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十二热章人教版2024八年级《简单机械》【学霸提优】01课标要求02重难突破03题型讲解04思维导图1课标要求1.理解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五要素、知道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杠杆分类与应用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在杆秤制作中的应用3.理解滑轮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重难突破【考点1】一、杠杆(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重难突破2.杠杆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①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②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2重难突破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2)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公式的表达式为:F1l1=F2l2。①应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用牛(N),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相同。②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乘积相等就平衡;否则沿着乘积大的那端转动。2重难突破4.力臂的画法(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适当延长。 (3)在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在垂足处画出直角,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让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交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2重难突破5.画杠杆示意图时应注意(1)阻力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有部分同学认为阻力由石头的重力产生,所以阻力作用点应画在石头重心上,这是错误的。(2)确定阻力方向:当动力使杠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时,阻力一定使杠杆逆时针转动。(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力臂可用虚线画出并用大括号标明,也可用实线画出。2重难突破6.杠杆的分类及应用类型 力臂的大小关系 力的大小关系 特点 应用省力杠杆 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费力杠杆 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等臂杠杆 l1=l2 F1=F2 不省力、不省距离;不费力、不费距离 天平,定滑轮2重难突破【典例1】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C )A.镊子 B.船桨 C.独轮车 D.托盘天平2重难突破【典例2】晚饭后,妈妈带着小豆和他两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跷跷板,如图所示。妈妈和妹妹的总重力比小豆的重力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小豆比妈妈离转轴 远 (选填“远”或“近”);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小豆应适当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2重难突破【考点2】滑轮1.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2)滑轮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2重难突破2.定滑轮工作特点(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2)定滑轮的特点: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一样的,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3)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2重难突破3.动滑轮工作特点(1)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多费1倍距离。(2)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3)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2重难突破4.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费距离。(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动力 若忽略滑轮重,则有 ;其中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 ;(3)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是费了距离,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升高距离的几倍;设物体升高的距离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2重难突破5.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1)求绳子股数:根据省力情况,用F=G求绳子股数n=,当n不是整数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处理小数位。拉力移动的距离s=nh。(2)确定需要的定、动滑轮个数:动滑轮的个数N是根据求出的绳子的股数n来确定的。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为N= (n-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为N= n。(3)找绳子的起始端:依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判断。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拴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拴在定滑轮的挂钩上。2重难突破6.轮轴(1)轮轴:由轮和轴组成的,能绕共同的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例如汽车方向盘、辘护等。(2)轮轴的实质: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O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轮半径OA就是杠杆的动力臂l1,轴半径OB就是杠杆的阻力臂l2。(3)轮轴的特点:因为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即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1总小于作用在轴上的阻力F2。使用轮轴可省力,但是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用轮轴提升的重物(钩码)所通过的距离。2重难突破【典例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 )A.大于3N B.等于2NC.等于3N D.大于2N小于3N2重难突破【典例2】如图是升旗时旗杆顶端的装置,它是 定 滑轮(选填:“定”“动”)。它的优点是 改变力的方向 。2重难突破【考点3】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1)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的时候,对人们有用的功就叫做有用功。(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4)总功的计算:W总=Fs;W总=W有用+W额外(5)有用功的计算方法:W有用=Gh;W有用=W总-W额外(6)额外功的计算方法:W额外=G′h,W额外=f摩s;W额外=W总-W有用2重难突破2.机械效率的概念(1)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2)计算公式:用W总表示总功,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用η表示机械效率,则: 。由于额外功不可避免,有用功只是总功的一部分,因而机械效率总小于1。(3)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①在有用功一定时,尽量减少额外功,采用减轻机械自身的重力和加润滑油来减少摩擦的措施。②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在机械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2重难突破3.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1)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不能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2)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3)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4)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或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2重难突破【典例1】如图所示,用2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匀速移动5m,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0N,则轻绳对物体的拉力为 20 N,机械效率为80% 。3题型讲解【题型一 杠杆的分类】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C )A.铁丝剪 B.镊子 C.天平 D.夹菜筷子3题型讲解【题型二 杠杆的平衡】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水平位置OB转至OA,则在转动过程中( C )A.F变大 B.F先变大后变小C.F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3题型讲解【题型三 滑轮的识别】小明同学按题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不计绳重和轮的摩擦),则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F1<F2<F3 B.F1>F2>F3C.F1>F2<F3 D.F1=F2=F33题型讲解【题型三 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M,在4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则( AD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B.物体M所受到的合力为80N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0ND.拉力F的功率为4W3题型讲解【题型四 机械效率】C3题型讲解【题型五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C如图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在5s内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绳子移动的速度0.2m/sB.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300J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D.拉力做功功率48W4思维导图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