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考点1——古代的商业贸易考点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考点3——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阶段 对内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状况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趋势商周 已经出现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贵族手里;“工商食官” ①商业政策: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战国至清);②坊市结构:坊市区分——打破界限(宋)③商品数量:不断增加,农产品、手工业品商品化(明清)④对外贸易:开放——限制(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将中国丝绸等运往亚、欧、北非,再将奇珍异宝运回 唐宋 打破时间的限制;坊市分区制度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中国商品出口南洋、波、阿、红、南。设市舶司 元明清 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朝贡贸易是重要方式; 海禁、闭关锁国 清政府设公行、“十三行” 古代商业繁荣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4)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5)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阶段 对内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状况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趋势商周 已经出现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贵族手里;“工商食官” ①商业政策: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战国至清);②坊市结构:坊市区分——打破界限(宋)③商品数量:不断增加,农产品、手工业品商品化(明清)④对外贸易:开放——限制(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将中国丝绸等运往亚、欧、北非,再将奇珍异宝运回 唐宋 打破时间的限制;坊市分区制度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中国商品出口南洋、波、阿、红、南。设市舶司 明清 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推行海禁 严格规定朝贡贸易 清政府设公行、“十三行” 古代商业繁荣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4)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5)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贸易通道商贸特点贸贸管理商贸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严格规定朝贡贸易。唐宋时期,官府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古巴比伦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时空定位)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古代的商业贸易起源发展影响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推动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放贷业务借贷普遍出现出现飞钱出现交子、会子出现新式金融机构春秋唐朝宋朝明中后清朝资本性借贷,庄票产生公元前16-前11世纪,借贷合约完备公元前4世纪,出现汇票雏形16世纪,银行出现为商人提供信用古希腊威尼斯两河流域古埃及信贷国外国内公元前3000年契约出现商业契约走向普遍化商周汉朝唐朝商业契约应用更为广泛两河流域古埃及契约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2600年契约普遍化,详细规定了权利义务,且有了盖章签名契约国外国内BC1600年中国古代金融机构当铺钱铺票号钱庄柜坊唐代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银行雏形)P40,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专门经营汇兑业务金融机构,晋商首创。最初主业是货币兑换,后增加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主营换钱的业务(如将铜币或者银子进行兑换)汇款凭证汇票飞钱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P40钱庄签发的票据,具有本票性质,可以代替现金流通。庄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考点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从区域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服务、科技交易的场所。它是由各个贸易参加国或地区的市场,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市场综合所组成荷兰控制海上贸易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15—16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7—18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765年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葡萄牙西班牙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跟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荷兰控制海上贸易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世界市场开始出现17—18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765年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6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葡萄牙西班牙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跟 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 扩张到 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扩展的驱动因素(1) 的扩张性与开放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2)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3)两次 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4) 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科学技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近代欧洲近代中国新商品奴隶贸易鸦片贸易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贸易公司)空 间空 间时 间时 间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形成新的贸易中心。 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成为国际贸易枢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丝银贸易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近代欧洲近代中国(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贸易公司)意大利法国里斯本塞维利亚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地 中 海大 西 洋(时空定位)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东印度公司银行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综合交易所最早的商品交易所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西印度公司新的贸易中心粮食交易所国际证券交易中心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股份制公司将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思考:东印度公司有什么特权?政治特权:代表国家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制定法律等(外交、军事、行政、立法等)经济特权:垄断对外贸易/贸易垄断权是商业性垄断贸易机构,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的双重性质。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近代欧洲近代中国(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贸易公司)最早专营股票的政权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上海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香港先施百货公司中国第一家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练一练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近代欧洲近代中国新商品 传统商品奴隶贸易鸦片贸易(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贸易公司)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是三个不同时期的三角贸易,按时间发生先后排序应为( )18C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促进各地经济交流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二三一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格局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近代欧洲近代中国新商品 传统商品奴隶贸易鸦片贸易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贸易公司)世界贸易格局变化17世纪荷兰是世界贸易的中心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是世界贸易的中心P46【问题探究】试分析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提示: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欧洲列强将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纳入其殖民统治,这就使欧洲与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空前扩大,商业贸易获得了无比广阔的活动场所。欧洲商路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英国相继崛起,成为海上强国。从空间上看,商品销售的市场空前扩大,遍布世界各地;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数量急剧增多,在欧亚两周市场上,出现了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番茄、马铃薯等新物种;亚非洲出产的大米、蔗糖、茶叶和咖啡等也大量涌入欧洲、美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国家,结果使欧洲市场上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香料这样一些历来只是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商品。商业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扩张。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了紧密的关联。(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B(2021·北京高考·1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 结论A 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 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B 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 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C 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 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 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D17世纪时,海上贸易几乎被荷兰垄断( )新航路开辟后,里斯本、塞维尔、热那亚、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供普通消费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伦敦在17世纪创办了综合交易所,之后演变成了伦敦交易所(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英国创办了新兴股份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练一练17世纪时,海上贸易几乎被荷兰垄断( )新航路开辟后,里斯本、塞维尔、热那亚、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供普通消费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伦敦在17世纪创办了综合交易所,之后演变成了伦敦交易所(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英国创办了新兴股份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考点3——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战后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21世纪以来背景过程评价原因表现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变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表现局限原因结果背景过程结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点存在问题中国对策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新经济政策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一度快速增长 但有弊端1929-1933经济危机美新政 德意日走法西斯道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以科技进步促效率危机时有发生,且范围更大指令性计划、官僚化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巨变、解体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经济发展原因 存在问题二性突出 动能不足 贫富分化一坚持 一倡议 实现五通 打造合作新平台国际贸易与社会生活二战后国际贸易秩序重建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背景表现作用各国世界美国WTO成立贸易形式发生变化原因影响电子商务兴起目的作用中国与WTO实行贸易保护(贸易封锁 提高关税)经济萧条 人民生活困难主导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2001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破了 提高了 降低了 便利了国际贸易体系GATT(关贸总协定) 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间区别 性质管辖 范围强制性联系 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临时适用的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仅管辖货物贸易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范围之内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则是以守则式的方式加以实施的,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GATT作为协议仍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而且已被更新。经过修改,GATT已成为新的WTO协议的一部分。1947年1995年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世贸组织成员不分大小,对其所管辖的多边协议一律必须遵守,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选择性地参加某一个或某几个协议,不能对其管辖的协定、协议提出保留。国际金融与社会生活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中国金融的崛起内容作用金融全球化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70年代末期20世纪末金融电子化2009 2010 2015 2016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建立机构对美国 对世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意义21世纪以来自动取款机投入使用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消费,也具有相当的风险P51学思之窗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和目的?背景:全球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提升目的:解决亚洲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亚洲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2023·浙江嘉兴二模·17)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协定内容为:“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关贸总协定 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2020.7·浙江高考·23)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A.《布雷顿森林协议》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经济展望声明》B(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B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17·江苏高考·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B(2023·浙江稽阳高三11月联考·13)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将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下列项中属于“第三次浪潮”带来的变化有( )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②电子商务、全媒体汇集渠道信息③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被打破 ④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023·浙江嘉兴高三9月测试·20)1995年,美国三家银行在因特网上联合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它仅占半层楼面,但其业务遍布美国各州,包括电子钞票兑付、在线交易登记、支票转账等,使其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的办理各种银行服务。这一现象表明金融发展的趋势是( )A.金融电子化 B.金融机构规模化C.金融全球化 D.金融市场一体化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