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概况政治:强化皇权社会特征经济科技文化对外关系巩固边疆二、时空观念君主专制强化达到顶峰加强边疆管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走向近代,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三、政治变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蒙古皇帝中书省内阁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五军都督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锦衣卫东厂民政财政司法军政明成祖行省突出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拆分权力+互相牵制思想八股取士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三、政治变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秦朝坐而论道宋朝站立议政跪受笔录秦宋元明清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内阁军机处、奏折制度清朝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直至顶峰。四、民族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一)明朝奴儿干都司“隆庆和议”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设置机构、册封、贸易、和议时有战争明成祖设立奴儿干都司北方蒙古有哪几股势力?明初与蒙古关系如何1571年,明封蒙为王、通贡和互市协议,即“隆庆和议”。双方敌对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明朝对东北如何直接管理?鞑靼(dádá)、瓦剌(l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民族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二)清朝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东归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乾隆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掣签制度1689年《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1683灭郑氏势力1684设置台湾府1885设置台湾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战争、设置机构、册封、颁布法律、签订和约清朝统治者边疆政策的特点:1.因地制宜、因俗制宜2.恩威并施、刚柔并济五、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提供原料提供商品提供商品农业手工业商业推动促进促进出现手工工场规模大、分工明确、雇佣关系,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商帮;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③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材料十一: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②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生态破坏五、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影响有哪些?五、经济发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材料: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马尼拉大帆船,装载着秘鲁和墨西哥的银器从墨西哥的太平洋港口阿卡普尔科出发,驶向菲律宾,然后船在马尼拉过冬,装上东南亚香料和中国丝绸、瓷器,以及东方的其他奢侈品,再返回墨西哥。——波音:《航海、货币与贸易——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历史》材料: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内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②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③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外因:①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②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全球性经济互动。六、对外关系:从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一)明朝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通过册封、纳贡称臣形成宗藩关系。册封纳贡称臣宗主国藩属国维护藩属国统治秩序明朝是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与明朝形成上述关系的都有哪些国家?这种关系有何影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前期明朝中后期国力强盛国力渐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葡萄牙占澳暴力冲突和平交往启示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国家应当积极增强国家实力,重视国防建设。使明朝国力大大削弱六、对外关系:从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一)明朝主要目的: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顺治康熙乾隆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片帆不准出海”康熙时期:开放宁波、漳州等乾隆时期:广州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政策含义(实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完全禁止六、对外关系:从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二)清朝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根本原因:清朝政府天朝上国思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清政府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七、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徐霞客游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总结为主,缺乏创新性明长城、北京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京剧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以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七、科技文化趋势越来越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元曲宋词唐诗归纳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总体特征。总体特征①多领域成就突出;②实用性和经验性强;③重实践轻理论。明清小说合作探究:清朝蕴藏的危机从政治、经济、边疆管理、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思考清朝统治内部蕴藏的危机。政治政治僵化,官僚机构臃肿,阶级矛盾加剧,统治危机加深。经济人地关系紧张,贫富分化严重。对外关系西方列强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实行闭关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边疆管理19世纪中后期,列强加紧对中国周边地区的蚕食。科技文化科技创新不足,逐渐落伍于世界。论述题解题技巧——结构:三段式(总分总)一、观点(总)1.可以用所学核心知识点的影响、意义、作用、启示直接做观点。2.观点主题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清楚。3.观点不能太长,不能用疑问句和设问句作为观点,只能是陈述句。(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二、论述(分)史实+史论(史实的意义、评价、作用、地位、影响等)。论述题解题技巧——结构:三段式(总分总)论述1:相关史实+由史实得出的小结论;(表述:史实+史论)——来自材料论述2:相关史实+由史实得出的小结论;(表述:史实+史论)——来自材料或结合所学三、结论(总)1.要有总结。即“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结与观点在表述上要有所区别,不能照抄观点。常见的总结套用方法有:①扩句法:在原来观点上增加适当的词句补充。②替换法:用表述不同但本质意思相近的句子替换观点。2.要有提升。(体现我们要怎样做或者家国情怀)八、课堂小练1、识读下列一组图,其适合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 )A.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 B.世界性经济互动C.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商品经济的发展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迎闯王”“拜闯王”是因为闯王( )A.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B.完成了国家统一C.推翻了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D.阻止了清军入关八、课堂小练3、根据下列图片,解读这一历史时期的共同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民族与政权并立的时代 D.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侵略4、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