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学习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4.2.3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课件(29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学习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4.2.3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课件(29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教学设计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核心概念】
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
岩石和土壤:
知道土壤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土壤结构的分类及三类质地(砂土、黏土、壤土)的特性;理解土壤孔隙大小对通气性、保水
性的影响,明确壤土类土壤的农业优势。
2.通过土壤颗粒渗水性实验(砂土、黏土对比),推理不同质地的孔隙差异及功能联系;结合图表(如
土壤体积占比图),分析团粒结构对水、气、养分协调的作用
3.操作土壤渗水性实验,观察并记录三类土壤的渗水量差异;通过搓条实验判断土壤黏性,验证质地
分类的实践依据。
4.认同因地制宜的农业实践(如盐碱地改良、有机肥施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注土壤健康与
生态平衡,形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感。
【教学思路】
由陆地表面存在不同的土壤引入,探讨土壤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哪种土壤更利于植物生长?土壤结构结构疏松多孔的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故本节课以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为核心,进行探索。通过土壤颗粒的透水性实验、认识土壤的结构和分类;对比菜地、山坡地和稻田里的土样的黏性和渗水性实验理解土壤黏性决定着土壤通气性能、保水和保肥性能。进而思考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生长,且壤土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
【复习】
1、土壤的成分包括 、 、 、 和 等;
2、 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而无机盐来自于岩石的 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来源于 和 ,以及 ;
【答案】1、矿物质颗粒 腐殖质 微生物 水 空气
2、矿物质颗粒 化学风化 生物的排泄物 死亡的生物体 人工施肥
【引入】
不同的陆地表面,土壤是不同的。有的肥沃,适于植物生长;有的贫瘠,植物生长困难。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它的结构和质地又是如何呢?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一)土壤的结构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2)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这种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积蓄和供应。
(3)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使土壤增加新鲜腐殖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过渡】土壤结构由什么决定的?
2.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决定土壤的结构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
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根据颗粒大小,可将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进行分类。
土壤颗粒名称 直径/毫米 质感
砂粒 2.0~0.02 砂粒较大,粗糙而有粒感通
粉砂粒 0.02 ~ 0.002 介于两者之间
黏粒 <0.002 黏粒最小,光滑而柔软
【过渡】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 它们的渗水性一样吗?
3.土壤颗粒的渗水能力
【探索活动】土壤颗粒的渗水实验
【实验步骤】
1.取砂粒和黏粒少许,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你能感觉出它们的不同吗
2.取2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一些砂粒,
在漏斗B中放一些黏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每只漏斗中倒
50mL水。观察2只漏斗内水渗到下面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
3.根据粉砂粒的特性,设想一下以上实验用粉砂粒替代后的渗水情况。
【实验现象】
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会感觉到砂粒较粗,而黏粒细滑;
2只漏斗都有水流到下面的锥形瓶内A漏斗渗出更多的水分;粉砂粒替代后的渗水情况介于两者中间。
【实验结论】
土壤具有渗水能力,并且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土壤颗粒越小,渗水能力越弱。
【归纳与总结】
土壤的渗水能力与土壤颗粒有关。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与土壤颗粒的大小有关。一般来说,砂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较大,渗水能力较强;黏粒较小,颗粒间的空隙较小,渗水能力较弱;粉砂粒的渗水能力在两者之间。
4.土壤的分类
(1)土壤分类的依据: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2)土壤的分类
土壤类型 土壤结构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5、土壤结构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
土壤中的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例如,如果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孔隙就较小,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也就少了。如果土壤大小颗粒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或者土壤中的成分在比例上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
6、土壤的颜色:
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与矿物质组成是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
土壤矿物质组成主要影响土壤的主色调;土壤腐殖质含量主要影响土壤颜色的深浅。例如,含铁量高的土壤通常呈红色或黄色;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等。
(二)土壤的质地
【过渡】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如果土壤的孔隙较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容易流失。那么,你能根据上述三类土壤的结构,推测三类土壤颗粒在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上的差异吗
【猜想】沙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黏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差,但保水性能强;壤土类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在砂粒与黏粒之间。
【探索活动】探究土壤的黏性
1.分别取一定量菜地、山坡地和稻田里的土样,加少许水,用手搓一搓,如图4.2-10所示。哪种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体
2.再用图4.2-9的渗水性实验装置,将这三种土壤分别放在3只漏斗中,加50mL水后观察渗水量。
【实验现象】稻田里的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体;
渗水量:山坡地土壤>菜地土壤>稻田里土壤
【实验结论】土壤的黏性在大小: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
【归纳总结】土壤黏性决定着土壤通气性能、保水和保肥性能。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较大,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较差。黏性较强的土壤,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表4.2-3 土壤的质地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推广应用】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2.壤土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壤土类土壤的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约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固体部分约为1%~5%;水和空气各占约25%。这样的土壤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实践活动】实地调查或上网查资料,列举当地常见的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类型。
砂土类土壤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
黏土类土壤宜种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壤土类土壤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3.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生长:
土壤的性质不同,则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性能不同,而不同植物生长时对水、空气、肥力等要求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
(一)基础知识:
1、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2、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根据颗粒大小,可将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类
3、土壤黏性决定着土壤通气性能、保水和保肥性能;壤土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二)随堂任务:
1.“桃蛋”是一种耐旱性强的多肉植物,适于生长在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中。则该土壤类型是 (  )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B
2.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B. 稻草还田能够塘加士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C. 土壤中腐殖质越少,土壤肥力越高
D.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水分、养料和空气
【答案】D
