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学习目标: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宗教伦理与教化法律与教化两者相辅相成防范与惩处教育与引导发展渊源时空坐标目录第一章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宗教伦理与教化习题检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第一章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一)渊源:罗马法: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特点、影响)BC509年BC450年BC27年BC8世纪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规定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成文法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十二铜表法》第3表: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第6表: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第八表: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第9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影响:保护私有财产重视契约精神保留了落后习俗阶级色彩鲜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步性:法律条文明晰,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局限性:它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公民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476年万民法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公民:本国的自由民才能称为公民。外邦来的自由民、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妇女和奴隶都不属于公民范畴。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除奴隶以外的所有人。平民:罗马贵族以外的公民。3.《罗马民法大全》——形成体系创立: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法的特点第一表 传唤第二表 审判第三表 求偿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第四表 家父权第五表 继承及监护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六表 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 房屋及土地第八表 私犯 “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九表 公法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第十表 宗教法第十一表 前五表之补充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第十二表后五表之补充维护贵族特权维护贵族特权4.评价罗马法:(1)地位:是世界古代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2)对罗马: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上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手段,在缓和矛盾,维系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对后世: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原则,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4)实质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不可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在海滩上发现的珍宝和其他东西,根据自然法立即属于发现者所有。根据自然法,人生来平等……为别人制定的法律,自己也必须遵守。《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沈宗灵罗马法 对今天的影响陪审制度 至今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保护人(辩护人)制度 演变为现代的律师制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仍是近代法律的核心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有关商品生产的法权(所有权、债权和契约) 对资本主义民法产生很大影响“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是近代“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的思想渊源1.日耳曼法:2.教会法:3.罗马法的复兴: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日耳曼人受罗马法影响以部落习惯法为基础编撰的一套成文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等级色彩浓厚。在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以基督教神学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不仅适用于教会事务,也可用于许多世俗事务,实际上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法律。(二)发展:中世纪立法:特点:(1)诸法并行,相互渗透; (2)世俗法和宗教法二元格局并行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思考:11世纪后欧洲出现研究和宣传罗马法运动的原因?◎ 蛮族国家建立后,各王国在适用法律方面因袭固有的习惯,因人而异,对日耳曼人适用日耳曼法,对罗马人适用罗马法。两种法律发生冲突时,以日耳曼法为准;日耳曼各部族法律之间的冲突,则按不同问题确定不同的解决办法。◎《撒利克法典》(日耳曼法之一)第2条:“如有人偷窃一只小猪而被破获,罚款120银币,折合3金币;如有人偷窃一只满一岁的猪而被破获,罚款120银币,折合3个金币,另加所窃猪的价值和赔偿损失;如有人偷窃一只满两岁的猪,应罚付600银币,折合币15金,另加所窃猪的价值与损害赔偿。”◎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现成的了。——恩格斯欧洲法律体系混乱,审判不便,不适应欧洲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要求建立完备的私法,保护私有财产。原因:欧洲法律体系混乱,审判不便,不适应欧洲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要求建立完备的私法,保护私有财产。(三)形成体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法系”是什么?概念在内容与形式上有着相同特征的各国或各地区的法律被划分为同一派系,法系相当于“法律所属的派系”类别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社会主义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中华法系特点:皇权高于法律、礼法结合、诸法合一(如刑法民法不分)、司法受制于行政、典型世俗法,不受宗教神学控制背景:形成:发展:完善:扩展:11世纪,英国诺曼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12世纪前后,英国以习惯法为基础建立全国适用的“普通法”13世纪,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英美法系亦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1.英美法系 (普通法系)(习惯法)英国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含义:以习惯法为基础形成的英美法系,精于司法,断案看先例。“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美国霍姆斯法官(三)形成体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3)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统称为“拿破仑法典”。2.“大陆法系”(1)13世纪以后,王权加强,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拿破仑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法国商法典》《法国刑事诉讼法典》《法国刑法典》形成过程:(2)1789年后,在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成文法体系大陆法系后来,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的大陆法系,工于立法,断案看法条。(三)形成体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1804年《法国民法典》1808年《刑事诉讼法典》1807年《商业法典》1806年《民事诉讼法典》1810年《刑法典》《拿破仑法典》……此前颁布的法律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1.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3.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6.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是惩罚都是一样的。17.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人权宣言》贡献:①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使启蒙运动的思想得以实现。②大革命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打下坚实的基础;③拿破仑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资产阶级法律进行了总结,最终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蓝本。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区别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法律渊源法官地位判罚依据适用地区受罗马法影响程度判例法成文法法官地位突出(司法中心)法官作用不突出(立法中心)先例宪法英、美、加、澳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吸收罗马法的精神,只采纳罗马法部分原则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很大一部分继承罗马法(1)性质: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2)指导思想: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3)背景: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4)传统:都受罗马法影响不同的法律制度是适应各自国家需求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相同点:(三)形成体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啤酒蜗牛案”1928年,苏格兰,唐纳秋梅的闺蜜请她到咖啡店喝啤酒。里面发现一只蜗牛,唐纳秋梅因此得病。随后便向法院递交了诉状。但谁该成为被告呢? 咖啡店主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因为虽然是他批发的啤酒,但他哪知道不透明的瓶子里有个蜗牛!厂家也说冤枉,因为他直接向咖啡店供货,原告和生产厂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 在审理过程中,法官们面对这样的案件,既无先例可循,又无法理可依。案例分析最终,上议院的法官们创下了一个全新的归责原则——民事 “过失原则”。