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说一说教材三幅照片有哪些共同之处历史现场171984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史现场21199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史现场22200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你看出这三次阅兵式的变与不变了吗?第四集(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材P178-179,P181-183,P186-187天安门广场的记忆一、理论成就 一脉相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单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徐光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一、理论成就 一脉相承理论 提出者 主要内容 写入党章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十五大十五大江泽民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十六大十六大胡锦涛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十七大十八大一、理论成就 一脉相承时间 党代会 主要内容1997年 十五大 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纲领②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制→法治)③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 十六大 ①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 十七大 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②首次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历史现场22200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次阅兵首长为啥都穿中山装?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是谁的像?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一)20世纪80年代1.经济(1)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①1984-198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1% ,工业总产值达6万亿多元②1990年七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部分或完成或超额完成,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一)20世纪80年代1.经济(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70年代结婚照80年代结婚照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一)20世纪80年代2.科技秦山核电站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并作出批示。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20世纪90年代1.经济(1)挑战: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②1998年长江洪水年均12.1%年均8.6%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20世纪90年代1.经济(2)2000年“九五”计划超额完成,比1980年翻两番(第二步)目标在1997年提前完成(3)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993年4月22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史现场23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对新婚夫妇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体婚礼。这是来自东北的5对夫妻陶醉在婚礼的浪漫气氛中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20世纪90年代2.科技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神威”的计算机问世,打破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封锁,它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二)20世纪90年代3.基础设施“西气东输”,中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三峡水电站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天。“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三)21世纪(至2011年)1.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三)21世纪(至2011年)2.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和上海世博会(2010年)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01年7月13日、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史现场24、25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三)21世纪(至2011年)3.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978-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趋势图(1)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2)2006年取消农业税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实现8年连续增长。(3)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三)21世纪(至2011年)4.科技领域取得新成果(1)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杨利伟)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2)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进行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3)2007年,“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二、综合国力 告慰先辈振兴中华,强国之路(三)21世纪(至2011年)5.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迅猛发展到2011年,我国己成为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5亿)。6.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到2008年,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部免除学杂费,当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1999年5月12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历史现场26天安门广场首次为普通中国人降半旗2001年4月1日2001年9月11日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韬光养晦,蓄谋发展(一)1978~1989年1. 战略性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3.主张:(1)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2)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3)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4)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借口,占领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2. 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开启全面改革开放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一)1978~1989年4.成就: (1)1978年8月,中国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2)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3)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4)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韬光养晦,蓄谋发展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二)1990~2001年1. 我国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表现:分别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2.危机与挑战:(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2)2001年,美国战机在中国南海空域挑衅,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韬光养晦,蓄谋发展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二)1990~2001年3. 成就:(1)中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韬光养晦,蓄谋发展倡导并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三)21年以来(至2011年)1.外交总体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2.外交成就:(1)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周边关系取得突破(2)2002年11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3)2003年,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经贸合作迅速发展韬光养晦,蓄谋发展三、国际影响 外交成就(三)21年以来(至2011年)2.外交成就:(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5)从2009年开始,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定期会晤机制(6)中国还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韬光养晦,蓄谋发展历史现场27201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维和部队首次接受检阅,向世界传递什么信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