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这是究竟怎样的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混战不断?纷争不止?这是经济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快速发展。这是政治大动荡的时代,战争不断。经济大变革春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政治大动荡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开始并进行变法。思想大繁荣?第7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源于春秋:老子、孔子双星闪耀。盛于战国:群星璀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老子和《道德经》壹老子和《道德经》1、人物扫描:姓名:时期:楚国人地位:著作: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籍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和《道德经》2、思想主张:哲学思想:顺应自然;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1:材料2:材料3:(祸)(祸)(福)(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失马幸存摔伤得马孔子和儒家学说贰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局部)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轴心时代。老子孔子双星闪耀!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和儒家学说1、人物扫描:姓名:时期:地位:著作: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籍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其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鲁国人《论语》选读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和儒家学说2、思想主张:何为“仁”?——发自内心的仁德和友爱核心思想仁孔子和儒家学说2、思想主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政治思想恢复西周礼乐文明,按西周制度文化重建社会秩序。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司马耕 子贡 冉有 子路家庭情况 贵族 贵族 富裕 富裕 贫穷教育思想2、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孔子和儒家学说2、思想主张:下列的孔子言论体现了哪些学习方法?诚实求学、虚心请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五经书影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竹简(1)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五经)。(2)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3)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孔子和儒家学说3、文化贡献及影响曲阜“三孔”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百家争鸣叁百家争鸣1、背景经济大变革春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政治大动荡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开始并进行变法。思想大繁荣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阵地。百家争鸣2、含义“百家”:虚词,泛指数量多;“争鸣”:指各学派间相互辩论的局面;“百家争鸣”:指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孙膑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著作儒家 主张实行 ;提出“ ,社稷次之, ”的思想。主张实行“礼治”,提倡___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墨家 主张 ,选 的人治理国家,提倡 。道家 强调要顺应 ,认为人生应追求 ,保持人格独立。法家 强调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兵家 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兵家著述丰硕。共同点孟子仁政民为贵君为轻荀子礼法并用墨子兼爱,非攻《孟子》《荀子》贤能节俭《墨子》庄子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庄子》韩非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子》吴起孙膑关注社会现实,解决社会问题,追求治世。民贵君轻治国方略顺应自然与民心道家:庄子儒家—荀子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礼治,礼法并用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尚贤,节俭相互抨击相互影响我为中下平民代言我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言人际关系与战争精神自由,独立人格道家:庄子儒家—荀子明确尊卑等级,维系社会秩序墨家—墨子兼爱(无差别的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儒家—孟子拥护正义之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相互抨击相互影响阶级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百家争鸣4、影响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儒家:仁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墨家:兼爱、非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法家:变革、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道家:辩证看待问题,尊重自然规律课堂小结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百家争鸣老子百家争鸣老子生平孔子影响:对中国和世界有重要影响思想主张:“仁”、德政含义:不同学派相互批驳、取长补短影响:促进思想学术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立转换孔子生平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文化代表人物及主张:儒、墨、道、法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总结教育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