3.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合种植在沙土类土壤中,沙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4.下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答案】A;B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
【课后任务】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4.2.3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教师版)
1.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B.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
C.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D.土壤空气是土壤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
【答案】B
【解析】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A错误;
B.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土壤总体积的95%左右,这里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指代不明,B错误;
C.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无机物和有机物,而土壤可以给它提供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由其光合作用产生,C正确;
D.土壤里的生物包括厌氧性的和需氧型的,而土壤空气是土壤需氧性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D正确。
2.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A.锥形瓶的大小 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 D.脱脂棉花的多少
【答案】A
【解析】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土壤,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因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其它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土壤的多少、脱脂棉花的多少等都要控制相同。锥形瓶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
3.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答案】B
【解析】由于黏土类土壤的排水性较差,水分容易在土壤中积聚,导致根部缺氧,从而增加了根部发生“霉根”的风险。相比之下,砂土类土壤由于排水性较好,不容易导致水分积聚,因此风险较低。壤土类土壤的排水性介于两者之间,风险也相对较低。所以,根据土壤的排水特性,黏土类土壤是最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类型。
4.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不一定
【答案】B
【解析】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好,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保水的性能很差,容易使植物缺水。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但通气、透水性能差,这样会使植物的根腐烂。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性能好,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
5.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根据土壤的性状,可以判断D符合砂土类土壤。
6.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a装置 B.b装置 C.c装置 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答案】C
【解析】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黏粒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能差,因此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c装置的渗出水量要少。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BC、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D、壤土类土壤中水和空气各占 25%,即各自所占所示圆形图的四分之一;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占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 1%~5%,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故D模型最适合植物生长。
8.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     。在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价值的是     结构。
【答案】黏土类土壤;矿物质颗粒。
【解析】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黏土类土壤;在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价值的是矿物质颗粒结构。
9.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答案】A;B。
【解析】图A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多,可见保肥性能最强。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所以最适宜耕种的是B。
10.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
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答案】(1)好;(2)砂粒。
【解析】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主要由非常小的(<2u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黏粒含量多,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所以保水性较好。
(2)“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可见“桃蛋”适于生活在砂粒较多的土壤中,这种土壤透气性能好。
12.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B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的     。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写2项)     、    。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植被;(2)洒水的水流大小、洒水的高度;(3)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解析】
(1)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中植被。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洒水的水流一样大。
(3)观察并记录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13.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   (填“较好”或 “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
【答案】(1)壤土类土壤 (2)较好;较好;有利
【解析】
(1)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根据表格中土壤成分的比例可知,该土壤样品的类型是壤土类土壤。
(2)根据表格可知,该土壤粉砂粒、砂粒较多,因此其通气性能较好,透水性能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4.2.3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学生版)
1.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B.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
C.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D.土壤空气是土壤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
2.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A.锥形瓶的大小 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 D.脱脂棉花的多少
3.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4.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不一定
5.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
A. B. C. D.
6.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a装置 B.b装置 C.c装置 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
A. B. C. D.
8.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     。在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价值的是     结构。
9.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10.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
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12.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B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的     。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写2项)     、    。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
13.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   (填“较好”或 “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共29张PPT)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第3课时)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 让教学更有效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
【复习】
1、土壤的成分包括 、 、 、 和 等;
2、 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而无机盐来自于岩石的 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来源于 和 ,以及 ;
【答案】1、矿物质颗粒 腐殖质 微生物 水 空气
2、矿物质颗粒 化学风化 生物的排泄物 死亡的生物体 人工施肥
【引入】不同的陆地表面,土壤是不同的。有的肥沃,适于植物生长;有的贫瘠,植物生长困难。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它的结构和质地又是如何呢?