而这个归责原则,在随后的(直到现在)合同法、金融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领域均起着指导作用。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做出新的解释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法国,法官会如何处理?去成文法典中寻找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章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孟德斯鸠(1)立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2)行政权: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3)司法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一)特征:“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人权宣言》2.在法律内容上:法律体现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1)程序公正: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2)无罪推定: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古代的日耳曼人也留有“同侪裁决”的遗风。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①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作出决定;②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判断某项证据是否可以被引入审判。律师制度: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纷纷颁布法律,支持被告自己或聘请律师辩护。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寻求正义——对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事实橄榄球明星被指控杀妻,警方在现场发现血迹、手套、袜子,血液化验结果为辛普森本人过程虽有“铁证”,但警方未遵循正当程序、非法搜查等,造成破绽,并牵扯种族矛盾判决被告律师说服陪审员,判决无罪辛普森杀人案无罪推定原则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权范围有限。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卢梭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恩格斯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马丁·路德·金(二)评价:积极性局限性政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调节社会矛盾,稳定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世界其他地区的法律。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新教路德教4世纪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天主教地位: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1.发展脉络和地位三、宗教伦理与教化1.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宗教伦理: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洗礼婚礼葬礼加冕(一)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与教化(一)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与教化2.教化的表现抄录经典,宣讲教义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开办学校学习内容以宗教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介入人们日常生活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实质:从方方面面控制人的思想与行为宗教法庭,打击宗教异端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十诫”:1.除耶和华外不可信仰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4.当纪念安息日为圣日;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9.不可做假证; 10.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教育:宗教学校课程 七艺死 后:在教堂举行葬礼搜集抄录经典,宣讲教义严厉制裁违背宗教伦理者积极作用:①奠定了西方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成为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②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③基督教教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④推动文明进程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宗教伦理成为基督教控制人们思想的手段。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中古时期的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古典文明的“传承者”和“蛮族的文明教化者”,对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西欧社会来说,基督教的宗教规范和宗教信仰对其立法和司法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助于社会成员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维持社会秩序。因为基督教能满足当时欧洲人的心理需要而且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所以它能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成为控制性的思想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二)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2)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因信称义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李会军,王罡 《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三、宗教伦理与教化材料1: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553年,加尔文亲自审判烧死肺循环科学家塞尔维特,火刑持续了两个小时材料2: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 ——马克斯·韦伯3.评价(2)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否定了教皇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局限性:①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二)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1)强调依法统治,把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主要方法,为确保所有机构和个人受法律约束,强调政府分权制衡的重要性。(2)强调法律自治,即法律与道德和宗教等相分离。(3)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法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反对特别法律,认为无论是维护特权的立法还是给予某些特殊社会群体如弱势群体特别关照或救助,都是对法治的破坏。(5)主张司法独立,注重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6)维护个人自由,坚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维护作为私域的空间,以使个人不受政府、团体或他人的非法干预。(7)主张法律的稳定性,反对朝令夕改。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法律不同中国古代 西方近代基础上 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 强调法律至上司法实践中 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 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原因 ①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②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③封建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思想。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②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③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习题检测第四章1.有学者指出:12世纪开始,“学习罗马《新法典》和《法学汇纂》的热潮再度兴起的真正原因也许是罗马法中的部分章节可以用来帮助皇帝征战意大利。……人们必须制定出凌驾一切地方法律之上的帝王法”。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复兴主要是由于( )A.教会法规统治着欧洲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D.世俗权力的现实需要D2.在12、13世纪时期,欧洲中世纪的法学家强调,法律不仅要制止人类犯罪、维持社会治安,还要组织全体国民分工合作。国家和公民必须服从已制定的法律,统治者必须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进行领导和管理,行政权力应当按照法律加以行使。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立法公正 B.社会契约 C.主权在民 D.法律至上D3.有学者指出,“(近代)英美陪审团就事实问题作出裁决,法官对这一裁决不能更改,且必须根据这一裁决进行处罚”。材料表明近代英美的陪审团( )A.旨在协助制定法律 B.主要对被审判者提供无罪辩护C.拥有独立的审判权 D.在司法实践中能确保裁决合理C4.12世纪,法学在西欧复兴,形成了律师职业伦理理论:律师是“骑士兼教士”,即律师不得违背良心而辩护的原则;律师是“法官的奴仆”即律师是帮助法官发现真相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强调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②律师为被审判者辩护,维护被审判者利益③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程序公正④律师应当陈述真相,不得干扰法官的判断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5.2世纪以后,基督教的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的思想,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这表明基督教( )A.是全体受压迫者的宗教 B.已成为世界性宗教C.有利于统治者强化思想统治 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C6.伏尔泰说:“我们要对付的是一些毫无顾忌的恶棍、一大堆小人、暴徒、酒鬼和匪类,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对他们说地狱是不存在的……至于我呢?我要对着他们的耳朵大声说,谁偷了我的东西,他就得受惩罚、入地狱。”由此可见,伏尔泰( )A.将理性置于崇高地位 B.批判了宗教蒙昧主义C.推崇宗教的教化作用 D.认可教权主义的价值C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