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近代城市化的演进二、近代城市化的成就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应对学习基本线索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时空坐标】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自主学习】:根据时空定位图示,阅读教材P61-62内容,梳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历程。—、近代城市化的演进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何表现?关于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辞源》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于城市化及表现: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其主要表现是: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1730—1851世界城市化兴起1851—1950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1950—1990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近代城市化的演进一、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的演进传统的乡村社会现代的城市社会工业革命驱动器【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61)知识,分析工业化如何推动城市化?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集中于城市劳动力消费市场基础设施服务需求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的演进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英国城市化的兴起的原因?材料: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圈地运动的推行;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结构的变动;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生活的吸引。1、英国城市化的兴起的原因(一)、英国国城市化问题:观察材料1、2两幅历史图片资料,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阶段性明显,工业革命之前较慢,此后迅速发展2、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材料1材料2上图反映了1800—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英国为首欧美资本主义为主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学思之窗】(P62)答案提示:从柱状图可知,世界城镇人口所长的比例,1800年尚不足10%,到2015年已经超过50%。世界城镇人口达到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城镇人口不断提升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人口的增家,城镇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农村人,进而改变了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材料1: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材料2: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材料3: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二)、近代中国城市化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1、原因:(1)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2)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3)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4)通商口岸的开放。城市 状况上海、天津、汉口、太原 因开埠,建立租界,开办工厂、银行和商店而扩大石家庄、郑州、衡阳 随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兴建和畅通而新兴或发展抚顺、唐山、大冶 因煤、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北京(平)、西安、洛阳 历史悠久,格局变化不大材料12、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特点:(1)起步晚,发展缓慢;(2)具有半殖民地特征;(3)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4)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1、建筑技术革新--城市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1)19世纪50年代:美国、电梯;(2)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钢筋混凝土(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一)城市化带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2--63)内容,归纳总结城市化带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2、生活服务完善---城市还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1)社区功能的发展;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的功能增强;(2)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官员、广场等设施最多。(3)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4)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越来越多。二、城市化的成就(积极影响)美国最早的电梯(1)水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2)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3)通讯: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人们的通信联系;(4)交通:由火车、汽车和地铁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网初具规模(二)城市化促进西方国家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建于1863年,干线长约6.5千米,采用蒸汽机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3)内容,归纳城市化促进西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立体”公共交通网城市夜生活丰富多彩【思维拓展】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当机械化终于出现的时候,人们变看到那紧接在机械化之前的人口增加正以明显的速度加快着。曼彻斯特在1790年有五万居民;1801年有九万五千居民。与此同时,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彻的房屋。最后,在城市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史料阅读】影响巨大,积极消极并存城市人口的增多,出现阶级分化(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城市面貌的改变:机器普及,工厂遍布;商业区的出现;城市道路拓宽;城市建筑增多;(三)城市化促进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3)内容,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有何促进?1、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2、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问题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们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教材P63中的【思考点】)(1)城市管网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2)照明设备的改善创造新的生活方式(3)现代通信设备的普及促进信息交流(4)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人们的出行(5)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应对【读图说史】:阅读教材和图片资料,说说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问题?19世纪中叶烟囱林立的英国伍尔弗汉普顿曾一度被严重污染的泰晤士河19世纪的曼彻斯特照片显示出其作为新型工业城市的肮脏和冷酷气氛伦敦两座铁路高架桥之间的贫民区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1872年1.环境污染工厂烟尘、生活污水、汽车尾气、 噪声污染等。2.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住房、生活设施、水源等。导致贫富分化。(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920年代的纽约城市交通福特生产方式的推广:到1929年,美国拥有汽车2600万辆,平均每5人拥有一辆T型车。3、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窟印度孟买如今2000多万人口,其中近一半住在贫民窟4、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积极影响(1)人口转移。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2)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思维碰撞】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城市化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2.存在的问题(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展示你的风采(二)城市化问题的应对策略。广州天河深圳福田海南海口城市治理的“新思路”:(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兴趣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关系。【思维碰撞】: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城市治理的思路。新时代:建设绿色智慧新城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思维导图:课堂知识体系建构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新思路假期作业:占第二学期学分25%比例1、完成、完善每一节课的整理,开学后逐课检查。2、完成选必一、选必二图册里的每单元选择题及每单元选做一道问答题。订正好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