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2.1 运动的水分子
核心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
通过 “水的三态变化”“分子运动实验”,建立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的基本观念,理解分子的特征。
结合 “水的天然循环”,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化与微粒运动的关系,形成 “宏观现象→微观本质” 的认知路径。
2.化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发展证据推理能力。
运用分子模型解释 “气体易压缩、液体难压缩” 等现象,建立微观模型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3.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 “水的净化”“海水淡化” 等案例,体会化学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价值,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2.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3.实验探究与现象分析。
学习难点
1.微观概念的抽象理解。
2.分子运动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3.跨学科联系与应用。
课前导入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 个水分子!这么小的水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 没有水滴又怎么会有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
水的三态变化
PART 01
1.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如果把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少量水煮沸,使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注射器的另一端去了?
1.水的三态变化
表示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在固态的水中,水分子紧密有序排列,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间隔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在气态的水中,水分子间隔较大,可以完全自由运动。
固态
液态
气态
不同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水的三态变化
融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遇冷失去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聚集在一起,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1.水的三态变化
凝固:水分子自身的能量降低,彼此间隔较小,相互作用增强,运动减慢,整齐有序的排列起来,形成冰。冰中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上震动。
融化:水分子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液态水中,水分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的间隔仍然较小。
分子
PART 02
许多物质像水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氢气(H )、氧气(O )、二氧化碳(CO )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分子的特征
【活动探究】
(1)取一支20 mL的大试管,先加入10 mL蒸馏水,再加入10mL酒精,然后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竖直静置后标记进入导管的液面高度。用手指堵住导管口,上下颠倒试管几次,再次竖直静置,观察导管内液面的变化。
分子间隔实验
1.分子的特征
(2)取两个相同容量的小烧杯,一个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另一个烧杯中加入半杯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现象
解释
液面低于标记的高度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热水比冷水中的品红溶液扩散的快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快
1.分子的特征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假设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多少天能数完?
三万多年!!!
如果拿一个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水的三态变化
烧杯A 烧杯B
现 象
解 释
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使酚酞变红
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性质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1.水的三态变化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种物质:
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
性质3: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R.Brown,1773—1858)将新鲜花粉撒到水面上,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颗粒在水面上不停地做无序运动。难道花粉是会动的生命体 于是布朗用干花粉重复了上述实验,但结果都一样。
2.水分子存在的佐证
布朗的发现引发了诸多人的思考,最终人们给出了科学的解释:悬浮于水中的每一个花粉颗粒,都处在无数个水分子的包围之中,而且在某一个瞬间所受到的水分子撞击力又不尽相同,因此花粉颗粒才会不断地做无序运动。布朗的发现后来成为水分子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
布朗(Robert Brown)
随堂训练
1.谷雨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中有关于谷雨的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空气中水蒸气变成雨滴,降雨量增加,水蒸气变成雨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质量变小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体积变小
B
随堂训练
2.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学科科代表对它们的区别做了如下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A.语文科代表说:“区别在于能否构成物质”
B.数学科代表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C.物理科代表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
D.化学科代表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D
随堂训练
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D.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D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