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第一章 静电场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核心素养: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知道其适用条件及各物理 量的意义。2.通过所学知识推导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3.通过电势差与电场强 度的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养成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4.从试探电荷在 电场中的移动,领会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的推导过程。第*页研习任务一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合作 讨论如图所示,沿哪个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具有 怎样的关系?提示:沿A→C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教材 认知1. 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3. 场强的另一个单位:伏特每米,符号 ,1 N/C=1 V/m。4. UAB=Ed,其物理意义: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与这两 点 的乘积。[思考] 公式UAB=Ed是在匀强电场中得到的,在非匀强电场中能否适用?提示: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电势差 每单位距离 V/m 电场强度 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核心 归纳1.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大小关系方向关系 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是电势差对空间位置的变化率,反映了电势随空间变化的快慢2. 应用U=Ed解决问题应注意以下四点(1)此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对非匀强电场可定性讨论。(2)d是电场中两点在电场方向的距离。(3)单位“V/m”与“N/C”是相等的。(4)公式说明了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分布是均匀的。研习 经典A. 5 V C. -5 V[解析] 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则UBA为负值,根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得UBA=-EdABcos 60°=-5 V,故选C。C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的三种求法 (1)应用定义式UAB=φA-φB来求解。 (3)应用关系式UAB=Ed(匀强电场)来求解。A. C点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高10 VB. 场强方向由B指向AC. 场强的大小为20 V/mAD第*页研习任务二 等势面的疏密与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合作 讨论教材 认知1. 等势面越 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 。密 大 研习 经典ADA. 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 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 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不计重力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解析] 分别过M、P点作等势线,可得到过P点的等势线在过M点的等势线上方,因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有φM>φP,A对;将负电荷由O点移到P点,由于UOP> 0,则W=qUOP<0,电场力做负功,B错;由U=Ed定性判定可知,M、N间的平均电 场强度小于O、M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故M、N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O、M两点间的电 势差,C错;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故y轴上的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向上,所以在O点由 静止释放一不计重力带正电的粒子,其所受电场力沿y轴正方向,则该粒子将沿y轴做 直线运动,D对。A. φc=-35 V B. φc>-35 VC. φc<-35 V D. 以上答案都不对B解析: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如图所示,第*页研习任务三 匀强电场的性质及应用合作 讨论 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已知φA=12 V,φB=6 V,φC=-6 V。试画出该电场的电场线,并保留作图时所用的辅助线(用虚线表示)。提示:连接A、C,将线AC三等分,等分点为D、E,则φD=6 V,连接BD即为电场中 的一个等势面,过A、E、C三点分别作BD的平行线得到另外三个等势面,过A、B、C 三点分别作等势面的垂线,即为三条电场线,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如图所示。核心 归纳1. 两个重要结论甲 乙结论1:在匀强电场中,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两线段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如图甲 所示,则UAB=UDC(或φA-φB=φD-φC),同理可知,UAD =UBC。2. 确定电场方向的方法先由等分法确定电势相等的点,画出等势线,然后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画出电场 线,且电场线的方向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研习 经典A. 200 V/mC. 100 V/mA用等分法找等势点的技巧(1)在匀强电场中,将电势最高点和电势最低点连接后,根据需要等分成若干段, 必能找到第三点的等势点。(2)在匀强电场中,两等势点的连线一定是等势线,与等势线垂直、由高电势指向 低电势的方向一定是电场方向。(3)等分法的关键是找到电势相等的点,进而画出电场线。(4)用等分法确定电势或电场强度方向只适用于匀强电场。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6 VC. 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6 eVD.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2 eVAC解得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4 V,故B错误;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Epc=-eφc=-18 eV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Epb=-eφb=-12 eV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高6 eV,故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6 eV, 故C正确;电子在a点电势能Epa=-eφa=-10 eV,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2 eV,故D 错误。故选AC。第*页研习任务四 电场中的三类图像一、φ-x图像1. 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φ-x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电场强度为零处,φ-x图线存在极 值,其切线的斜率为零。2. 在φ-x图像中可以直接判断各点电势的高低,并可根据电势高低关系确定电场强 度的方向。3. 在φ-x图像中分析电荷移动时电势能的变化,可用WAB=qUAB,进而分析WAB的正 负,然后作出判断。甲 乙 丙DA. E=100 V/m,与x轴负方向成45°角斜向左上D. E=200 V/m,与y轴负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下二、E-x图像1. E-x图像中E的正负反映E的方向,E为正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 E的数值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由此可以确定电场的强弱分布。3. E-x图线与x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电势差的正负由沿电场 强度方向电势降低判断。A. x1、x2两处的电势相同B. 电子在x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2处的电势能D. 电子沿x轴从x1处运动到x2处,电场力一直做负功BCD三、Ep-x图像2. 由Ep-x图像可求出任意两位置对应的电势能的变化量,进而确定静电力做功 情况。甲 乙A. 图甲中,试探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B. 