春 峄城区月考)下列推理结构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的是(  )
A.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外交家,所以,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B.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所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
C.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D.这节课要么上语文,要么上数学,这节课不上数学,所以,这节课上语文
12.(2024 黄州区校级二模)某校在2024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知有两个活动要求:
(1)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2)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以下能同时满足这两个志愿服务要求的活动方案是(  )
①参加义务植树,不参加募捐活动
②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不参加募捐活动
③参加义务植树,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④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5 天河区模拟)短视频时代,有人认为“流量为王”,有人认为“内容为王”。在相关讨论中,甲同学认为“只有有好内容,才会有高流量”,如果该判断为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①没有好内容,就没有高流量
②没有高流量,就没有好内容
③如果有好内容,就会有高流量
④如果有高流量,那么有好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4秋 盐城期末)近日,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某研究团队在一种罕见癌症——横纹肌样瘤中发现,导致癌症发生的抑癌蛋白失活变异之后,如果再让其中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竟然可以恢复癌细胞的分化,逆转癌细胞表型,让癌细胞变回正常细胞。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
A.让横纹肌样瘤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癌疗法
B.除非再让一个横纹肌样瘤关键的蛋白失活,否则癌细胞会变回正常细胞
C.癌细胞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另一个横纹肌样瘤的关键蛋白没有失活
D.一个横纹肌样瘤关键的蛋白失活,或者恢复癌细胞的分化,或者逆转癌细胞表型
15.(2025 广东模拟)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有人认为,如果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该观点(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前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 九江开学)某高中组织北大新生进行经验交流。其中一位同学在分享学习方法时说到,不断反思,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小王据此推出,只要不断反思,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小宋推出,如果没有提高学习效率,那就没有做到不断反思。可见(  )
①小王的推理肯定后件就肯定了前件,推理正确
②小王的推理肯定前件就肯定了后件,推理错误
③小宋的推理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推理错误
④小宋的推理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推理正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7.(2024 鹰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说: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在离开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时,总书记跟乡亲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大家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为更好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某中学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并对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进行分析与推理。
陈大:总书记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石化产业。
许言:总书记在石门村的叮嘱,启示我们要用好辩证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李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陶瓷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所以,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的阐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8.(2024春 大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李同学认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我是人民,我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1)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同学的推理属于什么推理?这种推理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2)请判断李同学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期末押题预测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 延平区校级开学)伽利略说:“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对于逻辑推理,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②推理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③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
④依据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推理可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推理的含义与分类
(1)推理的含义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2)推理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③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解答】①③正确,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
②错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④错误,依据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2024 招远市三模)生活处处皆逻辑。小学课文《道旁苦李》中,诸小儿见到道旁李树,“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他的理由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此必苦李。”这里隐含的假言推理(  )
①前提是“如果不是苦的,就不会‘多子折枝’”,推理结构正确
②前提是“不是‘多子折枝’,就不会是苦的”,推理结构正确
③由不可靠的前提推出,结论不能保证真实可靠,是或然推理
④被事实证明能得出真结论,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推理的含义与分类
(1)推理的含义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2)推理的分类
①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②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解答】①正确,“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此必苦李”,意思是如果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那么此李子必然是苦的,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其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根据教材知识,肯定前件可以必然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必然否定前件。“如果不是苦的,就不会‘多子折枝’”,这是否定后件,可以必然否定前件,所以,推理结构正确;
②错误,“不是‘多子折枝’,就不会是苦的”,这是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所以,其推理结构错误;
③正确,“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此必苦李。”,这是根据部分情况进行的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其前提是不可靠的,根据推理原则,一个必然推理,前提真实,结构正确,由不可靠的前提推出,结论不能保证真实可靠,是或然推理;
④错误,该推理的前提是不可靠的,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设问指向,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2024 江西模拟)王某会书法,张某会书法,黄某会书法,刘某会书法;王某、张某、黄某、刘某都是山东人;所以,山东人都会书法。从逻辑的角度看,上述推理(  )
①适用于有限的个体对象的事物类
②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③从经验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④可通过寻找因果联系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推理的含义与分类
(1)推理的含义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2)推理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③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①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
