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节《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春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节《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2025春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节《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正当时
第一节 《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理解在追求个人独立的同时,要增强集体意识和国家观念,明白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道德修养: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成长节奏,避免因生理差异而产生自卑或嘲笑他人的行为,培养尊重他人、尊重差异的道德品质。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隐私,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明白在追求独立的同时,仍需遵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规则与秩序,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了解隐私保护的法律知识,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应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的能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避免因生理或心理变化而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学会在独立自主的同时,积极寻求他人支持,培养独立与合作相结合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开始为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做准备,从而初步树立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表现。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掌握并运用自我调节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探究法、体验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作包含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PPT课件,插入相关图片、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收集一些典型的青春期成长案例或故事,用于课堂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变化和应对方法。准备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问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教材中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内容,初步了解青春期的特点。鼓励学生查阅一些关于青春期的科普资料或文章,拓宽知识面,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按照教材要求,填写“一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身体变化表格(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成绩等),并思考这些变化带来的感受。记录自己近期在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和困惑,如“为什么我会感到孤独”“为什么我对父母的管教感到反感”等,以便在课堂上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的短视频《青春的那些事儿》,展示青春期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变化和困惑。提问:视频中的同学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引出课题:《青春的邀约》。
(二)新课讲授(20分钟)
目标导学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活动:填写表格
①展示一些2025年最新的青少年成长数据报告中的图片和数据,比如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长趋势图等。让学生观察并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己在身体外形、体内机能、性发育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②组织学生分组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对比一年前和现在身体方面的变化。小组内交流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③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和性的发育与成熟。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变化让我们充满生命力,但由于个体差异,发育节奏不同,我们要正确看待,不焦虑、不自卑。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目标导学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情景剧表演
①分组让学生表演以下情景:
情景一:内心活动丰富但少表露,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但又希望得到关心和理解。
情景二:有时表现得很勇敢,有时又表现得比较害羞、怯懦。
②表演后提问:这些情景反映了青春期的哪些心理矛盾?学生讨论并总结: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引入当下热点话题
①“在社交媒体上,一些青少年会突然变得‘emo’(情绪低落),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大家怎么看这种现象?”
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
3.展示一些青少年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①有的同学在学校活动中积极踊跃,但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交流;有的同学看到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在尝试时又害怕失败。让学生分组分析这些案例中体现的青春期心理矛盾。
②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现,如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等,并解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身心发展不平衡。
③教师总结: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导致身心不平衡。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积极面对。
目标导学三: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1.开展“青春烦恼信箱”活动。
①让学生匿名写下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放入“烦恼信箱”中。教师随机抽取一些烦恼,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②结合教材中自我调节的方法,引用一些名人在青春期克服心理矛盾的故事,如某位知名运动员在青春期面对压力和自我怀疑时,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和积极的自我暗示,最终取得成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③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和自我调节等方式,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2.角色扮演
①设定情景:遇到烦恼时,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②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我调节的过程。
③评价与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0分钟)
①青春辩论会: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围绕“青春期的变化是烦恼多于快乐,还是快乐多于烦恼”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青春期的变化烦恼多于快乐。
反方观点:青春期的变化快乐多于烦恼。
②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进行阐述。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青春期的变化是正常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烦恼,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青春时光里充满无限希望、拥有无限可能,让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回顾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变化的方法等。教师寄语:青春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也充满了希望和梦想。希望同学们能珍惜青春时光,勇敢地迎接青春的邀约,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绚丽多彩。
2.情感升华
播放一段关于青春的励志视频,激发学生对青春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书面作业
写一篇80字小作文:《我的青春故事》,分享自己在青春期的经历和感受。
2.实践作业
与父母或老师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
青春正当时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体内机能的增强
性的发育和成熟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闭锁与开放
勇敢与怯懦
独立与依赖
(三)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
积极面对,不焦虑、不自卑
学会自我调节
寻求帮助,参加集体活动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青春期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应对心理矛盾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