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与吐蕃、突厥、回纥等民族或地区之间的交往史事及各民族分布的地理方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了解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主要方式,理解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民族交往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主动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意识。(家国情怀)目录CONTENTS一、文成公主入藏二、突厥三、回纥四、渤海和南诏壹·文成公主入藏一、文成公主入藏(一)背景宦官高力士吐蕃(bo)青藏高原藏族观察地图,吐蕃生活在哪里?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吐蕃是古羌族的一支。大约6世纪时,吐蕃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仰慕中原文化(一)背景一、文成公主入藏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太宗使者唐官唐官一、文成公主入藏(二)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倒流河日月山一、文成公主入藏(二)文成公主入藏宦官高力士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等方面的书籍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松赞干布塑像文成公主塑像一、文成公主入藏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红山上,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相传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后曾遭毁坏和重建。(二)文成公主入藏一、文成公主入藏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唐蕃会盟碑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唐穆宗唐蕃会盟,订立盟约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进藏据统计,从634~846年的二百多年间,唐蕃之间使臣往来共191次。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二)文成公主入藏(三)影响一、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记忆口诀: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金城公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四》胡汉一家,华夏一体贰·突厥(一)兴起二、突厥6世纪中期,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隋朝时,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隋朝疆域与周边形势图唐太宗: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贞观政要》(二)交往二、突厥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汗国,各首领及继位者接受唐廷册封。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资治通鉴·唐纪九》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平等,一视同仁。(各族共同的君主,华夷共主)二、突厥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8世纪中后期击败东突厥“天可汗”灭西突厥汗国,完全统一西域。744年,联合回纥平定后突厥汗国突厥西迁退出我国历史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管辖西域: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用:(1)加强了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2)有利于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民族交融和中外交流。八月戊子,武延秀至黑沙南庭。突厥默啜谓阎知微等曰:“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二)交往叁·回纥三、回纥唐朝后期唐玄宗9世纪骨力裴罗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成为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 他接受唐玄宗的册封,号怀仁可汗。回鹘灭亡,余众大多数西迁到新疆地区,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回纥贵族形象与唐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安史之乱爆发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后来,回纥改名回鹘(hú)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回鹘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时的丁零部落,在北魏时是铁勒六部的袁纥部,在隋代又称韦纥,唐代名回纥,至788年正式更名”回鹘“,意为”回旋轻捷如鹘“。)肆·渤海和南诏四、渤海和南诏(一)渤海唐朝后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820年)7世纪分支粟末靺鞨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受封后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靺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四、渤海和南诏(二)南诏唐朝后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820年)最南部的部落在唐朝支持下统一了其他五诏,南诏政权建立;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崇尚儒学,派人学习中原文化。唐玄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东西南北文成公主入藏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根据地图和教材P29内容,说说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及方式有哪些?设置官职册封册封册封唐蕃会盟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会盟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探究学习】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交融有何历史意义?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疆域版图: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南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贝加尔湖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大海课堂小结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唐与吐蕃唐与突厥唐与回纥渤海和南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唐朝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伍·巩固练习1.《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为此,他(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A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B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C 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 依据题干中“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四夷可使如一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C.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代表着唐朝先进的技术和文化,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明文成公主入藏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的是张骞通西域,排除A项;唐与吐蕃的关系属于民族关系,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排除B项;文成公主入藏前,吐蕃政权已经建立并且其首领松赞干布还统一了青藏高原,排除D项。故选:C。3.诚如陈寅恪所言:“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唐朝的著名将领中,有很多都是番将,如史大奈,本西突特勒人;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执失思力,突厥酋长。他们皆受唐太宗重用,战功卓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少数民族能征善战C.唐朝国力强盛 D.唐朝尚武风气盛行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对待各族人民,所以他麾下出现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将领,A项正确;少数民族能征善战并不是他们被重用的主要原因,如果君主歧视对待他们,他们也很难得到重用,排除B项;唐朝国力强盛是君主放心任用少数民族将领的基础,但最主要的还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唐朝尚武之风盛行体现在男子重军功等方面,与题意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4.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C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故选C。5.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这说明唐玄宗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方式是( )A.设置机构 B.和亲政策 C.册封首领 D.武力征服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体现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册封首领,C项正确;设置机构指的是唐朝先后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排除A项;和亲的史实是唐朝时期与吐蕃的和亲,排除B项;题干唐玄宗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武力征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