②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解答】①②错误,完全归纳推理适用于有限的个体对象,题中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③④正确,王某会书法,张某会书法,黄某会书法,刘某会书法;王某、张某、黄某、刘某都是山东人;所以,山东人都会书法。从逻辑的角度看,上述推理从经验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可通过寻找因果联系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4.(2024 亳州开学)《世说新语 雅量》中道旁苦李的成语故事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一群小孩在路边玩耍时,看到一棵李子树,其他小孩都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因为李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若以王戎的判断为前提进行推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①此推理属于演绎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此类推理只要推理结构正确就可以保证推理结果的真实性
③树上的李子没被摘光,那么这树上的李子一定不甜
④李子不甜,那么这树上的李子肯定没有被摘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形式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
(注意: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要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既不能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也不能紧靠形式逻辑的知识,还需要有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例1:“一切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推理结构:前提:所有M是P,所有S是M,结论:所以S是P。
例2:“凡是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凡是社会主义经济都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以,凡是社会主义经济都不是市场经济。)
推理结构:前提:所有M是P,所有S不是M,结论:所以S不是P。
【解答】①正确,“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属于演绎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错误,此类推理属于演绎推理,推理的前提真实,结构正确才可以保证推理结果的真实性;
③正确,树上的李子没被摘光,那么这树上的李子一定不甜,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④错误,李子不甜,那么这树上的李子肯定没有被摘光,这是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形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5.(2023秋 滕州市期末)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温暖的话语、殷切的关怀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亿万国人。下列对2024新年贺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新年贺词片段 蕴含道理
① 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 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严谨性
②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各选言支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③ 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 和平发展始终不是非主旋律
④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 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换质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2)换位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2.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2)特征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解答】①错误,该片段运用了形象思维,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②错误,该片段属于联言判断,而非选言判断;
③正确,“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属于性质判断,该判断换质推理即为“和平发展始终不是非主旋律”;
④正确,“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启示我们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容应对各种风险。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6.(2024 长沙开学)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根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A.以“有些风险是外部的”为前提,不可以进行换质位推理
B.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有助于我们将目前面临的风险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C.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D.排中律要求“A和“非A”必有一假,我们面临的风险要么是内部的,要么是外部的
【分析】本题考查: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换质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2)换位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解答】A正确,以“有些风险是外部的”为前提,换质推理为“有些风险不是内部的”。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有些风险不是内部的”换位推理后,前提中不周延的主项“风险”,结论中处于谓项的位置,联结词是否定的,“风险”变成周延的,故不可以进行换质位推理;
B错误,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的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而不是选言判断;
C错误,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推理的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属于肯定前件式,属于或然推理;
D错误,排中律要求“A和“非A”必有一真。矛盾律表明,“A”和“非A”必有一假。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7.(2024春 白山期末)202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如果请你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分别进行换质和换位推理,下列正确的是(  )
①所有新能源汽车都不是使用成本高的
②所有使用成本高的都不是新能源汽车
③有的使用成本高的不是新能源汽车
④有的使用成本低的是新能源汽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换质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2)换位推理
①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②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解答】①正确,换质推理的规则是: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改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改为肯定判断,同时结论谓项为前提判断谓项相矛盾的概念,因此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进行换质推理,应该是“所有新能源汽车都不是使用成本高的”;
②错误,换质推理的规则是: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改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改为肯定判断,同时结论谓项为前提判断谓项相矛盾的概念,因此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进行换质推理,应该是“所有新能源汽车都不是使用成本高的”;
③错误,换位推理的规则是: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因此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进行换位推理,应该是“有的使用成本低的是新能源汽车”;
④正确,换位推理的规则是: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因此对“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成本低的”这一判断进行换位推理,应该是“有的使用成本低的是新能源汽车”。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8.(2024秋 苏州期末)新时代以来,某村艰苦奋斗,促进了产业发展、村庄和谐、文明提升,极大增强了乡村凝聚力。据此,将以下三段论补充完整:(  )
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小前提:______; 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A.该村村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有些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该村村民
C.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D.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该村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三段论推理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解答】A正确,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前提:该村村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三段论符合逻辑推理规则;
B错误,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前提:有些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该村村民;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C错误,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前提: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D错误,大前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前提: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该村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结论:该村村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设问指向,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2025 洛阳模拟)“所有鸟都是会飞的,鸵鸟是鸟,所以,鸵鸟是会飞的。”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其推理形式有效
