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导入新课宋代十大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力世界第一铁产量第一财政税收世界第一手工业世界第一百姓平均收入世界第一房价第一城镇化第一造船业第一娱乐行业世界第一采矿冶铁技术世界第一跟汉朝比,宋朝无内乱;跟唐朝比,宋朝更繁华舒适;跟明清比,宋朝更开放平和……总之,宋代就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吴晓波《宋朝游历指南》鲜为人知的“宋朝”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学习目标(1) 运用《耕获图》、秧马等史料,了解宋代农业的发展,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在联系,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识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都市商业活动及都市发展的特点。(时空观念)目录CONTENTS目录CONTENTS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兴盛三、商业的繁荣壹·农业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一)原因“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命有司招诱农民,归业者振贷之,蠲欠租,免耕牛税。”—— 《宋史·食货志》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导致大约500万人口南迁,此次的迁徙规模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威胜、隆德、汾、晋、泽、绛民皆波河南奔,州县皆空”。——脱脱《宋史 钦宗本纪》原因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优越南方政局稳定,适宜生产政府支持和重视生产技术革新和推广以及南方人民辛勤劳作一、农业的发展(二)表现小麦水稻棉花蚕桑茶叶请观察教材P69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农业生产中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你能否按其用途对这些农作物进行分类。一、农业的发展(二)表现1.粮食作物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少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占城)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宋史《食货志》(1)新品种:占城稻(2)新技术:复种技术占城稻耐旱、成熟早、产量高,不择地而生占城稻有何特点?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耕获图》耕田灌溉插秧收割碓秸打场入仓一、农业的发展(3)新工具:秧马(4)新粮仓: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宋代谚语辽夏金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农业开发,效果显著。(二)表现1.粮食作物一、农业的发展(二)表现2.经济作物宋元南方普遍种植,产茶州县比以前增加。茶树:南宋后期,种植区向北推进,元朝时南方逐渐普遍。棉花:南宋:江淮、川蜀一带北宋:广东和福建一带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一、农业的发展(二)表现3.粮食运输目的皇帝运河海运为了南粮北运开辟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忽必烈开会通河、通惠河,连通原有运河,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想一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1)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缩短了900多公里 ,不经过洛阳。(2)功能变化 :隋朝大运河除了运输外,还满足皇帝旅游需求;元朝则以运输为主要目的,尤其是将南方粮食运到北方。贰·手工业的兴盛二、手工业的兴盛(一)纺织业丝织业 北宋棉纺织业 南宋元朝毛纺织业 西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多。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的丝织业发展速度超过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南方北方海南岛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黄道婆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是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为党项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南宋棉毯二、手工业的兴盛(一)纺织业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南京云锦宋代王居正的《 纺车图 》二、手工业的兴盛(二)制瓷业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瓷窑300多座,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1.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2.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二、手工业的兴盛(二)制瓷业3.辽的瓷器鸡冠壶,反映契丹人的民族特色。4.金的耀州瓷以青瓷为主。5.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辽绿釉鸡冠壶金耀州窑青釉盖钵二、手工业的兴盛(三)矿冶业1.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2.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3.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4.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西夏宝剑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北宋煤开采《卖炭图》二、手工业的兴盛(四)造船业1.中心:广州、泉州、明州;2.船坞:北宋东京郊外,世界现存最早;3.技术: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金造出了撞冰船。南宋海船——水密隔舱叁·商业的繁荣三、商业的繁荣(一)商业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也有发展。南宋临安北宋东京元朝大都汴京富丽天下。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人口逾百万。——《东京梦华录》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即无虚空”——《梦梁录》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户繁多……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行纪》三、商业的繁荣(二)商业活动1.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2.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3.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草市),城市和乡村交通要道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市镇);4.金在一些地方对商旅征收商税。桥上摆摊门前灯箱占道经营夜间经营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三、商业的繁荣随着城市的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cùjū)的,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商,有卖饮食、药材、珍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算卦的,十分热闹。相关史事勾栏形制示意图观众席戏台宋代蹴鞠纹青铜镜商业繁荣娱乐丰富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意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三、商业的繁荣(三)贸易媒介:纸币产生(宋)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钱的量词),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谓之交子。——《宋史》宋代一贯铜钱65斤原因:(1)商业的繁荣促进货币交易量的增长;(2)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朝至元宝钞便于携带与交易意义:促进商业的发展三、商业的繁荣(四)经济重心南移………………………………………………………………………………………………………………………………明州广州泉州杭州开封景德镇“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2.表现:(1)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2)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3)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至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三、商业的繁荣(四)经济重心南移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南宋经济重心 在北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三、商业的繁荣(四)经济重心南移朝代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北宋 35811000 45095000 44:56南宋 60000000 14319000 81:1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北宋、南宋赋税收入之比较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作物生长。(4)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技术。(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课堂小结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发展原因:表现:元朝开凿大运河:粮食运输与海运航线人口南迁;政府重视和推广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安定等水稻等粮食作物增产;经济作物推广手工业的兴盛纺织业: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制瓷业:五大名窑、景德镇造船业:最早的船坞;配备指南针商业的繁荣城市发展: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打破坊市制,早市、夜市进一步发展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纸币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南移完成货币发展:肆·巩固练习1.宋代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宋)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荨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这段材料反映北宋在农业上重视( )A.改良耕作工具 B.选用优良品种 C.增加劳动力 D.扩大垦田面积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闻占城稻耐旱……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北宋宋真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从越南引进耐旱品种占城稻等优良品种的史实,体现出北宋在农业上重视选用优良品种,B项正确;改良耕作工具、增加劳动力、扩大垦田面积,均是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但与题干强调的选用优良品种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这说明宋代( )A.海外贸易繁荣 B.造船技术先进 C.商业贸易发达 D.对外交往频繁B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所造海船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这说明宋代造船技术先进,结合所学可知,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代造船业技术先进,不是说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排除A项;题干只是说明了造船技术的先进,没说明海船用于漕运事业,也没说明海船用于对外交往,排除CD项。3.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都城东京,即今河南开封;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故选B。4.南宋时的《陶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其中记载的一种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种瓷器产自( )A.河北的定窑 B.河南的汝窑 C.浙江的哥窑 D.江西景德镇D解析:根据题干“景德镇陶……皆有‘饶玉’之称”和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瓷器产自江西景德镇,D项正确;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和浙江的哥窑都是五大名窑之一,但它们的特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5.《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勒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民族交融 C.政治中心南移 D.北民南迁D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