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9道题 满分:70分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列文物反映出我国古代
A.原始工具的发展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D.原始商业的发展
2.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A. 强化经济管理 B. 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 防止外戚专权
3. 《汉书》中记载: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光武中兴 D. 文景之治
4. “科举制涉及广泛,客观上刺激了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为唐代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社 会基础。”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创立的
A. 影响 B. 目的
C. 背景 D. 过程
5.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位载入史册的人物,一位“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另一位“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 巩固清朝统治 B. 反抗外来侵略
C. 促进经济发展 D.推动社会变革.
6.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B.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C、宣传民族与科学的思想 D.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7.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这次“国共两党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诗歌能记录历史和反映历史。与诗歌“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辛亥革命
9.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全方位外交的原则
C. “一国两制”的原则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0.请你为下列表格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文学 雕塑 建筑 哲学
荷马史诗 宙斯像、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D.拜占庭帝国文化
11.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A. 大学的兴起 B. 文艺复兴运动
C. 探寻新航路 D. 早期的殖民掠夺
1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B.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
C.联合国成立
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以下关于这两个文献评价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 都保留了一定封建残余
C.都避免了国家南北分裂 D.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4.研究“罗斯福新政”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简·爱德华·史密斯写的《罗斯福传》
B.纪录片《世界史:罗斯福新政》
C.当时拍摄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的照片
D.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
15.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由此可知,环境问题的解决
A.主要是联合国的责任 B. 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C.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D.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4道小题,16题8分, 17题11分, 18题9分, 19题12分, 共40分)
16.某班以“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为主题制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8分)
中华之美·异彩纷呈
经典篇 ① 《资治通鉴》 ② 《红楼梦》 ③ 《天工开物》 ④ 《本草纲目》
人物篇
思想与交往篇 材料一: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 ——摘编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1405-1433年,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 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摘编自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请将“经典篇”中的内容进行归类。 (要求:写出序号) (3分)
示例 史学经典: ①
医学经典 ▲ 文学经典 ▲ 科技经典 ▲
(2)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入选展板的理由。 (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2分)
(3)阅读“思想与交往篇”,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1分)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 (2分)
17.回望历史,展望未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求索·觉醒】
材料一 这次起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壮烈的一章。
——摘编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9年,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
——1915 年陈独秀《敬告青年》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 (2分)
【开拓·抗争】
材料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摘编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四 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摘编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2)材料三所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什么 (2分)材料四所述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分)
【昂扬·奋进】
材料五
时间 会议 意义(或地位)
1935年 __①__▲____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56年 中共八大 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 ②___▲____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③▲_________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3)请将材料五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3分)
(4)综合以上材料,回望中华民族近现代奋斗历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18.某班同学开展探究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内容,请你参与完成。 (9分)
【魅力辽宁】
(1)人物一参与了哪一历史事件 (1分)人物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名人 (1
分)我们要学习人物二哪些优秀品质 (1分) (答出一条即可)
【烽火辽宁】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经过31小时的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虏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锦州解放后,东北野战军乘胜迅速分多路向沈阳、营口猛追疾进, 于11月2日占领沈阳、营口。
(2)这则材料叙述的是哪一战役 (1分)请列举出这一时期的另外两次战役。 (2分)
【活力辽宁】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宁省哪座城市在1984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1分)这得益于我国哪一历史性决策的施行 (2分)
19.某历史小组以“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12分)
【改革创新】
材料一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摘编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摘编自九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的历史意义 (2分)
【人物之无人
人物:张仲景 人物:但丁
著作:《伤寒杂病论》 著作: ________②_________
评价: _______①____________ 评价: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2)请将卡片中①和②处补充完整。 (3分)
【合作共赢】
(3)请以“合作实现共赢”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6分)
1.抗日战争
2.中国共建“一带一路”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4.世界贸易组织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四)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A B B C D A B C D A C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 题(8 分)
1.经典篇归类:
医学经典:④;文学经典:②;科技经典:③(3 分)
2.人物篇示例(任选其一):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对中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李白:唐代诗人,其诗歌飘逸洒脱、意境奇妙,被誉为 “诗仙”,代表唐代诗歌最高成就。(2 分)
3.思想与交往篇:
历史事件:百家争鸣。(1 分)
历史作用: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任答一点,2 分)
17 题(11 分)
历史事件: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二:新文化运动。(2 分)
南昌起义标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 分)
中共七大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 分)
表格补充:
①遵义会议;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③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分)
启示: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任答一点,2 分)
18 题(9 分)
历史事件与人物:
人物一:五四运动。(1 分)
人物二:雷锋。(1 分)
优秀品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等。(任答一条,1 分)
战役与列举:
战役:辽沈战役。(1 分)
另外两次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2 分)
沿海开放城市与决策:
城市:大连。(1 分)
决策:改革开放。(2 分)
19 题(12 分)
改革事件与意义: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
材料二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 分)
卡片补充:
①:东汉末年名医,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尊为 “医圣”。
②:《神曲》。(3 分)
合作共赢论证示例(任选两项):
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合作,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促进了民族觉醒。
中国共建 “一带一路” 与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与沿线国家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表明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实现共赢发展。(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