(一)土壤的结构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2)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这种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积蓄和供应。
【问题】土壤结构由什么决定的?
(3)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使土壤增加新鲜腐殖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2.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决定土壤的结构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砂粒,
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
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
根据颗粒大小,可将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进行分类。
【过渡】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 它们的渗水性一样吗?
土壤颗粒名称 直径/毫米 质感
砂粒 2.0~0.02 砂粒较大,粗糙而有粒感通
粉砂粒 0.02 ~ 0.002 介于两者之间
黏粒 <0.002 黏粒最小,光滑而柔软
3.土壤颗粒的渗水能力
【探索活动】土壤颗粒的渗水实验
【实验步骤】
1.取砂粒和黏粒少许,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
你能感觉出它们的不同吗
2.取2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
一些砂粒,在漏斗B中放一些黏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
瓶上,往每只漏斗中倒50mL水。观察2只漏斗内水渗到下
面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
3.根据粉砂粒的特性,设想一下以上实验用粉砂粒替代后的渗水情况。
【实验现象】
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会感觉到砂粒较粗,而黏粒细滑;
2只漏斗都有水流到下面的锥形瓶内A漏斗渗出更多的水分;粉砂粒替代后的渗水情况介于两者中间。
【实验结论】
土壤具有渗水能力,并且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土壤颗粒越小,渗水能力越弱。
【归纳与总结】
土壤的渗水能力与土壤颗粒有关。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与土壤颗粒的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砂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较大,渗水能力较强;黏粒较小,颗粒间的空隙较小,渗水能力较弱;粉砂粒的渗水能力在两者之间。
4.土壤的分类
(1)土壤分类的依据: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2)土壤的类型
土壤类型 土壤结构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5、土壤结构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
土壤中的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例如,如果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孔隙就较小,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也就少了。如果土壤大小颗粒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或者土壤中的成分在比例上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
6、土壤的颜色:
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与矿物质组成是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
土壤矿物质组成主要影响土壤的主色调;
土壤腐殖质含量主要影响土壤颜色的深浅。
例如,含铁量高的土壤通常呈红色或黄色;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等。
(二)土壤的质地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如果土壤的孔隙较
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
容易流失。那么,你能根据上述三类土壤的结构,推测三类土壤颗粒在通气性、
透水性、保水性上的差异吗
【建立猜想】
沙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黏土类土壤,通气、
透水性能差,但保水性能强;壤土类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在砂粒
与黏粒之间。
【探索活动】探究土壤的黏性
1.分别取一定量菜地、山坡地和稻田里的土样,加少许水,用手搓一搓,如图
4.2-10所示。哪种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体
2.再用图4.2-9的渗水性实验装置,将这三种土壤分别放在3只漏斗中,加50mL水
后观察渗水量。
【实验现象】
1.稻田里的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体;
2.渗水量:山坡地土壤>菜地土壤>稻田里土壤
【实验结论】土壤的黏性在大小: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
【归纳总结】
土壤黏性决定着土壤通气性能、保水和保肥性能。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较大,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较差。黏性较强的土壤,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表4.2-3 土壤的质地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疏松,不易黏结;
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
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
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推广应用】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
土壤。
2.壤土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壤土类土壤的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
约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固体部分约
为1%~5%;水和空气各占约25%。这样的土壤既
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
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实践活动】实地调查或上网查资料,列举当地常见的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类型。
砂土类土壤:
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
黏土类土壤:
宜种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壤土类土壤:
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3.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生长:
土壤的性质不同,则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性能不同,而不同植物生长时对水、空气、肥力等要求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
(一)基础知识:
1、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2、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根据颗粒大小,可将土壤中的矿物质
颗粒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类
3、土壤黏性决定着土壤通气性能、保水和保肥性能;
壤土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二)随堂任务:
例1. “桃蛋”是一种耐旱性强的多肉植物,适于生长在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中。则该土壤类型是 (  )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B
例2. 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B. 稻草还田能够塘加士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C. 土壤中腐殖质越少,土壤肥力越高
D.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水分、养料和空气
【答案】D
【答案】A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合种植在沙土类土壤中,沙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例3. 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
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
A
B
C.
D.
【答案】A;B
例4. 下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课后任务】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2.调查本地的土壤类型与生长的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