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十八课科技文化成就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通过时间轴梳理 “两弹一星”及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通过阅读课本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通过学习,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归纳学习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家国情怀)壹贰壹国防科技——“两弹一星”与航天梦123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仅2年8个月,速度世界最快)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解决了“有弹无枪”问题)4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概念解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爆炸第一颗氢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一)两弹一星(二)载人航天(一)两弹一星(二)载人航天“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物扫描邓稼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我国自己的原子弹谈何容易,那时我国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缺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又都严格保密。邓稼先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思考: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结合材料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研读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一)两弹一星(二)载人航天123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8年9月,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2021年6月,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两弹一星(二)载人航天贰农业科技——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成就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培育成籼(xiān)型杂交水稻意义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要求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荣誉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杂交水稻贡献巨大;巴基斯坦年推广杂交水稻约50万km2,可实现粮食增收150万吨……孟加拉国年推广杂交水稻约70万km2,实现粮食自给;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的推广,为非洲地区战胜饥饿和贫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张琴《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成功探索与发展趋势》叁医药科技——青蒿素与世界贡献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要求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荣誉材料二:据WHO《世界疟疾报告2015》估算,从2000年到2015年,ACT(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等措施使全球620万疟疾患者免于死亡,其中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590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 2017年》肆文化成就——“双百方针”与文学繁荣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展课堂检测1.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声明》说的是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2.国务院将每年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航天种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AA课堂检测3.有一位农业科学家“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他的研究成果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④他的成功说我国成为世别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贾平凹 B.莫言 C.屠呦呦 D.路遥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