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目录CONTENTS0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0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01 从天然到人工 ——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02 从区域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03 从人力到机械力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04 交通带来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04 交通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一、从天然到人工 ——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1.天然道路 2.人工道路外国中国陆路意义水路意义古罗马17法国17荷兰春秋秦汉隋唐元条条大路通罗马米迪运河新通道最悠久阿姆斯特运河系统经济文化繁荣表现邗沟驰道直道五尺道全国性道路网灵渠沟通长珠两大水系丝绸之路亚欧北非大通道大运河沟通南北方驿道向各方辐射扩展交通,广设驿站境内外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世界之最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一、从天然到人工 ——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直道由咸阳通往北部长城、九原郡地区,出于巩固北部边防的军事目的;五尺道通往西南山区,出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秦)为弛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结合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分析秦朝交通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特点:以都城为中心;分布广(全国);类型多样化;水陆并举2.人工道路一、从天然到人工 ——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大运河的变化,并分析原因和意义?变化:裁弯取直,不再经过洛阳,增加海运。隋朝元朝反映了政治中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便于巩固统治,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2.人工道路二、从区域到全球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中国西汉宋元明外国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维京人阿拉伯人近代欧洲人探索海洋表现初步形成两条航线东线通朝鲜、日本,南线通印度洋造船工艺、航海技术进步中国海船可以持续航行1405——1433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历史罕见很早在太平洋诸岛活动横渡地中海北大西洋和北海探险印度洋开展贸易15C末16C初开辟新航路1869苏伊士运河1914巴拿马运河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外海洋探索的发展各有什么特点?中国:航线与规模扩大,形成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落后于西方西方:从区域到全球,建立环球交通网络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思考1:海洋探索的发展得益于什么?思考2:中外海洋探索是否有共同的动因?思考3:是否有特例存在?思考4:这一时期海洋从动力上是否实现了质变?二、从区域到全球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造船工艺 航海技术经济发展需求郑和下西洋 出于政治目的依旧以自然力或者人力为主二、从区域到全球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活动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时间、背景、目的、性质、结果)①时间②背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兴起③目的:政治目的—宗教、经济④性质:朝贡贸易—掠夺性⑤结果:伟大壮举,促亚非国家友好,经济负担重—促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三、从人力到机械力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外国铁路轮船中国汽车铁路轮船近代交通工具发展表现1814年史蒂芬孙改进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欧美修建铁路网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动力:蒸汽机——内燃机1880s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20世纪以前不够普及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本土修建第一条1909京张铁路中国人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1820S开到中国1860s“黄鹄号”揭开造船序幕1872年轮船招商局,航运里程碑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外国报纸1、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的设计意图是什么?2、如此设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减少陡坡问题 降低经费国穷民困 经费不足交通发展与国家时代命运相关活动探究三、从人力到机械力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814斯蒂芬森与蒸汽机车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思考1:工业革命时代海陆交通在动力上有什么变化?思考2:动力进步有什么好处?思考3:动力进步的动因是什么?出现机械动力提高运载量和速度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需要四、交通与社会变迁秦朝“车同轨”政策思考: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思考1:清江浦在运河时代和铁路时代的地位有何不同?思考2:根据教材指出与清江浦同样受交通影响的城市。崛起 衰落郑州、美国纽约、英国曼彻斯特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四、交通与社会变迁甘肃博物馆藏邮驿画像砖上海的大清邮局清朝电话局思考:邮差身份是什么性质?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选择?邮差的行李中会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类似的制度机构?晚清邮差的出行方式有什么特点?官方邮差民信局邮差信函、明信片、包裹邮驿多样化、近代化四、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0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0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从天然到人工 ——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从局部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从人力到机械力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04 交通带来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课堂小结经济发展推动交通改进交通改进反作用于经济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