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反映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十分发达的表现?市场:基层、榷场、民间贸易。货币:量多、纸币。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是当时著名的商品集散地;都城东京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集镇发展起来。海外贸易:外贸税、商品、港口、地域、市舶司。信贷契约、政府政策……【课程标准】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重点把握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融通导图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材料1: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王孝通《中国商业史》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思考1:根据材料判断最初先民们如何进行商业贸易?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间?目的?材料2:“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材料3: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丧葬建筑的壁画上,可以看到人们用谷物、蔬菜、水果以及鱼等物品,交换木手杖、鱼钩、檀香树、木板等物品。思考2:最初级的商业是什么形式?物物交换思考3:结合教材找出世界主要文明区早期商贸发展的表现,并概括总体特征。思考:结合教材找出世界主要文明区早期商贸发展的表现,并概括总体特征。古希腊:城邦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埃及:历史悠久;国家控制对外贸易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垄断东方奢侈品贸易;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阿拉伯:从事亚非欧中介贸易,范围遍布世界主要文明区(都城巴格达)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商业繁荣;亚述商人开辟海外贸易中国: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并存1.各地区商贸活动各具特色,存在多源性和差异性。2.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2. 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3. 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国内)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两宋元明清②全国范围的商贸网络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职业商人出现,商贸范围广“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秦汉: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全国商品流通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繁荣;北宋商业十分发达,杭州、苏州等地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东京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清明上河图》以贝为币,出现铜铸币“工商食官”官府供养,官营垄断各国铸造各种铜铸币一批中心城市出现④工商业市镇兴起⑤白银货币化晋商、徽商商帮:徽商俗称“徽帮”,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民间有“无徽不成镇”的俗语。①农业、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思考1:结合教材及所学内容概述中国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演变历程。1.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A“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思考2:根据材料,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原因①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手工业的劳作方式变化(家庭式劳作、民营作坊式劳作);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力减弱。汉代市井图画像砖(拓片)“市井”是汉代城市中固定的商业活动区。周围有四个交易区,中央有一座市楼,市井官署当设其中,击鼓以令市。思考3:汉代的商业有哪些特点?思考4:观察地图,指出汉唐与宋代“市”的布局差异。①商业突破坊市界限;②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贸③出现瓦肆等娱乐场所,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思考5:结合纲要上和选必,分析明清时期全国范围的商贸网络形成的原因。1.商品:2.货币:4.商人:5.市镇: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白银大量流入(货币化)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3.规模: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商人群体形成(徽商和晋商)思考6:概括商帮的历史作用。①推动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②创办票号,推动金融业发展。③推动基层教化和社会救济。思考7:对应此时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情况。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贸易机构——市舶司 “广州十三行”贸易方式——朝贡贸易特点:“厚往薄来、倍尝其价”贸易商品——思考8:结合图片与教材分析唐宋对外贸易较之汉代有何变化?贸易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北非;南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沿岸。3. 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对外)中国进口:奇珍异宝、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中国出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思考9: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趋势特点?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北非的商贸通道。——选必二P354.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名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①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思考1:根据图片,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②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1.商业贸易的媒介——货币思考1: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趋势一: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趋势二:从多样货币到统一货币;趋势三:铸币权从地方逐步收归中央;趋势四:由重量文书向通宝、元宝演变;趋势五:从金属货币到纸币;趋势六:明清时白银逐渐货币化。(1)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2)古埃及:BC11世纪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3)小亚细亚:BC8-BC7世纪出现了金属铸币。古埃及货币小亚细亚货币性质作用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放贷业务借贷普遍出现出现飞钱出现交子、会子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春秋唐朝宋朝明中后清朝资本性借贷,庄票产生公元前16-前11世纪,借贷合约完备公元前4世纪,出现汇票雏形16世纪,银行出现为商人提供信用古希腊威尼斯两河流域古埃及思考1:梳理各地信贷概况及中国信贷演变脉络?信贷国外国内唐朝·飞钱清朝·庄票北宋·交子 南宋 ·会子2.商业贸易的工具——信贷在古希腊没有纸币,为方便交易钱铺发明一种称作“διαγραφ ”的凭证,以方便商人进行商业活动。大概是处于便利与安全的考虑,当商人出海贸易时,长途旅行携带数量较多的钱币多有不便,且遭遇海盗后钱财也容易损失,发行此种凭票可以方便交易且安全。——慕林《试论公元前 4 世纪雅典钱铺业》思考2: 信贷业发展有何作用?①减低对铜钱的需求;②缓和钱币不足;③减轻商贸活动中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据相关史料考证,庄票萌芽于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间,形成于清初,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凭票即付,所以庄票可代替现金流通。清朝的庄票2.商业贸易的工具——商业契约公元前3000年契约出现商业契约走向普遍化商周汉朝唐朝商业契约应用更为广泛两河流域古埃及契约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2600年契约普遍化,详细规定了权利义务,且有了盖章签名契约国外国内BC1600年 唐朝·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思考2: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可以保证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②使人们形成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马一匹,骝敦六岁。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分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认识者,一仰主,保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此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是一份房屋买卖契约签订过程的材料思考1: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埃及的商业契约签订的共同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