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历史事件和人物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历史事件和人物梳理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期末复习专题总结
中国历史大事件年表(581年-1820年)
年份/时期 事件描述 备注
隋唐时期
581年 隋朝建立 杨坚(隋文帝) 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今西安);结束南北朝分裂;推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雏形。
589年 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灭南朝陈, 结束近300年分裂局面;编订户籍、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恢复。
605年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路线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连接五大水系;作用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618年 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均田制、租庸调制稳定农业;完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626年 李世民继位(唐太宗)
627年 改年号“贞观”,开创“贞观之治”
630年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唐太宗击败东突厥,西北各族首领尊其为“天可汗”;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影响力。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和亲 :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带去中原文化和技术;促进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唐蕃关系。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650年-721年 姚崇活跃时期 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687年-763年 鉴真活跃时期 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690年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称帝, 中国唯一女皇帝;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重用庶族,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697年-781年 郭子仪活跃时期 安史之乱平叛功臣
698年-770年 阿倍仲麻吕活跃时期 遣唐使,深化中日文化交流
708年 日本仿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
713年 唐玄宗改年号“开元”,开创“开元盛世”
744年 唐朝联合回纥平定后突厥汗国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藩镇割据加剧,中央集权削弱,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763年 唐肃宗重用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8世纪中后期 突厥解体西迁 与当地部族融合
820年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9世纪 回鹘汗国灭亡 部众离散
874年 王仙芝起义爆发 唐末农民起义开端
881年 黄巢攻占长安,建大齐政权
884年 黄巢兵败身亡
五代宋辽夏金
907年 朱温建后梁,唐朝灭亡 进入五代十国(907-960)。朱温(后梁太祖)篡唐, 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割据局面开始;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辽),定都上京;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
927年-976年 赵匡胤活跃时期
951年-960年 后周存在
960年 赵匡胤建立北宋 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宋,定都东京(开封);强化中央集权 (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
961年 于阗遣使归附北宋
962年 西州回鹘遣使进贡宋朝
970年-1051年 毕昇活跃时期 发明活字印刷术
993年 王小波起义爆发
995年 王小波起义军占成都,建大蜀政权
1004年 辽军攻宋至澶州
1005年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宋辽议和,宋岁币换和平;此后百年无大战,促进边境贸易(榷场)与民族交融。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
1009年 回鹘使者进贡宋朝
1019年-1086年 司马光活跃时期 主持编《资治通鉴》
1021年-1086年 王安石活跃时期 主持变法
1031年-1095年 沈括活跃时期 著《梦溪笔谈》
1038年 元昊建西夏 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银川);创西夏文字,仿唐宋制度;与宋战争后订立和约(宋给岁赐)。
1044年 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 宋夏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赐岁币;维持西北稳定,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1063年 喀喇汗遣使献方物 宋朝册封其国王
1069年 王安石变法开始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等;旨在富国强兵,但因保守派反对失败。
1103年-1142年 岳飞活跃时期 抗金名将
1111年 辽、北宋、西夏并立
1115年 阿骨打建金朝 完颜阿骨打建金,定都会宁府(哈尔滨);创女真文字,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1125年 金灭辽 金联合北宋灭辽,但随即南下攻宋,引发“靖康之变”。
1127年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建南宋 靖康之变 :金军俘宋徽宗、钦宗,北宋亡;赵构(宋高宗) 在临安(杭州)建南宋,形成宋金对峙。
1141年 宋金和议,对峙局面形成 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划淮水—大散关为界,岁贡银绢;岳飞抗金被害,反映南宋妥协政策。
1142年 金、南宋、西夏对峙
元朝时期
1206年 铁木真建蒙古政权(成吉思汗) 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各部,建大蒙古国;发动西征,建立横跨欧亚的帝国。
1227年 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 成吉思汗病逝前灭西夏,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1230年-1300年 关汉卿活跃时期 著《窦娥冤》
1234年 蒙古灭金 蒙古联合南宋灭金, 北方尽归蒙古;蒙宋对峙开始。
1247年 凉州会谈,吐蕃归附蒙古 吐蕃归附蒙古 :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在凉州(武威)会盟,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1260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大元” 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北京);推行汉法,建立行省制度。
1272年 元朝定都大都
1276年 元军占临安,南宋灭亡 元军攻占临安,南宋恭帝投降;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
1279年 元朝统一全国 元军灭南宋残部于崖山, 结束长期分裂;首次实现游牧与农耕民族大统一。
