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史前时期夏周商秦汉时期……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单元导读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和变革之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4课】【第5课】【第6课】2024秋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第四课第四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目 录大禹壹:夏朝——家国同构的萌芽贰:商朝——家国同构的发展叁:西周——家国同构的完善壹夏朝——家国同构的萌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家国同构萌芽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十二本纪·五帝本纪》(1)建立时间:(2)建立人物:(3)都城:(4)地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家国同构萌芽材料一:《尚书·大禹谟》记载了夏禹出师三苗的誓词:“济济多士,咸听朕命,蠡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战争持续七十天左右,三苗终于被彻底打败。材料二: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材料三:禹铸九鼎(左图所示)根据材料分析,禹继位之后如何巩固政权?1.统治范围不断扩大,促进国家统一。2.提高王权的威望。3.加强王权和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你还能得到当时社会的哪些信息?携带大量的玉器和丝帛,数量庞大,可见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丝织业也较为发达。青铜制造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家国同构萌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中,天下为公,天下为家的“公”和“家”,分别是指什么?天下为家: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世袭制天下为公: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禅让制家国同构萌芽家国同构萌芽实物资料历史发现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一处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个绿松石龙形器,这件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作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超级国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青铜爵1.证明了早在夏的时候,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2.证明了此时社会等级划分明显。3.证明了此时社会玉器的生产水平较高,制作精美。4.证明了此时社会制铜技术高超,社会文明发展程度高。家国同构萌芽实物资料历史发现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二里头都城以中心区的“井”字形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规划形成以宫殿区为核心的网格式布局。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三个最重要。1.夏朝注重祭祀2.这样严谨、清晰、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统治格局秩序井然,暗示当时已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二里头出土的铜兵器1.证明了此时社会等级划分明显。2.兵器的出现说明统治者用强力的武装保卫了王权。3.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家国同构萌芽文献资料历史发现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史记·夏本纪》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史记·夏本纪》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设置监狱建立军队设置官职制定刑法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家国同构萌芽夏朝末代君主桀把人当坐骑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为他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所以被人们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暴君的鼻祖。他经常命令手下在闹市中放出饿虎,站在城楼上观看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将人民当畜生般观赏,视人命如草芥。伊尹来劝说夏桀,希望夏桀能体谅百姓疾苦,夏桀不听劝,并自豪地对伊尹:“人民跟我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后来夏民听到这句话,竟都指着太阳恶毒地咒骂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就是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老百姓对夏桀的怨恨,由此可见一斑。贰商朝——家国同构的发展家国同构发展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记 殷本纪》(1)建立时间:(2)建立人物:(3)都城:(4)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汤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后盘庚迁徙到殷(今河南安阳)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家国同构发展1.阅读地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2.为什么前期频繁迁都?有什么影响?①躲避自然灾害②缓和阶级矛盾③发展经济使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家国同构发展3.商朝势力范围不小,如何管理呢?王畿地区(内服)方国(外服)方国(外服)王畿地区(内服)战争征服订立盟约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区,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方国(外服)内外服制度家国同构的发展家国同构发展实物资料历史发现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一座商王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戴枷奴隶陶俑妇好率领一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甲骨文青铜钺玉凤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开启了我国“信史”时代。2.商朝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3.商朝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奴隶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4.妇好是有据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商朝为了巩固统治建立军队。5.商朝的手工业、制造业发达。叁西周——家国同构的完善家国同构完善西周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利簋西周早期农具周文王渭水求贤。材料:1.结合材料分析武王伐纣能如此迅速的原因。因为周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吕尚、周公等人,国力开始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家国同构完善结合图文史料说出下列分封制几个要点。对象宗亲、功臣内容依据目的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纳贡守土,战时带兵随天子打仗。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家国同构完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统治阶级1.根据文献分析分封制的实施有何作用?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2.根据文献分析分封制的消极作用?地方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威胁中央,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家国同构完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__________________士天子诸侯卿大夫嫡长子诸子诸子诸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分封制宗法制西周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同姓子弟和姻亲采取分封制,实现了族权与国家政权的合一。周天子既是最高首脑又是全国土地的拥有者,对统治的领地既可称“国”又可称“家”。家国同构的不断完善家国同构完善礼乐制度资料卡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礼仪相配套的乐舞。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公羊传》它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体现了严格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3.为何制定礼乐制度?家国同构完善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厉王“国人暴动”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朝政腐败,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建立平王东迁课堂小结夏朝 商朝 西周 建立 统 治 制 度衰亡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定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以亳为都城,后迁都于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目的对象标准诸侯权力诸侯义务作用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宗亲和功臣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进献贡赋,服从调遣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夏桀商纣王周厉王——国人暴动;周幽王——西周灭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