图甲中,电场强度沿x轴正方向C. 图乙中,x1处的电场强度小于x2处的电场强度D. 图乙中,x1处的电势高于x2处的电势D[解析] 根据ΔEp=-W电=-Fx可知,Ep-x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力的大 小,故图甲中,试探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沿x轴正方向电势能增 大,则电场力做负功,可知电场力有沿x轴负方向的分量,试探电荷带负电,则 电场强度有沿x轴正方向的分量,选项A、B错误。结合前面分析及F=qE可知, 图乙中,x1处的电场强度大于x2处的电场强度,选项C错误。图乙中,试探电荷 在x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2处的电势能,试探电荷带负电,根据Ep=qφ,可知x1处 的电势高于x2处的电势,选项D正确。第*页课后提素养基础 题组1. 思维辨析××√×√A. 在相同距离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B. 任意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C. 沿着电场线方向,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D. 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解析:由匀强电场的特点知A、B错误,C正确;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电场强度方 向,D错误。CA. 1.0 V B. 2.0 V C. 3.0 V D. 4.0 V解析:由U=Ed可知当d最大时,U最大,代入数值可得U最大值为2.0 V;当a、b位 于同一等势面上时,Uab=0,则最小值为零,故A、B可能,C、D不可能。AB中档 题组A. UOA=Er B. UOA=Ersin θC. UOA=Ercos θ D. UOA=-Ercos θ解析:由题图可知OA沿场强方向的距离d=OAcos θ=rcos θ,故UOA=Ed=Ercos θ, 故C正确。CA. 50 V B. 500 V C. 5 000 V D. 50 000 V解析: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可知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U=Ed= 1 000×0.5 V=500 V,故选B。BA. 50 V/mC. 100 V/mCA. φA>φB>φC B. EA>EB>ECC. UAB<UBC D. UAB=UBC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A点电势最高,C点电势最低,A正确;电 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强,由图可知,C点电场强度最强,A点电场强度最 弱,B错误;由于BC间的电场强度大于AB间的电场强度,由U=Ed可知,UAB<UBC, C正确,D错误。ACA. 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 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 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 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解析:从图中看到,中间电势高,两边电势低,且图形左右不对称,电势有正有负, 判断q1和q2带有异种不等量电荷,A项正确;从图线斜率看,x1处的电场强度不为 零,B项错误;负电荷从x1移到x2,即由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 小,C项正确;x2处电场强度为零,所以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D项 错误。AC第*页课时作业[基础训练]A. 式中的d是a、b两点间的距离B. a、b两点间距离越大,电势差越大C. d是a、b两个等势面的距离D. 此式适用于任何电场解析:公式Uab=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沿电场强度方向上的距离,也是两等 势面间的距离,C正确,A、B、D错误。C123456789101112A. E=100 V/m,竖直向下 B. E=100 V/m,竖直向上C. E=100 V/m,水平向左 D. E=100 V/m,水平向右C123456789101112D. UAC=3UBCD123456789101112B. 50 N/C D. 10 N/CA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 VB. ad之间的电势差为50 VC. 将q=-5×10-3 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 的功是-0.25 JD. 将q=-5×10-3 C的点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的功是0.25 J解析:由U=Ed得Uab=1×103×0.04 V=40 V,A正确;a、d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 Uad=0,B错误;将电荷沿abcd移动一周,位移为零,故电场力做功为零,C错误; Wac=Wab=qUab=(-5×10-3)×40 J=-0.2 J,D错误。A123456789101112C解析: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条直线电势均匀变化,沿AB方向的电势均匀降低,C 正确。123456789101112A. 带电粒子带负电B. 带电粒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 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D. 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8. 平行的带电金属板A、B间是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两板间距离是5 cm,两板间的 电压是 60 V。试问:(1)两板间的电场强度是多大?(1) 1 200 V/m123456789101112(2)电场中有P1和P2两点,P1点离A板0.5 cm,P2点离B板也是0.5 cm,P1和P2两点 间的电势差为多大?(2) 48 V123456789101112(3)若B板接地,P1和P2两点的电势各是多大?(3) 54 V 6 V123456789101112[能力提升]9. 如图所示为电子束焊接机,K为阴极,A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 间加上高电压U,两极之间形成了辐向分布的电场,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电场线, B、C是电场中两点。有一电子在K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 B点电场强度大于C点电场强度D. 电子由K到A的电势能增加了eUB123456789101112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因此A、K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均匀,B点电场强度 小于C点电场强度,A、C错误;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因此C点电势高于B点电 势,B正确;根据W=Uq可知,电子由K到A的电场力做正功eU,电势能减少了eU, D错误。故选B。123456789101112A. D点的电势为33 VB. 匀强电场平行于y轴,且沿着y轴负方向D. 将一电子从D点移动到B点,电子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30 eVA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若将离子从b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B. 离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满足Epa>EpbC. 离子在a、b两点时动能满足Eka>EkbD. 由对称性可知,b、c两点的场强相同AC123456789101112解析:由题图及对称性可知φa>φb=φd>φc,故Ubd=0,即b、d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零,由W=qU可知,将离子从b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A正确;由离子运动轨 迹可知该离子带负电,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故Epa<Epb,B错误;离子运 动过程中仅受电场力,即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又Epa<Epb,故Eka>Ekb,C正确; 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方向,故b、c两点的场强方向不同,D错误。12345678910111212. 匀强电场的场强为40 N/C,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把质量为2×10 -9 kg、带电荷量为-2×10-9 C的微粒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了1.5×10-7 J 的正功。求:(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1) -75 V(2)A、B两点间的距离;(2) 1.875 m123456789101112(3)若微粒在A点具有与电场线同向的速度为10 m/s,在只有静电力作用的情况下, 求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