②大前提是假的,其推理的结论不正确
③该三段论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其推理的结论是正确的
④违背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项的规则,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三段论推理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解答】①②正确,“所有鸟都是会飞的,鸵鸟是鸟,所以,鸵鸟是会飞的”,这个推理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其推理形式有效,但由于大前提“所有鸟都是会飞的”是一个虚假判断,因而其推理的结论不正确;
③错误,该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所有鸟都是会飞的”是假的,因此其推理的结论不正确;
④错误,三段论推理中,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做“四概念”的错误。本题中,出现“鸟”“会飞”“驼鸟”三个项,没有犯“四概念”的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10.(2023秋 利津县校级月考)“小明并非既会骑马又会驾车。”根据联言推理及其方法,下列各项中断定必然为真的是(  )
A.如果小明不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会骑马
B.如果小明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不会骑马
C.小明既不会骑马,也不会驾车
D.小明会骑马,但不会驾车
【分析】本题考查: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①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推理。
②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②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解答】ACD错误B正确,题干翻译出来的正确形式是“并非A且B”为真,那么“A且B”为假,根据联言推理规则,整体联言命题为假,如果其中一个支命题为真那么另外一个必定为假,因此,“小明并非既会骑马又会驾车”可以必然推出“如果小明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不会骑马”。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1.(2023春 峄城区月考)下列推理结构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的是(  )
A.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外交家,所以,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B.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所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
C.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D.这节课要么上语文,要么上数学,这节课不上数学,所以,这节课上语文
【分析】本题考查: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①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若其前提是联言命题,则结论为该联言命题的一个(或部分)联言支;若其结论是联言命题,则前提是该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支。
②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结论是一个联言命题,前提是该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支,即由全部联言支的真推出联言命题的真。
③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前提是一个联言命题,结论是该联言命题的一个(或部分)联言支,即由联言命题真推出其联言支的真。
【解答】A不符合题意,“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外交家,所以,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符合联言推理合成式的特点;
B符合题意,联言推理的合成式是指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存在。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指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选项B符合联言推理分解式的特点;
CD不符合题意,“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节课要么上语文,要么上数学,这节课不上数学,所以,这节课上语文”属于选言推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12.(2024 黄州区校级二模)某校在2024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知有两个活动要求:
(1)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2)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以下能同时满足这两个志愿服务要求的活动方案是(  )
①参加义务植树,不参加募捐活动
②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不参加募捐活动
③参加义务植树,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④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选言推理的种类: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3)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①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有效是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有效式: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解答】①错误,第一个条件“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此可以得出:不参加募捐活动,不参加义务植树;参加义务植树,参加募捐活动;
②正确,根据第二个条件“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可以推出: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可能参加或不参加募捐活动,所以,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可以不参加募捐活动;
③错误,第二个条件“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可以推出:参加义务植树,一定不能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④正确,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参加募捐活动,可能参加或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就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所以,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3.(2025 天河区模拟)短视频时代,有人认为“流量为王”,有人认为“内容为王”。在相关讨论中,甲同学认为“只有有好内容,才会有高流量”,如果该判断为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①没有好内容,就没有高流量
②没有高流量,就没有好内容
③如果有好内容,就会有高流量
④如果有高流量,那么有好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解答】①④正确,“只有有好内容,才会有高流量”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如果该判断为真,那么就可以推出“没有好内容,就没有高流量”,“如果有高流量,那么有好内容”;
②错误,“没有高流量,就没有好内容”,属于否定后件式,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错误的推理形式;
③错误,“如果有好内容,就会有高流量”,属于肯定前件式,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错误的推理形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14.(2024秋 盐城期末)近日,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某研究团队在一种罕见癌症——横纹肌样瘤中发现,导致癌症发生的抑癌蛋白失活变异之后,如果再让其中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竟然可以恢复癌细胞的分化,逆转癌细胞表型,让癌细胞变回正常细胞。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
A.让横纹肌样瘤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癌疗法
B.除非再让一个横纹肌样瘤关键的蛋白失活,否则癌细胞会变回正常细胞
C.癌细胞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另一个横纹肌样瘤的关键蛋白没有失活
D.一个横纹肌样瘤关键的蛋白失活,或者恢复癌细胞的分化,或者逆转癌细胞表型
【分析】本题考查: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①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须遵守的规则:
①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②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①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②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解答】A错误,“导致癌症发生的抑癌蛋白失活变异之后,如果再让其中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竟然可以恢复癌细胞的分化,逆转癌细胞表型,让癌细胞变回正常细胞”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为:“导致癌症发生的抑癌蛋白失活变异之后,再让其中另一个关键的蛋白失活”,是一个联言判断,其后件为:“可以恢复癌细胞的分化,逆转癌细胞表型,让癌细胞变回正常细胞”,也是一个联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为包括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只有当联言判断联言支全部为真时,联言判断为真,该选项只肯定了前件中的一个联言支就得出结论,是错误的;