1280年 颁行《授时历》 郭守敬编订
1330年 元朝疆域鼎盛
明清时期
1368年 朱元璋建明朝,元朝灭亡 朱元璋(明太祖) 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废丞相、设锦衣卫, 强化君主专制。
1397年 明朝颁行《大明律》
1398年 明太祖去世;建文帝继位推行“削藩”
1403年前 《顺风相送》成书记载钓鱼岛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 明成祖派郑和七次远航,最远达东非;促进中外贸易与文化交往,体现“厚往薄来”的朝贡外交。
1406年 明朝营建北京城
1414年 陈诚出使中亚
1420年 北京城基本建成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 加强北方防御;修建紫禁城,巩固君主集权。
1433年 明朝疆域稳定
15世纪初 明朝经济繁荣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租住权 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居澳,但主权仍属明朝;明朝设守澳官管理。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台州抗倭九战九捷 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台州九捷;平息倭患,维护国家安全,成为民族英雄。
1571年 “隆庆和议”,明朝封俺答汗为王 结束与蒙古敌对
1573年 葡萄牙殖民者向明朝地方政府交白银
1578年 明朝颁行《本草纲目》
16世纪 欧洲殖民者抵达中国沿海
16世纪末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1616年 努尔哈赤建后金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后金;创八旗制度,与明朝对抗。
1636年 皇太极定族称“满洲”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大清”;沈阳故宫建成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族名改“女真”为“满洲”;为入主中原做准备。
1644年 李自成建大顺政权;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定都北京 李自成灭明,清军联合吴三桂入关击败农民军;顺治帝迁都北京,建立全国性政权。
年份/时期 事件描述 备注
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五世达赖喇嘛入京朝贺
1653年 顺治帝赐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封号 清廷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确立对西藏的管辖权。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去世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经济,维护领土完整。
康熙时期 平定准噶尔;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设南书房;奏折制度形成
1683年 清军攻占台湾,郑氏政权灭亡
1684年 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开放宁波、漳州等对外贸易港口 隶属福建省,加强中央对台管理;促进移民开发,巩固东南海防。
1685年-1686年 康熙两次击败雅克萨俄军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朝与俄国签订,划定东北边界;中国首次使用“中国”为国号的国际条约。
1698年 吴承恩去世
1713年 清廷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达赖共治西藏,形成“达赖—班禅”体系。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办事大臣 监督西藏政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强化中央对西藏的控制。
雍正时期 推行“摊丁入亩”;设立军机处
1751年 清朝在西藏设立噶厦 确立驻藏大臣与达赖共管政教事务,完善西藏行政体制。
1762年 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管辖新疆军政事务,巩固西北边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推行屯田。
乾隆时期 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编纂《四库全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东归(渥巴锡领导) 渥巴锡率部东归,受乾隆帝安置;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清朝边疆治理能力。
乾隆末年 全国人口达3亿
1793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被拒
清朝中期 曹雪芹著《红楼梦》;江汉平原等地成新商品粮基地
嘉庆四年(1799年) 和珅被查抄
约1804年 曹雪芹去世
1820年 清朝疆域达极盛
明清时期(共性)
明清时期 手工业、商业发展;晋商、徽商等商帮形成;小说戏曲繁荣(四大名著)
明清时期 统治者重视典籍整理
二、重要人物
人物 朝代/时期 身份与贡献
政治军事
李世民(唐太宗) 唐 开创“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 中国唯一女皇帝
赵匡胤(宋太祖) 北宋 建立北宋
元昊 西夏 西夏开国皇帝
阿骨打(金太祖) 金 建立金朝
忽必烈(元世祖) 元 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朱元璋(明太祖) 明 建立明朝
康熙帝 清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击败沙俄
雍正帝 清 设立军机处,强化集权
乾隆帝 清 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
李自成 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灭明
努尔哈赤 明末 建立后金
皇太极 清初 改国号“大清”
思想文化
毕昇 北宋 发明活字印刷术
沈括 北宋 科学家,《梦溪笔谈》
司马光 北宋 史学家,《资治通鉴》
朱熹 南宋 理学集大成者
关汉卿 元 杂剧家,《窦娥冤》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小说家,《三国演义》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小说家,《水浒传》
吴承恩 明 小说家,《西游记》
曹雪芹 清 小说家,《红楼梦》
王守仁(王阳明) 明 思想家,创立“心学”
黄宗羲 明末清初 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
顾炎武 明末清初 思想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明末清初 思想家,唯物主义
民族英雄
岳飞 南宋 抗金名将
文天祥 南宋 抗元英雄
戚继光 明 抗倭名将
郑成功 明末清初 收复台湾
科技经济
郭守敬 元 天文学家,《授时历》
宋应星 明 科学家,《天工开物》
黄道婆 元 棉纺织技术革新
边疆民族
五世达赖喇嘛 清 受清廷册封
班禅额尔德尼 清 受清廷册封
噶尔丹 清 准噶尔部叛乱首领
大和卓、小和卓 清 新疆回部叛乱首领
渥巴锡 清 土尔扈特部东归首领
其他
和珅 清 乾隆时期权臣,巨贪
马戛尔尼 清 英国使臣,要求通商被拒
张居正 明 改革家,“一条鞭法”
石敬瑭 五代 后晋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
寇准 北宋 宰相,促成“澶渊之盟”
秦桧 南宋 权臣,害死岳飞
陆秀夫 南宋 抗元大臣,负帝投海
俺答汗 明 蒙古首领,“隆庆和议”
丰臣秀吉 明 日本权臣,侵朝鲜
补充人物
姚崇 唐 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鉴真 唐 东渡日本传播文化
阿倍仲麻吕 唐 遣唐使,深化中日交流
苏颂 北宋 创制水运仪象台
程颢、程颐 北宋 理学家,“二程”
苏轼 北宋 文学家,豪放派代表
李清照 南宋 婉约派女词人
辛弃疾 南宋 豪放派词人
陆游 南宋 爱国诗人
司马迁 西汉 著《史记》,与司马光并称“史学两司马”
蒙哥汗 蒙古 成吉思汗之孙,攻钓鱼城重伤而死
张献忠 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
吴三桂 明末清初 引清军入关
崇祯帝 明 明朝末代皇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