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2年)波斯帝国(前550~前330 )亚历山大帝国(前334年-前323年)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世界历史上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东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Contents目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亚洲)的多元面貌。一 阿拉伯帝国二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三 南亚的国家四 东亚的国家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的特点。1.搜集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影响。2.结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的地图,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的历程及影响。3.结合德里苏丹国家疆域图,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文明特点。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论,理解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幕府政治的原因。中古时期的亚洲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7世纪中期:大规模向外扩张8世纪:建立横跨三洲的帝国一、阿拉伯帝国一、阿拉伯帝国基本特征政治经济文化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君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同时也是宗教最高精神领袖农业、手工业发达的同时,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呈现繁荣景象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财政部负责收支哈里发(军、政、教)宰相枢密院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掌管令状与文告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8 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思考点: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地区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广泛吸收各地区的文化成就,加以融合与创造,造就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繁荣。一、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所谓“黑暗”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从此,欧洲重新发现了希腊学术著作,一股研究古典文化的气氛,油然而生,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阿拉伯人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探究: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一、阿拉伯帝国探究: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1、对西方 阿拉伯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2、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对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商人、旅行家一、阿拉伯帝国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帝国兴起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位帝国首都继续发展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帝国发展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帝国极盛1. 建立和发展13世纪14世纪1453年16世纪后期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政治:政教合一,君主专制②经济繁荣: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③垄断商路: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经济:①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各级封建主也掌握土地,工商业者、农民承担沉重财税。政教合一:指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继承了阿拉伯帝国的体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控制东西方商路,迫使欧洲国家寻求绕过地中海的新航路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统治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笈多帝国①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②统治: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③宗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中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目睹了王朝的繁盛情况,在归国后撰写《佛国记》,盛赞笈多王朝。三、南亚的国家2、德里苏丹国①兴起: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建立德里苏丹国。②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③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三、南亚的国家时间 宗教 社会状况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4世纪11世纪印度教伊斯兰教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最高统治者苏丹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三、南亚的国家美美与共——学习中华秦汉之际:冶铁技术与水稻传入如本;盛唐时期: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唐王朝时期,日本一共成功派出16次遣唐使团,成员包括官员、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留学生和学问僧。使臣大多为相貌出众,通晓经史、才干出众的第一流人才,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1. 日本四、东亚的国家幕府统治背景:形成:特点:衰落:1192年,镰仓幕府。①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②庄园制的发展与武士集团的形成。①二元体制,天皇保留名号,将军掌握实权。②将军与武士形成主从关系,权力与义务相结合。17世纪,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逐渐衰落。日本的幕府虽然源于中国,但到后来超越了中国的制度建构,在日本的国土上完成了适应自己的土壤和气候的生长。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大臣或者中央大员的幕府能够和日本幕府一样,成为威胁到皇权的机构。1. 日本四、东亚的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16世纪末,明朝支援朝鲜抗击丰臣秀吉。元人所撰《异域志》中称高丽"衣冠随中国各朝制度",因此高丽的服饰也随着中国朝代的变化而变化。宋朝建立后,高丽引进宋朝公服与直脚幞头(高丽称"吉服正角"),君主之服也与宋朝类似,故宋使称其衣冠"一遵我宋之制度" ,唯国王冕服长期沿袭辽朝所赐制度。 便服方面,上层男子"巾帻如唐装" ,下层则"作竹冠以冠之,或方或圆……短褐被体,下无袴襦"。一衣带水——学习中华2. 朝鲜四、东亚的国家多元并立 和而不同伊斯兰世界 南亚次大陆 东亚儒家文化圈政治经济文化君主中央集权体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课堂小结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阿拉伯和奥斯曼帝国先后崛起,形成以西亚为中心的伊斯兰教文明圈;南亚次大陆在长期征战和王朝更迭中,形成了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三教共立的文明圈;东亚和东北亚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东亚儒家文明圈。三大文明圈具有不同的文化源流、内在结构、外在表征和发展理路,但是,穿越时空的丝绸之路和海上通道,不仅增进了亚洲不同文明区域的交互借鉴,而且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金桥。1.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崛起,就其历史发展过程看,两大帝国的相似之处有( )①地理位置都位于西亚地区②都信仰伊斯兰教③政治制度中体现政教合一特点④通过灭亡拜占庭帝国建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A课堂练习2.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哪个国家政权与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关( )A.阿拉伯帝国 B. 奥斯曼帝国C.拜占庭帝国 D. 俄罗斯帝国3.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与朝鲜先后立国,两国共同的表现有( )A.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 实行大化改新,推动社会发展C. 建立幕府统治 D. 实行锁国体制,保护国家安全BA课堂练习4.12世纪的日本,建立了幕府统治,下列有关幕府表述正确的有( )①幕府体制下天皇只是国家名义上的象征②武士听命与将军③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④17世纪的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后一届幕府统治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5.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A课堂练习6.朝鲜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