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典时代中东和欧洲地区的诸帝国
古代文明的扩展
各大帝国的兴起
促进
推动
请观察并思考两张地图分别说明什么历史现象?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程标准: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交流.冲突 互鉴.发展
地中海成为内海
地跨欧亚非
地跨欧亚非
地跨欧亚非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Contents

古代文明的扩展
古代世界的帝国
古代文明的交流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
亚历山大大帝
凯撒大帝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探究1:为什么农耕文明走上了扩展的道路呢?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农耕文明
埃及和赫梯是好兄弟,他们将永远保持和平...伟大的埃及王(拉美西斯二世)不可擅自侵入赫梯之地,伟大的赫梯王(哈图西里三世)也不得入侵埃及。——《银版合约》(埃及赫梯合约)
武力扩张
主要原因:人口增长
就社会发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 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上)
农业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展潜能
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农业剩余刺激了工商业发展。
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先进的经济优势,军队上的武器优势。
相对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国家机构的完整、更强的组织力、号召力、行动力。
探究2:农耕文明扩展的优势
数量多
沿海岸线分布
占地面积小
探究3:思考古希腊人的移民原因及特点。
殖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由于人口增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寻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到海外另谋生路;经济上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商业发展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他在早期不太明显,但在后期愈发重要。——吴宇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篇(上卷)》
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古风时代(BC8-BC6)
独立发展的道路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代表类型
扩展区域
扩展基础
扩展方式
扩展影响 小组探究:对比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扩展异同。
古代埃及
两河文明
古希腊
西亚、北非
地中海、黑海沿岸
农耕文明的优势
1.耕地有限
2.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3.另谋生路
武力扩张
移民(殖民)
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古代国家的疆界,去中心越远越模糊,不能用近代的有精密地图为据的国界线的概念去看古代国家的疆界。边界对于古代国家,是一个沿其领域而延伸的狭长的面的概念。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
扩展中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类型 条件 方式 扩展范围 影响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武力
扩张(征服)
海外
殖民
(移民)
古埃及: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西亚文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扩张;
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古希腊: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社会分工发达;劳动生产率高;社会组织管理系统复杂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兴起。
组织能力;航海技术;武器
农耕文明的扩展潜能
武力征服
海外殖民
根源
结果
途径
帝国形成
文明交流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前6世纪,伊朗高原,征服两河、埃及、小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地跨欧亚非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这段材料反映了波斯帝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中提到了“阿胡拉玛兹达”,阿胡拉·玛兹达是波斯人信仰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
的唯一真神,这又体现了什么呢?
君主专制制度
君权神授
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主宰,奉行君权神授
②地方——行省制: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制约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对地方的统治,相对宽容,尊重被征服区域的习俗和信仰,
为了管理庞大的疆域,地方实行行省制,委派行省总督(波斯人)和地方原来的贵族,共同管理。
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分权(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征服巴比伦之后,释放了犹太奴隶(巴比伦之囚)
修建了道路网络,加强和征服地区的交通联系
统一货币,波斯银币,统一税收系统
希波战争后,走向衰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①前4C末,入侵波斯帝国,灭之,占小亚、埃及、两河、伊朗高原
②进一步东征占印度河流域,地跨欧亚非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
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向老师学习了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受希腊文化影响, 16起,他就征战。他带领马其顿军,击败希腊联军,他以马其顿、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 。征服全境约500万平方公里。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是君主专制制度国家,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腓力国王很尊崇希腊文化,其儿子亚历山大大帝,文治师从雅典亚里士多德,武功师从斯巴达
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埃及,东征服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尊重被征服地区信仰,继承了波斯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一路推广希腊文化,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
凯撒 (前100—前44年),古罗马共和国统帅,曾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头政治联盟,后在与其他军事统帅争取政权的斗争中取胜,建立独裁统治,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等大权于一身,成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的重要人物。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时代结束的原因
内部:统治者争权夺利,发生内战
外部:1 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
2 意大利的同盟者起义(关于公民权)
乱世之时,手握兵权的军事将领登上历史舞台,
从凯撒时代开始,初步奠定了君主制政体的模式,共和时代结束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上议院)及人民大会(下议院)三权分立。
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议会领袖称首席元老,七年为一期,一人至终身为止最多做三期,由平民大会选出。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帝国
(1)扩张:
①凭借公民军队首先征服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 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②地中海保持200余年和平,帝国于1-2世纪达到繁荣顶峰。
(2)衰落:
3世纪之后,政治腐败、经济危机、阶级矛盾,边境压力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帝国
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346—395)逝世前,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最后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亡。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劫掠了掠夺罗马城,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许多卫国。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一以奴隶制为基础
地方——行省制
确立了基督教为罗马的国教
罗马的三个时代,王政、共和、帝国
创造了罗马文明的辉煌,工程学,数学,法学,建筑
吸收了部分先进的希腊文化
罗马帝国奴隶制发展起来,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于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不同地区经济联系,贸易的发展,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帝国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1.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主要表现
农耕 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 技术 扩散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等地
神话和 雕刻 (1)传入古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2)古希腊人像雕刻模仿埃及
字母 文字 (1)条件:处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
业比较发达。
(2)发明演变:发明了由22 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古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3)优点:书写简捷、易于记忆、有固定顺序和固定读音。
3.秦汉与罗马帝国
(1)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2)东汉,甘英出使大秦。
(3)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请在此输入标题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的扩展
古代世界的帝国
古代文明的交流
农耕文明的扩展:古埃及、古西亚
海洋文明的扩展:古希腊
早期帝国:赫梯、埃及新王国、亚述
波斯帝国:疆域、政治制度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疆域、政治制度、罗马的兴衰
传播:农耕、冶铁、神话故事、雕刻艺术、字母文字
中西方交流——丝绸之路
文明交流的多种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