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012年 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会议的徽标
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今天,人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把一个怎样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抉择,肩负着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双重责任。
——温家宝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的演讲
【思考】会议的徽标设计体现了什么理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Contents
目录
【课程标准】
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原因
①二战结束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韩朝谈判
②联合国维和行动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从1948年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开始实施以来,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方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1、原因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③由于长期和平,世界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世界年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1、原因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④发展中国家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投资司国际关系部主任安德烈 戈尔茨坦表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印度还有中国,还有巴西来说这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原因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⑤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
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1、原因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前提。……中国人民将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
江泽民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胡锦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
一、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年份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1981年 21 115 198 20 917 107
1991年 32 471 213 32 258 152
2001年 39 931 164 39 767 243
2011年 65 860 422 65 438 156
最富国与最穷国人均GDP对比 单位:美元
GDP总量排名 国家 GDP总量 (人民币/亿元) 地区
1 美国 ¥1422196.083 美
2 中国 ¥1012428.039 亚
3 日本 ¥ 343713.027 亚
4 德国 ¥ 274194.690 欧
5 印度 ¥ 209939.037 亚
52 苏丹 ¥ 13185.158 非
53 哈萨克斯坦 ¥ 13030.611 亚
54 委内瑞拉 ¥ 12535.851 美
55 阿尔及利亚 ¥ 12482.664 非
2019年世界GDP总量排行(部分)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发展问题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问题
(1)地区热点问题(民族、种族、宗教、领土)此起彼伏
(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背景
(1)原有体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国际共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1)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
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方案
(1)基本内容
①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方案
(2)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思想来源: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②建设措施: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
国设立丝路基金;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
③历史意义: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舟共济 携手抗疫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情境探究】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史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一带一路”等。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惠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拓展提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大实践平台
(1)“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的伟大实践。在互联互通的目标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加强,不断推动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球化的积极效果。
(2)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推进的地缘路径。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细化至区域、国别命运共同体,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际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3)新机构机制、主场外交等多边合作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创新实践。近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构机制的建立,“一带一路”峰会、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主场外交的开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的平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背景
时代主题
发展方面
和平与安全方面
原有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
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
主要内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
具体措施: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
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
1.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晤的正确解读是(   )
A.说明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 B.新加坡主导了世界形势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标志两极格局正式解体
2.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这说明(   )
A.文明类型的多样性发展 B.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加剧
C.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增强 D.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
C
课堂练习
3.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他这是在强调全球化(   )
A.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
4.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 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C
B
5.虽然国际贷款和援助大量进入,但非洲仍有33个国家被联合国核准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这说明非洲(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特征 B.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
C.区域集团改善经济秩序 D.政治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6.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