B错误,材料中的科学发现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所以,“除非再让一个横纹肌样瘤关键的蛋白失活,否则癌细胞会变回正常细胞”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C正确,材料中的发现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癌细胞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否定后件,可以必然否定前件,可以必然推出“另一个横纹肌样瘤的关键蛋白没有失活“的结论;
D错误,“竟然可以恢复癌细胞的分化,逆转癌细胞表型,让癌细胞变回正常细胞”是一个联言判断,而“或者恢复癌细胞的分化,或者逆转癌细胞表型”是一个选言判断,该结论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设问指向,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15.(2025 广东模拟)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有人认为,如果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该观点(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前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①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须遵守的规则:
①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②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①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②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解答】①错误,如果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由“如果……就……”可知,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错误,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不能从材料判断该观点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正确,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又叫条件判断,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正确,虽然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这并不一定会引发失业潮,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也会被创造出来,前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设问指向,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16.(2024 九江开学)某高中组织北大新生进行经验交流。其中一位同学在分享学习方法时说到,不断反思,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小王据此推出,只要不断反思,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小宋推出,如果没有提高学习效率,那就没有做到不断反思。可见(  )
①小王的推理肯定后件就肯定了前件,推理正确
②小王的推理肯定前件就肯定了后件,推理错误
③小宋的推理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推理错误
④小宋的推理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推理正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解答】①错误②正确,北大新生的观点“不断反思,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推理时其正确的逻辑规则是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小王的推理是肯定前件式,推理错误;
③正确④错误,根据教材推理规则可知,小宋的推理是否定后件式,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7.(2024 鹰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说: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在离开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时,总书记跟乡亲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大家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为更好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某中学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并对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进行分析与推理。
陈大:总书记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石化产业。
许言:总书记在石门村的叮嘱,启示我们要用好辩证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李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陶瓷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所以,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的阐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要求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的阐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总书记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石化产业”,可联系教材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换位前作为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换位后周延,故推理错误。“总书记在石门村的叮嘱,启示我们要用好辩证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可联系教材用动态的思维、辩证的思维、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用好矛盾分析方法,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故分析正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陶瓷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所以,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联系教材三段论推理要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作为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故推理错误。
【解答】①陈大:推理错误。这是一个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换位前作为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换位后周延。
②许言:分析正确。用动态的思维、辩证的思维、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仍然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建设美丽乡村。用好矛盾分析方法,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
③李龙:前提真实,但是推理结构错误。三段论推理要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作为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点评】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18.(2024春 大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李同学认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我是人民,我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1)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同学的推理属于什么推理?这种推理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2)请判断李同学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分析】(1)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同学的推理属于什么推理?这种推理的一般规则是什么?共两小问,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三段论的有关知识作答。关键词: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我是人民,我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可联系三段论推理及三段论推理的一般规则。
(2)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请指出该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属于说明类题型,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三段论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作答。关键词: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我是人民,我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可联系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人民”在大前提中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的是个体,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故这一推理结构是错误的。
【解答】(1)
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做“四概念”的错误。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2)
推理结构错误。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人民”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不能推出“我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的结论。
【点评】(1)(2)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